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完成本科教育过程的纲.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优点与不足,从科学确定人才培养定位,正确处理供求关系,把握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和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完善,并初步确定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学、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学、林学、管理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能继续深造和在水行政及相关部门从事水土保持研究、教学、规划、设计、施工、预防、监测和管理的较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培养环境和培养阶段,认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创新型培养模式应坚持创新型、多元化培养理念和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途径,坚持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分类培养的理念,分别从研究型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科研活动、职业发展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高素质的创新型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行业管理人才培养,最终实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5.
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地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及现行本科生就业领域,从学历升造型、公司就业型、政府管理机构就业型和自我发展主导型等培养模式入手,分别提出了科研创新培养、生产应用培养、社会服务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等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6.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S技术是目前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管理的主要手段。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状况信息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用于对遥感成果进行准确定位,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数据源对小区域的变化及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3S集成便于数据的实时处理,提高遥感分类精度,减少野外工作量。使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利用3S技术可建立不同空间尺度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的技术规程与方法,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评价模型,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信息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8.
9.
10.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通过座谈、问卷等调查形式,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践内容及学生实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较合理,基本能满足社会实践需要,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但实际工作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据调查意见构建的新的课程体系,压缩了6门课程,增加了主要课程学时设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土保持学”已经成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资源环境类、生态类、地学类、农学类等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课程。面对水土保持相关专业学生水土保持相关基础知识的不足和缺陷,如何将繁重的“水土保持学”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给学生一个比较全面并重点突出的讲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对“水土保持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面临的任务,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能力、素质、知识3个方面分析了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论]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入手,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能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培养新时期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一流人才。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青海省荒漠化面积以每年13.3万hm2的速度增加,年增长率2.2%,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防止土地荒漠化,保持水土是一项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的综合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明确指导思想,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工作中要紧紧抓住“提高认识、严格执法、行政干预、政策引导、经济调控、科技配套”,使青海省防止荒漠化保。持水土工作逐步走向持续、稳定、健康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风蚀荒漠化特性的研究,得出在粗糙度(Z0)为0.41cm,0-5cm土壤含水量为3.76%条件下,距地面2m和0.5m的起沙风速分别为6.04m/s和4.69m/s。地表植被盖度与风蚀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盖度越大,风蚀强度越小。在防治技术研究中,轻度风蚀采取植物措施与栽培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中度风蚀区采用复合式沙障治理流动式沙丘,网格沙障治理固定沙丘的防治技术研究;重度风蚀区则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荒漠化程度,采取"前挡后拉",行列式沙障等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17.
18.
荒漠化防治新材料W-OH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水溶性聚氨酯(W-OH固化材料)是一种以水为固化剂,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环境负荷小的新型荒漠化防治材料。该文讨论W-OH固化材料的固化机理,研究固化温度和材料浓度对固化时间的影响;着重研究了W-OH固化材料与沙土结合形成的固结层(W-OH固结层)的力学性能随浓度的变化关系,模拟荒漠化地区恶劣环境,讨论紫外线辐射、水解和冻融循环对W-OH固结层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风洞试验研究其抗风蚀沙蚀性。结果表明W-OH固化材料中异氰酸根与水发生交联反应,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快速固化,提高温度和材料浓度均增加反应速率,缩短固化时间;W-OH固结层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压缩强度大于1.15MPa,硬度大于21.5mm,并且固结层有较好的抗压缩变形性和弹性;在紫外线照射下,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W-OH固结层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后下降;水解和冻融对W-OH固结层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表现出良好的抗水解和冻融性能;风沙流速达到25m/s的风洞试验仍没有破坏W-OH固结层,抗风蚀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9.
20.
葛佩琳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6):21-23
在《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确立的原则与方法基础上,根据全国、全省和九江市水土保持区划,分析修水县各乡镇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区域差异,将全县划分为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中低山地生态维护区、城镇人居环境维护区等3个五级区,同时基于水土保持功能提出了3个五级区的防治布局,为修水县水土保持规划与宏观决策,加快推进修水县以及其它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