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孟津生态水土保持科技园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城新老城区交接地带,占地0.8km~2,2000年动工兴建,2002年一期建设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主要设施有科普园、科普馆、宣传长廊、径流观测小区及水土保持护坡示范工程等,2007年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12年被水利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配合搞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园区管理部门以"完善功能、科教一体"为基本点,把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从娃娃人手为切人点,注重水保示范与科普教育的融合,扎实推进了"水保教育进校  相似文献   

2.
<正>福州金山水土保持科教园成立于1999年,占地面积34.0 hm~2,位于福建农林大学校内,由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水利厅、福州市水利局与中华(台湾)水土保持学会合作共建,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教基地,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教育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被福建省有关单位命名为"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闽台农业合  相似文献   

3.
<正>阳坡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山西省阳曲县城西北的北小店乡蔓菁村,总面积18.09 km~2,属土石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园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612.15 hm~2,治理度达到了91%,构建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同时建成了园区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包括综合治理示范区、科研监测试验区、科普教育区、休闲观光区四大功能区,发展有苗木、养殖、加工、旅游四项特色产业,每年接待休闲度假游客1 000人次以上,促进2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园区采用公司化运营,共有固定管理人员60余人,基本实现了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2012年,阳坡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水利部命名为  相似文献   

4.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一期工程包括科学试验、推广示范、生态建设和科普教育等四大功能,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重视,作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第四大功能的科普教育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介绍了园区科普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效果,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一期工程包括科学试验、推广示范、生态建设和科普教育等四大功能,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重视,作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第四大功能的科普教育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例,介绍了园区科普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效果,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磨盘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占地53.3 hm~2,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岗地中度侵蚀区,2009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园区与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毗邻,距武汉市城区70 km。"十二五"期间,园区投入近700万元,新建了水保监测、科普教育、综合办公设施,打造了观赏林带,形成了综合治理、科研试验、科普教育、生态修复、生态能源、生态旅游六大示范区,配套完  相似文献   

7.
正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园区面积610 hm2,共有生态修复保护区、水土保持成果示范推广区、水土保持苗木展示区、水土保持科研试验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区五个区。园区科学布设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良好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全部得到治理。园区积极培育无公害茶叶和无公害经济林果,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营造旅游景点,形成"茶、果、林、旅游观光"治理模式,每年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园区展馆面积500 m2,分为展示厅、多媒体教室、公共空间展示区和办公区域,采用声、光、  相似文献   

8.
<正>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安徽省凤台县,距县城36km,园区总面积672 hm~2,包括速生丰产林栽培示范区、林带复式种植示范区、经果林节水灌溉栽培示范区、科普教育区、生态景区、水土流失监测区等6个功能区,先后被命名为"淮南市水土保持基地""省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内林茂草丰,野趣迭出,静谧幽雅,鸟语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土保持科普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作为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在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9年10月开园至2021年12月,累计参观508 687人次,先后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全国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了园区科普教育活动、水土保持知识进课堂活动、“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活动、水土保持进党校活动等。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正在走向精细化、远程化、智慧化,而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也应与时俱进,力争将其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0.
将洁 《中国水土保持》2014,(8):F0003-F0003
<正>柳林昌盛农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4.3 km2,距离柳林县城6 km,其水土流失类型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012年被水利部命名。园区已建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示范区、水土保持产业示范区、水土流失监测示范区、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教育区、红色传统教育区、休闲观光娱乐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正在筹建年产2万1的小杂粮加工厂。为了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效应,走"以园养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引进"名、优、特、新"果树品种90多个,积极进行试验和推广;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景观旅游,增加经济收入;三是积极与科研单  相似文献   

11.
正武汉市蔡甸区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于2011年被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为185.8 hm~2,共有综合治理、科研实验、科普教育、生态修复、生态能源示范、旅游服务等六大功能区,另外配套科普教育中心、水土保持监测站实验楼等综合管理设施,可进行水土流失监测试验分析,多层面地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展示水土保持综合护坡技术、裸露山体和弃渣植被护坡复绿技术、污水  相似文献   

12.
石匣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地处密云水库上游一级水源保护区,距密云城区45 km。园区总占地面积52hm~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100%,林草覆盖率91.4%,于1992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开展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效益监测和评价提供了支撑,为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了教学及科研平台,成为中小学生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活动的园地。被水利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水土保持利科技示范园,被水利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  相似文献   

13.
<正>云居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总面积1 696 hm~2,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核心区包括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区、雨洪集蓄利用展示区、水系生态治理示范带、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宣传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区五个功能区,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一体,展示北方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体系,为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科研平台。拓展区包括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2020,(3):F0003-F0003
福建省建瓯市依托基点学校,积极开展青少年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成果丰硕,成效卓著。2002年,建瓯二中、建安中心小学被批准为首批福建省水土保持教育基点学校。建瓯市建立了中小学的水土保持户外实践基地,在建瓶一中建成市青少年水土保持宣教区4000多m^2。基点学校通过“参与一感化、体验一强化、感悟一深化、激励一固化、养成一内化”五化模式,做到科普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普及常识与提高意识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青少年水土保持特色宣教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湘西自治州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湖南省永顺县高坪乡境内,总面积113.3hm~2,分为生态保护区、科研监测区、苗木培育区、产业开发区和宣传教育区等五大功能区,自2006年开始开展水土流失监测,2008年纳入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2009年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相似文献   

16.
许靖华 《中国水土保持》2014,(10):F0002-F0002
<正>二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黑龙江省宾县城西4.5km,距哈尔滨市约55km,总面积50.48 hm~2,经过多年治理后园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从3155t/km~2下降到754t/km~2。园区包括科普教育区、综合治理示范区、生态修复区、苗木展示区和监测区5个功能区,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水土保持宣教、监测、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能够满足水土保持观摩、交流合作与科普教学的社会需求,为指导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以园区为平台,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水土保持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水土保持工作新发展的一种体现。全国探索出了多种示范园区建设模式,水利部命名的67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挥了示范、科普、宣传、教育、科研、试验、推广、观光等多重功能和作用,为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户外教室和实践基地。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新水土保持法的要求,针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新时期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的转变,直观、全面、科学地展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技术,规划建设了朝阳市骆驼山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立足园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坚持引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建设工程示范作用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乡村生态游产业相耦合的理念,以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示范、技术示范与推广、生态休闲旅游与观光、水土保持科普宣传与教育展示、综合管理服务5大功能区和19个典型科技园或景点建设为依托,将示范园区建设成了集防治开发、科研生产、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林军  李春艳 《中国水土保持》2019,(6):I0001-I0002,I0005,I0006
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总规划面积50万m^2,是我国第一个以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为主题的示范园。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一期设计被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大会评为第九届国际风景园林管理类“主席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土保持》2007,(5):26-26
自2004年4月水利部正式启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活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创建,涌现出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集生态、科研、示范、推广、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007年3月,水利部将成效突出、评审合格的25个园区命名为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