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沙石戈壁滩和盐碱地上采用红地球葡萄品种进行沟槽式根城限制露地棚架栽培,同时在荒漠地保护地条件下进行红地球葡萄的箱式根域限制栽培.与同样条件下的非限根栽培比较.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能显著地促进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干旱区酿酒葡萄栽培上运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集成适宜的架构树形、修剪整枝、肥水管理等技术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成本,以推动酿酒葡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域限制栽培作为一项新型的栽培技术,在部分果树上尤其是在葡萄栽培中已见成效。对一年生‘全球红’葡萄幼苗通过采用不同材料的两种根域限制栽培和普通栽培植株在新梢生长量、树体树势、根系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根域限制下新梢的生长量明显小于对照,树势生长表现弱于对照,无论是根系的平均长度还是平均粗度均小于对照,地下部和地上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2007年南京市首先在江宁区引进了"H"形整形及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后在全市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浦口区盘城街道落桥社区进行示范推广,进一步规范完善其配套的栽培技术.在避雨栽培条件下采用"H"型整形及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控根池外种植草坪,具有省肥、节水、易改善土质、修剪简便、果实品质优、标准化程度高、干净美观,适宜观光采摘等优点,在城市郊区旅游观光基地效益十分显著[1],避雨控根栽培的示范园成为该地葡萄节期间旅游的亮点.现综合4年的生产实践情况,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根域限制和地栽条件下葡萄果实品质的差异,明确植物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形成间的关联,为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以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的玫瑰香葡萄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树体生长指标,采用HPLC和HPLC-MS等方法测定两种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和内源激素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形成间的关联。【结果】与对照相比,根域限制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葡萄糖、果糖、总花色苷含量和成熟采收期12种单体花色苷含量。同时,根域限制栽培提高了12种原花青素、21种黄酮醇、19种酚酸和4种芪类含量。此外,果实内源ABA含量也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脱落酸(ABA)与葡萄糖、果糖和花色苷的合成积累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结论】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且ABA在果实品质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域限制栽培对美人指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美人指葡萄在浙江余姚地区生长旺、花芽难形成、果实着色差和产量低的现象,于2004年进行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可明显缓和美人指葡萄的长势,减少新梢生长量,缩短节间长度,增加果实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翌春萌芽率、成枝率和果枝率明显提高,花穗数量尤其是优级花穗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春暖棚采用2层棚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间作葡萄。马铃薯于元旦前后种植,5月1日前后收获。将葡萄主蔓置于2层棚膜之间,温度比较低,地面温度高。马铃薯快速生长时葡萄尚未萌芽,葡萄开花坐果期马铃薯已经采收,并且葡萄栽培采用根域限制技术,马铃薯和葡萄互不影响,延长了大棚的利用时间和土地利用率。介绍了马铃薯与葡萄的间作栽培技术,包括地膜覆盖,棚内温度调控,葡萄苗木栽植,平棚架设立,肥水管理,T形架整形修剪等。  相似文献   

