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马冠朝 《农业考古》2007,(5):200-208
对于历史上我国西北地区民族贸易研究的力作见于魏明孔先生所著《西北民族贸易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该书在第五章里讨论了明代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的茶马司设置及沿革,茶马互市中的走私及政府的禁止措施,茶马互市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关于明代茶马贸易官营体制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见于王晓燕先生所著《官营茶马贸易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官营茶马贸易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对于明代茶马贸易的研究着眼于茶马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认为到明代茶马贸易官营体制达到了封建时代对茶马贸易的高度垄断,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作为"草原茶叶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及其"茶马互市"的特殊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着重对张库大道的概念、茶马互市的由来、大境门的作用和"口商"的作用,以及历史人物三娘子对茶马互市的贡献与重走茶叶之路的意义进行简要梳理,彰显张家口在古代茶叶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宋代茶马贸易上饶茶厂吕维新茶是商品,但在某个历史时期,它的政治属性远远超过商品属性,在我国如宋、明两朝,由于国家加强战备,渴求战马,因而强化茶的禁榷,积极开展茶马互市贸易,且成为边捶要政。在国外,如公元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茶叶条例”,准许东印度...  相似文献   

4.
明清茶马互市探析中国农业博物馆李三谋所谓茶马互市,就是在封建国家财经计划的范围内,由政府主持和组织的一种易货贸易,即为以物易物的一种交换活动。它产生于唐代,盛行于宋朝和明朝,衰落于清朝。在以上各个时期,统治者皆程度不同地关注着茶马互市的推行,特别是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历史文献,研究了中国古代农牧业交错地区(特别是甘肃)的茶马交易市场。作者考证了茶马市的由来后,对河西茶马市和互市政策措施进行了重点论述。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茶马交易的规模,因茶马交易对我国边境政策、贸易政策和马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茶马交易是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茶马古道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堪称我国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作为茶叶的主要消费区,甘肃历史上也是培育马匹的重要基地,它和青海、西藏相连,其特殊的历史地理与地缘政治决定了其在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地位,考察甘肃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线路遗产有利于更好地研究茶马古道。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不仅是考察其线路走向及沿途的文化遗产,更多是要关注茶马古道上蕴含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并科学地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服务于当今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庾莉萍 《农业考古》2005,(4):174-177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线和川藏线,是西藏高原与内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证明。它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与“丝绸之路”具有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8.
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给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民族带来福惠。吐蕃、回鹘、突厥、契丹、党项等中国现在少数民族祖先,阿拉伯祖先大食人、中亚两河流域先祖的康居粟特人及吐火罗人、伊朗先祖波斯人及伊拉克先民巴格达人,都先后参与丝绸路上的茶叶和丝绸的贸易活动,横跨欧亚的东罗马以及今埃塞俄比亚是中国贸易的西端。  相似文献   

9.
邓雅婷 《农业考古》2019,(2):117-120
在西藏,人们每天都要饮茶,茶叶主要由内地供给,故茶叶成为了西藏与内地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本文以茶叶贸易为切入点,研究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以及它们的产生对古今历史及现实的意义,剖析茶叶在内地与西藏的贸易往来之间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茶马互市之制,始于唐代。最初唐王朝用茶叶或金帛与西北少数民族无定制地换取马匹等物,如唐代宗时,“回纥有助收西京之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到唐德宗贞元(公元758—805年)末年,开始正式与回纥茶马互市,“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王朝用缯帛、茶叶等物同回纥交换马匹的数量往往规模很大,“动至数万马”。  相似文献   

11.
秦汉以来,陕西穿越秦岭、巴山的就有7条主要栈道,纵横交错构成了陕西茶马古道网络系统,每年有数百万斤茶叶和万余左右的边马通过茶马古道网络互市.金牛道是可以确认的网络主干道,丝绸之路是可以确认的网络与西方诸国连接的大通道.陕西茶马古道的发展大体划分为唐宋、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先后以山南茶、汉中茶和紫阳茶为主打产品,以西安、汉中、安康为茶马古道的起点和边茶贸易的集散地、转输地.陕西茶马古道网络具有历史悠久、四通八达、交易数额巨大、官办为主、民间参与的特点,且负载着强国强军、外事交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使命,其历史意义非一般的物资流通和商业贸易所能比拟.  相似文献   

