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水土保持立法的必要性与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中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发展急需加快城市水土保持立法.城市水土保持法规应重点落实城市各功能区的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建立相关规划的水土保持协调机制,结合城市特点明确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实行最严格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加强城市雨洪和土石方管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行水土保持监测、公示、公报制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明确法律责任,增加处罚条款.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城镇化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相关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该文基于武汉城市圈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计算不同地域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研究区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不同城镇化水平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显示:除经济城镇化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均与生态服务价值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其中人口城镇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负相关性较强,其次分别为空间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具体的,空间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与原材料生产价值之间的负相关性最强,人口、空间和生活城镇化与大气调节和保持土壤之间也分别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不同城镇化水平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双变量LISA图也具有相似的空间特征,高-低聚集区多分布于武汉城市圈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中部地区,而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幕阜山区和北部的大别山一带。该研究能够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管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制定城市生态文明标准,水土保持行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也在依据实际制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标准,共建生态文明城市。从自然、经济、文化和管理4个方面浅述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标准,以期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典型资源型城市——晋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综合法账户模型,以2004—2013年共10 a的生物资源平均产量作为动态参照,选取了较新的均衡因子,利用NPP(净初级生产力)客观合理地确定了各土地类型产量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晋城市2004—201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引入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足迹发展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四项指标,多方面综合分析了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表明:2004—2013年晋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减少,生态赤字呈现上升趋势,单位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减少,生态多样性指数基本保持不变,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有所提高,生态压力不断增大。其主要原因为人口总量增加、经济增长带动消费水平提高、能源需求所占比重较大以及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据此,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人口规模,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以提高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生态安全研究案例,为经济发展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的空间聚集特征,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为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08—2018年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对河南省17个地级城市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格局分析。[结果] 2008—2018年全省耦合度值都在0.9以上,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多数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低于生态环境水平,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等级有基本不协调、基本协调、协调、高级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有西部和中部耦合协调度高、东南部耦合协调度低的聚类特征。[结论] 河南省整体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分别对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两大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应加强郑州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推动河南东南部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慧  梁亮  黄婷  罗翔  林卉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6):113-120,126
[目的]研究徐州市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土地的合理规划以及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叠加分析为工具,分析徐州市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并通过NDVI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分类回归树(CART)分类结果,其Kappa系数均大于0.90;整个研究区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建筑用地迅速增加。郊区较多土地类型转变为建筑用地,在2004—2016年期间,研究区NDVI低值区域逐步扩大,但生态环境质量先由0.323增加为0.360,后下降至0.320。[结论]2004—2016年徐州城市扩张导致耕地大面积较少,景观破碎化加剧,但城市建设过程中绿地面积增加,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稍有提升。建议进一步加强徐州城区景观格局的合理规划,降低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对风景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介绍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发展进程,分析植物群落在城市生态景观园林中的作用以及园林中的植物观赏内容,探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生态用地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以西部平原区的四川省广汉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和重心迁移模型分析研究区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然后从承担生态风险、生态服务供给、均衡生态系统的维度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协调评估分析评价了研究区生态用地演变导致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7年,研究区生态用地流失严重,大量城镇边缘的生态用地被快速转化为建设用地。研究区生态用地总面积减少9769.51 hm2,耕地面积减少了10726.91 hm2,生态用地重心向北部迁移。(2)生态用地格局受建设用地扩展的扰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风险,产生了一定的负向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17.11%,生态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面积分别增加1629.47,4294.40 hm2,生态协调度下降了10.36%。西部平原地区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用地流失严重,整体生态环境承受较大压力,应加强生态用地科学管控与修复,提升国土空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与其生态用地的供求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生态用地研究能够为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及城市生态安全调控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依据。