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不正常分娩时,常遇到的几种现象和处理方法简述于下。奶牛已出现分娩动作1—2小时,小牛两前肢已进入产道,但就是生不下小牛,助产也无用,有时甚至把产绳拉断也拉不出胎儿。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强行硬拉。合理的处理方法是,在母牛停止努责时,将胎儿推回产道,尽量将胎儿向里推,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防围产期奶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了解试验牛体内钙、磷、镁的变化规律,选择20头围产期奶牛,添加研制的"1号"奶牛阴离子饲料添加剂,检测了分娩前、分娩日和分娩后试验奶牛血浆中钙、镁、磷的含量及新鲜尿液的pH.结果表明,血浆中钙分娩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镁离子总体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分娩前、分娩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尿液pH在5.5~6.5之间.试验牛产后无瘫痪等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9月16日,临沂市奶牛体系试验站所辖一奶牛养殖小区马姓奶农1头奶牛分娩时发生难产,从早上6点开始出现分娩症状,到下午4时20分不见胎儿产出。4时40分笔者来到现场,发现母畜分娩症状剧烈,极度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规模化万头牧场全面兴起,单产不断提升,然而奶牛胎衣不下常有发生,本文旨在查明分娩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规律,为防治奶牛胎衣不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2022年11月—2023年10月一年间分娩的2 936头荷斯坦奶牛从分娩胎次、胎儿性别、单双胎、胎儿出生体重、产犊难易度等生产实际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其与分娩母牛胎衣不下的关系。结果显示,二胎次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低,初次分娩的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高达24.41%,发病率最高;产公犊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P<0.05);产双胞胎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产单胎的奶牛(P<0.05);犊牛初生重<30kg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高于其他体重群体;在胎天数<260d的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分娩奶牛(P<0.05);自然分娩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显著低于助产奶牛(P<0.05)。综上,分娩胎次为二胎时,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最低,头胎发病率最高;产公牛犊,母畜怀有双胎,胎儿出生体重<30 kg、>36 kg,早产...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在怀孕后期,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者选种选配不科学,临产时常因胎儿过大,引起生产困难。如果助产人员操作不当,强性硬拉,就有可能造成母牛分娩时大出血。奶牛产后大出血在临床上发病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给养牛户造成的损失惨重。笔者曾经遇到1例奶牛肌层出血的病例。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其临床症状典型,确诊比较容易。笔者在从事奶牛诊疗过程中,遇到部分奶牛分娩后,消化系统功能长时间紊乱,临床症状不太明显,诊断相当困难的病例,只有采取右肷部中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4):28-29
采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探讨了胎衣不下奶牛分娩前后血浆中前列腺素PGE2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从分娩前4d开始上升直到分娩前2d达最高,分娩前1d又降到最低,分娩时与分娩后略有回升.而胎衣不下奶牛PGE2的量从分娩前4d开始下降,到分娩前2d降到最低,分娩前1d突然升达最高值,分娩时和分娩后与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持平.这揭示正常分娩和胎衣不下奶牛的PGE2量和时相差异可引起免疫失调,造成奶牛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一头即将分娩的奶牛来说,工作人员对其做好奶牛分娩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准备工作做好了,就能够很有效的减轻奶牛分娩时的痛苦和分娩后身体质量的快速恢复,这对于奶牛来说是它的福利。还有可以提高新生奶牛的成活率,并是奶牛母亲有充足的奶水来喂养新生奶牛,为它们提供出生初期的营养支持。对奶牛做好产前护理工作可以减少奶牛在产期患病的几率,最大程度上来帮助奶牛保持健康。护理工作包括对生产环境的消毒和奶牛身体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围产期为产前至产后2~3周。期间,奶牛经历产前、分娩和产后三个阶段。围产期奶牛生殖激素显著变化,产前孕激素水平较高,雌激素水平较低;分娩时孕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和前列腺素急剧增加;分娩后催乳素、催产素、生长激素在泌乳节律刺激下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的子宫颈炎分为子宫颈内膜炎和子宫颈肌层炎.临床上遇到的一般是混合型的子宫颈炎,且易被忽视,是造成奶牛屡配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1病因产后胎衣滞留时间过长,或产后处理、人工授精时操作不当,损伤子宫颈粘膜带入微生物而引起.奶牛分娩及流产时损伤子宫颈可引发子宫颈肌层炎.  相似文献   