12.
《农业考古》2006,(2):48-48
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我国台湾以及大陆的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的近百名专家,围绕茶马古道文化进行了为期3天的研讨。茶马古道是自唐宋以来巴蜀茶区通向我国西部边陲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千百年来,西南茶区的各族人民,通过人背马驮等多种形式,克服气候、地理等诸多困难把茶叶和各种物资运送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加强了内地与西部各族人民的沟通与往来。以古巴蜀茶区为起点的川藏、滇藏、青藏茶路成为继古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内地与藏区进行交流的重要人马驿道,为我国历史上的“茶马互市”及汉、藏民族团…  相似文献   

13.
把荼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是当前提升旅游品质和弘扬荼文化的双赢策略.恩施州民族茶文化资源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多彩多姿的民族茶文化,丰富的民族茶文化渊源,绝无仅有的富硒茶文化以及花色繁多、考究的制茶工艺.把这些特色荼文化融入观光旅游,提炼特色鲜明的体验式茶文化旅游主题,营造特色茶文化旅游氛围,是旅游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王褒《僮约》中“荼”非茶的考证中国茶叶博物馆周文棠王褒《僮约》一文,由于其中有“武阳买荼”,“烹荼尽其”之句,在茶叶历史上曾被认为标志着西汉时代蜀地茶叶已被作为日常生活的内容和有客来饮茶的习惯,并已有一定的茶叶商品市场。有的还认为当时已有专用的茶具。...  相似文献   

15.
我曾写过一篇《茶马互市贸易起源之谜》的小文,发表在上海《茶报》1998年第4期。目的是希望引起史学界、茶学界的关注,展开讨论,把“谜底”揭开,使这个问题有个统一的认识,得出结论。茶马互市贸易,是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和周边少数民族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要求交换的商品种类极其有限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商贸关系。但它始终成为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涉及到政治、军事诸方面,延续千年之久,对促进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和对我国多民族…  相似文献   

16.
走亲戚     
魏翔 《甘肃农业》2019,(1):122-125
临夏市史称枹罕、河州,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的美誉。临夏市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是国内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浓郁的穆斯林风情和风俗文化,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  相似文献   

17.
王河  朱黎明 《农业考古》2005,(2):250-254,260
在中国茶文化研究中,茶政之研究一向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其实中国历代留下的茶政之书实在不少。尤以明代为最,如徐彦登《历朝茶马奏议》四卷、胡彦《茶马类考》六卷、谭宣《茶马志》、蔡方炳《历代榷茶志》、陈讲的《茶马志》等,但可惜大部分已经散佚。徐彦登《历代茶马奏议》,笔者仅在赵毅先生论文《明代茶马金牌停止时间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2期)见之一句.文云:“明王朝:争职管理汉藏茶马互市高级官员茶马御史徐彦登,汇集茶马衙门的档案,编辑而成《历朝茶马奏议》记载:‘自正统十四年之后,金牌事例不行,止是行人禁茶,'”因此,全书是否存世.尚不得而知。胡彦的《茶马类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存目类”但查新近出版的《四库全书存日丛书》和《四库未收书目丛书》,及《续修四库全书》均不见此书踪影,估汁已佚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维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王朝恩威并重,曾在西北、西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经营政策和措施,包括设置军政机构、拓展驿路交通、移民屯垦、茶马互市、改土归流等。这些政策措施总体上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尤其在农业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胡衍铮 《农业考古》2003,(2):282-285
当代许多学者著书立说之时 ,谈到茶诗则往往将其源头归结到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他们认为《诗经》中之“荼”字即为“茶”之始祖 ,故而其中有“荼”之诗句自然而然地成为茶诗了。但又有许多专家对此则持有反对意见 ,甚至乎还搬出了前辈茶人的意见以作论据。如宋代车清臣的《脚气集》中就说到 :“毛诗云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注 :荼 ,苦菜也。周礼掌荼 ,以供丧事 ,取其苦也。苏东坡诗云 :‘周诗记荼苦 ,茗饮出近世。’”争论之说 ,议论纷纭之处 ,实是多如河沙。有关茶诗之起源是否是《诗经》 ,这并非由论者之言即可决…  相似文献   

20.
石门沟古栈道遗迹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大川镇石门沟村村北,它不仅是连接武都至舟曲、宕昌的主干道,也是通往武平、沙滩诸寨的重要入口。石门之名始见于《三国志》,北魏于此置县,自古为兵家必争要地。今存栈道遗迹东西长约200米,遗存古栈道孔近190孔。在西石门东壁有镌刻于宋皇四年(1052)的《朱处仁题记》。《题记》所言故城镇、峰贴城、平定关、武平、沙滩等皆为宋代茶马交易名镇。栈道遗迹和《朱处仁题记》摩崖的发现为研究阴平道西段交通与宋代熙河、秦凤等路茶马交易与运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