通过构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定量评价了1999—2008年兰州市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利用碳氧平衡法分析了兰州市城市生态用地时间序列供求关系。基于定量研究结果,采用灰色关联模型评价了城镇化水平与城市生态用地供求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城镇化与生态用地需求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为人口城镇化;人口、经济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用地理论需求的趋势变化基本上同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保护城市湿地及建设湿地公园已然成为美化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城市湿地作为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态基础设施,其除了可实现生态过程及生态服务外,还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基于此,在阐述湿地公园植物造景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艺术价值,并对湿地公园植物造景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内许多城市相继出现城市内涝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及生态健康城市的建设,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阐述海绵城市的产生背景、概念,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城镇化)水土保持技术措施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镇化带来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预防、保护、治理等措施与传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也有很大不同。应控制地面硬化,推行生态透水铺装,保持城市降水资源;布设雨水集蓄、入渗设施,补充城市地下水;保护和重建城市水系及雨洪系统,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下凹式绿地,兼顾生态功能与滞洪功能,滞缓雨洪;施工场地落实最严格的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扬尘和泥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另外,应借鉴、参考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先进的城市水土保持理念与方法,以及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第2个10年,我国城镇化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而我国城镇化在这一高速发展时期可能出现所需资源日趋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加重的困局。如何破解困局呢?本文作者认为走生态城镇化道路可以破解困局。为此本文从我国城镇化发展可能出现的困境、生态城镇化概念的界定、我国生态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恪守的五个原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探索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协调发展建议十分必要。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一方面从指标数值视角构建评价体系,测算2000—2020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另一方面从空间格局视角构建空间冲突指数,诊断2000—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空间冲突。结果表明:1)江苏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水平均提升,苏南整体属于“高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类型,苏中和苏北徐州属于“中/高度协调—城镇化滞后”类型,苏北整体属于“基本协调/失调—城镇化滞后/阻碍”类型。2)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幅度达203.65%,生态环境保护等级高的区域分布在洪泽湖、太湖等水体、低洼平原以及低丘陵地区。空间冲突强度值先下降后上升,并呈现西部大于东部、北部大于南部的空间特征。3)苏南应针对生态短板指标,提升生态环境水平,空间冲突显著的市域应严格规范建设用地扩张。苏中和苏北的城镇化水平仍有待提高,空间冲突显著的市域应合理引导建设用地扩张方向,加强空间管控。该研究融合指标数值和空间格局双重视角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江苏省及相似区域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  相似文献   

15.
黄淮海平原城镇化对耕地变化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资源,该文通过研究城镇化进程与耕地变化的内在联系,揭示不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化规律。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对黄淮海平原1997-2008年城镇化进程中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进行分析;选取4类城镇化指标(人口城镇化指标、空间城镇化指标、经济城镇化指标、生活方式城镇化指标),构建城镇化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变化的差异性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驱动因子、空间城镇化驱动因子对研究区影响显著,而经济城镇化驱动因子和生活方式城镇化驱动因子因各研究区域所处城镇化阶段和发展特点而呈现不同规律。该文以数据分析和实证对比为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城镇化的发展完全可以适时适度推进,避免大量占用耕地牺牲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产业拉动、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明智选择;城镇化的发展应与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紧密衔接,通过优化用地布局,既发展经济又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从而真正促进城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000—2014年浙江省城镇—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计量特征,为浙江省制定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程度,并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研究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结果](1)经济、社会、人口城镇化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响应、状态、压力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均持续增长;协调度稳定增长,由低度协调发展为良好协调、城镇化滞后转变为生态环境滞后。(2)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可划分为4种类型:良好协调—生态环境滞后、中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良好协调—城镇化滞后、中度协调—城镇化滞后。[结论]各城市必须对应各自协调与滞后的现状,做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继续加强城镇化建设,以推动二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财富不断向城市聚集。因城市洪水灾害所具有的损失重、影响大、连发性强、灾害损失与城市发展同步增长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城市防洪是我国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顺应自然,转变防洪工作思路,建立完善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才能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逐渐加重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园林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基于此,从生态园林及其作用入手,阐述了科学建设生态园林的方法,分析了生态园林的养护管理技术,养护管理人员需要贯彻生态养护观念、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加强园林修剪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保障生态园林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进程的加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规范,水土保持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修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城市水土保持、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工程的“三制”管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点,重点阐述了杭州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展道路,并提出了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