11.
胎衣不下奶牛分娩前后血浆PGE2水平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探讨了胎衣不下奶牛分娩前后血浆中前列腺素PGE2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从分娩前4d开始上升直到分娩前2d达最高,分娩前1d又降到最低,分娩时与分娩后略有回升,而胎衣不下奶牛PGE2的量分分娩前4d开始下降,到分娩前2d降到最低,分娩前1d突然升达最高值,分娩时和分娩后与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持平,这揭示正常分娩和胎衣不下奶牛的PGE2量和时相差异可引起免疫失调,造成奶牛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奶牛的能量问题大约在分娩前一周、奶牛就开始分解体脂,并且肝脏内脂肪沉积增加。分娩时,其干物质采食量降低40~60%。分娩后干物质采食量以适当的速度逐渐增加,以防止废食及瘤胃酸中毒。在分娩后的一个月内,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与其正常需要量相比降低10~15%。并且在分娩后到泌乳高峰到来之前其乳脂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奶牛产后爆发群发性疾病,而牛场兽医诊治效果差,给奶牛场造成很大损失。这是由于有些病牛已经很严重,不能治愈,而有些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机会,即使病牛达到临床治愈,也不会有较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不得不淘汰,致使奶牛产后30天死淘率超过5%,60天死淘率超过8%。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兽医必须从分娩前对所有牛只进行分娩风险预警评估和相应的正确干预。笔者对分娩奶牛进行多年跟踪,总结了奶牛分娩前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分娩前疾病信号的发生规律,制定了奶牛分娩风险预警技术方案,以便临床兽医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产奶牛围产前期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围产前期.即分娩前3周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奶牛分娩后的健康状况和产奶量,是最关键的饲养阶段。由于这一阶段奶牛为分娩和泌乳做准备,内分泌状态发生明显改变.奶牛能量、矿物质代谢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如不能给予科学合理的饲养,奶产量愈高.产后常见的发病率愈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奶牛发情周期及围产期体温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2头健康、发情正常的黑白花奶牛;17头发育成熟处于围产期的健康奶牛,对发情周期及围产期体温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发情时奶牛直肠温度(RT)与发情前后RT相比升高0.52±0.26℃(P<0.01),排卯时RT比分娩后高0.59±0.17℃(P<0.01),分娩前12h体温开始急剧下降。整个分娩过程的RT平均低于空怀温度。  相似文献   

16.
奶牛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人们一般不予过问,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新生犊牛的成活率,避免母牛在分娩时遇到不应该发生的损伤,保护母牛的正常繁殖机能,多采用人工助产的措施,因此母牛在分娩前1~2周就应该转入产房。事先对产房的环境进行消毒,对于临产的母牛应做好外阴部的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全部翻出于阴门之外,称为子宫脱出,该病是奶牛产后的常发病之一。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对以后受孕能力有极大影响,严重的可造成死亡。但若及时治疗,患牛可在短期内康复。笔者曾遇到二例黑白花奶牛子宫脱出,一例因老龄经产(12岁、8胎),分娩时发生胎儿性难产,强行拉出胎儿造成子宫脱出:另一例为初产牛,顺利分娩后不久自行脱出。经治疗二例均痊愈。  相似文献   

18.
阴离子添加剂在围产前期奶牛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奶牛围产期,即分娩前3周(干奶后期)到分娩后的前2周(初产期),对奶牛的健康,生产和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各种感染性和代谢疾病如产乳热,酮中毒,胎衣滞留,子宫炎和真胃移位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奶牛的免疫功能下降,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乳房炎(Mallard et al.,1998),分娩前后由于环境所造成的乳房炎的发病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提高,奶牛蹄病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据调查,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新密市2800头奶牛中,发生过蹄病的奶牛有167头,8个奶牛小区发病率均在5%~10%之间,其中主要以奶牛蹄叶炎、腐蹄病居多。在奶牛群中各年龄的牛均易患蹄病,且多为散发,其中高产奶牛,尤其是分娩后的奶牛易发。蹄病是奶牛跛行的主要原因,使病牛运动不便,影响泌乳量,给奶牛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王哲 《北方牧业》2010,(22):22-23
<正>奶牛的过渡期是指产前3周至产后3周这一时期,以往称为围产期。过渡期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极为重要。此时,奶牛由妊娠、分娩到泌乳等过程,会造成奶牛生理应激;当低能饲料向高能饲料转换时奶牛会产生饲养应激;随着奶牛泌乳量的增加,干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