8.
以"鄞红"葡萄为材料,研究根域限制对其长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限制能明显抑制新梢茎周长、枝节长度、叶面积,降幅最大的是叶面积为50.64%;能促进根系数量、二级三级侧根数,以二极根数增幅最大,为69.24%;能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花色苷含量,增幅最大是花色苷含量,为26.09%。综上所述,采用根域限制栽培在控制葡萄枝蔓伸展、节间长度、根系平均数量、提高果实品质上具有很好的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弗蕾无核葡萄营养生长旺盛、品质差等现象,以2年生弗蕾无核葡萄为试材进行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后弗蕾无核葡萄新梢和叶片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果实含糖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巨峰’葡萄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树体不同部位碳、氮化合物含量变化特征,以根域限制培养的3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以传统土壤栽培方式为对照,测定转色期和成熟期不同组织器官中糖、淀粉、总氮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根域限制树的新梢长度和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根域限制树的根、主干、新梢中总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氨基酸含量约为对照的一半,除精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和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均低于对照。表明根域限制抑制了转色期和成熟期‘巨峰’葡萄的氮素吸收和同化,降低了树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使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果树根域限制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根域限制这一新技术的原理是将根系置于一个可控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根系生长来调节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已在葡萄、桃和柑橘等近10种果树上开展了试验研究,几乎所有的实验都肯定了抑制幼树营养生长、促进早期花芽形成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葡萄根域限制技术基本成熟,适宜的根域容积是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50L,并确立了适宜的土壤水分管理和营养液供给技术,但其他果树植物根域限制的应用技术还不完备。综合有关文献就根域限制的概念、形式、迄今为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根域限制调控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进行根域限制栽培处理,以传统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巨峰’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以及根域限制对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PAL、4CL、CHS2、CHS3、CHI、F3H1、F3H2、DFR、LDOX、F3’H、F3’5’H、OMT、3GT、5GT的转录水平自转色期开始升高,接近成熟期下降。根域限制下‘巨峰’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PAL和F3’H的转录表达在果实成熟的部分时期受到上调,而4CL、CHS2、CHS3、CHI、F3H1、F3H2、DFR、LDOX、F3’5’H、OMT、3GT、5GT的转录表达在转色期至成熟过程中均受到了上调,CHS1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其转录表达无明显上调变化且根域限制与对照差异不大。【结论】根域限制促进了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途径中14个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3.
贾丽 《山西果树》2017,(2):23-25
夏黑葡萄在山东齐河县的栽培表现为,果穗整齐、外观好、品质优、易丰产、耐贮运,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极早熟葡萄品种。通过在齐河县宣章屯镇葡萄基地种植实践,总结出了夏黑葡萄省力化栽培技术,包括带叶休眠、根域限制、高光效树形、留穗尖整穗、适时喷生长素、水肥一体化等,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根域限制提高葡萄果实糖度的机制,用5 年生‘峰后’葡萄为材料,在果实成熟 期用“浆果杯”技术比较了根域限制处理与对照的果实韧皮部糖卸载的日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果实韧 皮部糖卸载在一天中有3 次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下午和晚上(9:00、17:00 和21:00 左右)。上午 卸载量大,其峰值分别为下午和晚上的2.1 和1.4 倍左右;根域限制处理果实的糖卸载量始终高于对照, 约为对照的1.5 倍,并且上午糖的快速卸载提前了3 h,峰值为对照的2.0 倍。给“浆果杯”中的糖卸载 缓冲液添加ABA、EGTA,促进了糖卸载,但添加EB 却抑制糖卸载。表明葡萄果实韧皮部糖卸载需要消 耗能量,根域限制促进了葡萄果实韧皮部的糖卸载,并可能与其诱导ABA 含量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根域限制栽培对维多利亚葡萄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维多利亚葡萄为试材,针对其果实风味偏淡的问题进行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的维多利亚葡萄,单粒质量较对照提高10.11%,单穗质量较对照提高15.1%,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4.4%,总糖提高12.3%,总酸较对照降低28.3%。  相似文献   

16.
据《果树学报》2014年第2期《根域限制对“巨峰”葡萄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及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作者郭蕾萍等)报道,为探讨在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内源ABA的变化及其与葡萄树体生长及果实发育的关联.以根域限制栽培的3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  相似文献   

17.
经过最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对于果实的成熟来说,光照、水分以及温度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延迟或促进作用,而在这一环节中,植物本身的内源激素就产生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分析根域限制栽培对于葡萄果实内源激素带来实际影响的基础上,希望可以分析根域限制栽培如何影响葡萄内源激素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3年生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测定其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可溶性中性转化酶(SNI)、细胞壁转化酶(CBAI)和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以研究葡萄果实糖类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根域限制栽培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与对照组相比,根域限制组葡萄糖含量提高了12.8%,果糖含量提高了3.4%,蔗糖含量提高了20.0%,总糖含量提高了10.8%。说明根域限制栽培显著提高了"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期的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糖含量的提高受到了SAI、SNI、CBAI、SSⅡ活性的调控;根域限制栽培显著提高了转色期SAI和CBAI的活性和成熟期SNI和SSⅡ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弗雷无核葡萄为试材,进行根域限制栽培与非根域限制栽培的对比试验,研究限根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城限制栽培明显提高了果实品质.从开花后20 ~50天,果实的总糖含量一直高于对照;维生素C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有机酸含量在开花后20~42天高于对照,之后42 ~70天降幅较大而低于对照:蛋白含量总体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根域限制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外观、色素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巨玫瑰葡萄在浙江存在的着色差、品质下降等问题对其进行了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明显改善果实着色,增加果皮花青苷、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质量分数,使着色后期叶绿素质量分数有所下降。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PAL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也明显升高。根域限制提高了果肉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3种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虽然对果肉中的苹果酸影响不大,但是降低了酒石酸的质量分数。另外,根域限制还显著提高了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白藜芦醇的质量分数。因此,根域限制栽培不仅改善了巨玫瑰的果实外观,而且提高了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