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区位于托莱山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火山岩地层、断裂构造、侵入岩构成了主要的成矿地质条件。目前,区内共发现金矿化体10条,金铜矿体1条,金锑矿体1条,铜矿体1条,主要赋存于玄武岩、辉长岩、构造角砾岩及石英脉体中,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地球化学异常、下奥陶统阴沟群玄武岩、构造破碎蚀变带和典型的矿化蚀变是良好的找矿标志,区域水系沉积物异常和大比例尺土壤异常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合教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矿山深部找矿和区域矿产勘查提供参考依据。合教铁矿区为南、北2个矿段,包括27条铁矿体,矿体赋存于早元古界色尔腾山群混合质斜长角闪岩中,长度约1000 m,宽度约200~300 m,矿体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制。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的总结,从成矿层位、成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3个方面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矿床是在多阶段火山沉积环境下,经过多期构造变动、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下再造生成的,矿床成因类型为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床。勘查实践表明,地面高精度磁测是寻找该类矿床的有效方法,也侧面证实了矿床成因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三七林场一带已发现多处铜铅锌金银金属矿床,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条件和巨大的找矿潜力,总结该地区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控制条件,圈定成矿远景区,以期为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七林场所处区域地质背景为着眼点,依托已发现的矿产和物化探成果,调查该区多金属矿床的时空特征,研究区域矿产时空分布规律和控矿条件,从而探讨区域矿产赋存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结果总结矿床(点)时空分布特征、成矿时代和成矿期,分析该区显示成矿控制条件,圈定出Ⅰ级成矿远景区1个,Ⅲ级成矿远景区2个。结论通过对已发现矿床(点)的研究,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多金属矿床和矿(化)点主要沿古生代含矿地质体、中生代构造岩浆带、NE向断裂呈NE向带状展布,成矿期均属燕山晚期。区内多金属矿化作用主要受NE向构造地质体及NE向区域性断裂控制,燕山早期陆内收缩挤压及燕山晚期NE、NW向岩浆带的活动,对区内金属矿产尤其是银、铋、铅、锌、铁的富集成矿极为有利。区内二站沟-铜矿沟Cu、Pb、ZnⅠ级成矿远景区、大石房子沟中游-大也气沟上游银钼铁Ⅲ级成矿远景区、三七林场南847高地银Ⅲ级成矿远景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50多个薄片样品的显微组构分析,厘定出伟德山地区花岗岩、花岗斑岩至少两期变形改造。早期长石破裂被石英充填,同时伴有辉绿岩蚀变,并为晚期多空裂隙切割,长石内部沿裂隙发生绢云母化。  相似文献   

5.
白柳沟矿田地区是北祁连西段重要的铜多金属矿田之一,经勘查又发现4条似层状铜多金属矿体,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是火山喷发-沉积型矿床。地槽(裂谷)演化、区域断裂、古火山机构、火山岩建造对成矿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区内外找矿线索较多,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遥感在地质找矿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区域矿产资源预测中充分利用遥感的特点,建立遥感找矿标志,为区域找矿指明方向。方法利用遥感数据优势,在多种波段组合实验的基础上,制作出遥感假彩色合成图像和遥感正立体影像,并开展线性构造解译、环型构造解译、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结合区域成矿特点对区域多金属矿床遥感综合预测。结果遥感解译线性构造、环型构造与矿床点间具有关系密切,NENNE向构造为岩浆侵入和矿液的迁移创造了良好的通道和沉淀空间。不同方向线性构造的交汇部位,线环构造异常组合的结点处是金成矿的有利部位。运用多种方法组合提取的铁质、含羟基矿物、含碳酸根离子矿物矿化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结论在区域远景评价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充分发挥遥感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ETM多波遥感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组合,开展铁质、含羟基矿物、含碳酸根离子矿物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工作,解译的线性、环型构造,并建立了研究区的线性构造体系。圈定成矿预测区为区域性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床是世界上资源储量位居前列的铜矿床.研究了阿富汗艾娜克铜矿西矿区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包括矿区的地层分布、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和矿体特征(矿体形态及规模、矿石矿物组分、矿石结构构造)等,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艾娜克铜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经历了沉积成矿作用、变质热液改造富集成矿作用、氧化作用3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8.
塔中北斜坡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重要勘探区域,具有构造演化期次多、断裂系统发育、油气分布规律复杂等特点,深入探讨断裂体系与油气的关系对于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结合地震、地质等资料,在研究区识别出中加里东期北西向逆冲断裂体系、晚加里东期北西向逆冲断裂体系、加里东末期-早海西期北东向走滑断裂体系,分析了各期断裂体系与生排烃史的配置关系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其中中加里东期断裂体系控制油气运聚的基本格局;晚加里东期断裂体系控制构造圈闭的发育与分布;加里东末期-早海西期断裂体系控制油气富集。指出该区油气主要富集于加里东末期-早海西期断裂及其交汇部位,在勘探开发中要注重断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阳山金矿区侵入岩的形成时代与金矿床的先后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阳山金矿的形成时代以及成矿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阳山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对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地层特征以及矿区内侵入岩的产出状况进行研究,并结合前人对区内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综合论述。结果阳山金矿区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为200 Ma左右,说明在三叠纪末至侏罗纪初可能有一次岩浆活动。阳山金矿脉中石英的地质年龄为(195.31±0.86)Ma,显示金矿床成矿时代为旱侏罗纪。结论阳山金矿内侵入岩的形成时代与金矿的形成是紧密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0.
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是武警黄金部队在内蒙古发现的一个多金属矿床,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带的北侧,区域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东乌珠穆沁旗成矿带也是中国重要金多金属成矿带,区内以富含金、银、铅、锌和铁等中低温多金属矿床为主,其次为富含钼、钨、铬、铋、锡和稀有金属为主相对高温多金属矿床。通过对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矿石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测温为210.1℃,具有中低温度的特点;流体包裹体盐度在7.4%左右,为中低盐度;矿石中硫同位素总体组成相对均一;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矿体流体不是典型的岩浆水与变质水,而是来源于岩浆与大气降水混合水;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的确定对于区域找矿具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