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择良种是文冠果增产的基础,造林应选择高产、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密度以保留株数在1 500~2 350株hm~(-2)左右为宜;文冠果最佳的修剪方法是:中、重结合,即每株母树一半的枝条采用重度修剪,培养下年的结果枝,另一半的枝条中度修剪,用来本年度结果。不同肥料增产效果不同,肥效长的增产效果较好,短的差些,施肥、灌水增加树势,可有效地提高文冠果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文冠果腋芽茎段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激素组合对其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6-BA1.0·mg·L-1+NAA0.5·mg·L-1的激素组合适宜诱导腋芽和分化苗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IBA,经30天生根培养,分化苗基部未见生根,生根培养试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文冠果树冠内不同方向和区域中微气候的变化情况和对结果的影响,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文冠果园内选取4株长势一致的4年生文冠果树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内不同区域的温湿度差异不显著,光照是影响树冠内微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除日间温差外,不同方向对环境因子的再分配影响微弱;不同区域间可孕花数量、果实产量和单果重差异显著,且与光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85和0.75;果实含油率与光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光照低于4 000 lx的区域没有果实产出,剔除无果实区域后发现对于已有果实的含油率与光照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文冠果坐果率低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提高文冠果坐果率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疏除95%不孕花和疏除100%不孕花处理可极显著提高文冠果坐果率,是对照的4倍多;不同程度的疏除可孕花均有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效果,坐果率以每个侧生花序保留5朵可孕花处理为最高,可达97%以上;盛花期全树喷洒液体花粉,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文冠果的坐果率,使其坐果率由4.6%提高到13.8%。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是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珍贵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它的天然分布区内,主要生长在山区、丘陵和排水良好的坡地上,这就形成了文冠果适应于干旱、寒冷条件下的种种特性。这些特性反映在不同的器官上也是很明显的。本文只对文冠果根颈部分的特性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讨论。 文冠果引入我区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不少栽培经验,但苗期和移植后陆续死亡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一问题目前全国文冠果天然分布区和引种区尚无一有效的解决办法。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致死原因主要有:土壤病虫危害根系;土壤水分过多、板结、通气不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隶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Xanthoceras),该属仅此1种,为中国特产,在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均有自然分布(牟洪香等,2008).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30.4%,种仁含油率为55%~66%,并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可作为优良的食用油,在工业上可作为生产高级润滑油、油漆和肥皂等化工产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对古交市河口镇大南坪村文冠果的观测,分析了文冠果的形态特征、物候期、生长节律、开花结果习性和根系生长特性,提出文冠果具有抗旱、耐瘠薄、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主根发达、萌蘖力强、生长快等特性,适宜在古交市栽植。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着重研究了油茶(Camelliu oleifera Abel)寒露和霜降两个类型优良单株的树体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并对影响产量的树体结构因子及其主导因子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最优单株树体结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寒露类型的树冠形状以自然扁圆形为好,霜降类型以自然开心形为优。  相似文献   

10.
气候因素与毛竹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保花保果几项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冠果由野生到人工栽培历史不长。还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所以在栽培中单株结实量差别很大,落花落果很严重,单位面积产量偏低,为此,我所自71年起在林业局和科技部门领导下,进行了文冠果保花保果措施的研究,初步取得一些成果,为适应文冠果发展需要,现把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初步结果整理汇报如下:一、落花落果原因文冠果落花落果据我所初步观察大致可分两种情况:(一)落花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油桐产量与有关因子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油桐高产条件,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生产,1980—1983年我们在本省几个油桐产区固定几块有代表性的油桐林,每年定期进行调查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调查观察是在1964年营造的油桐林内进行。在高淳荆山、深水傅家边和盱眙林柴场共选定5块样地,每年进行逐株调查,测定其生长和结果情况,并进行林地土壤剖面调查分析和经营管理情况记录。 二、结果与分析 四年调查观察结果整理为表1、2。就两表,可看出以下问题: (一) 立地条件的好坏是影响油桐产量的关键因子 如高淳荆山工区金鸡岭和盱眙林柴场天堂山中坡油桐林,立地条件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调查和多年的试验研究的结果,初步认为品种、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影响乌桕产量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5.
<正>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文冠果组织培养的规律,通过组培提高其优树繁殖系数,以满足生产上对文冠果优树苗木与日俱增的需要。为此,我们从1980年5月开始对文冠果嫩茎、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现已诱导出绿苗895株和具有根、茎、叶的试管苗80株,并已获得移  相似文献   

16.
通过播种育苗和硬枝扦插试验,对文冠果的繁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前进行低温沙藏处理、播种后对苗床进行地膜覆盖有利于文冠果种子萌发,大田出苗率达到57.9%。硬枝扦插时,选择长10cm、直径0.5~0.8cm的插穗,并用NAA500mg/L或ABT400mg/L处理2h,成活率分别为85.3%和88.6%,能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且苗木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文冠果硬枝扦插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使用4种生根粉、3种不同浓度、3种不同处理时间对文冠果插穗进行了生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生根粉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号和4号生根粉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73.7%和68.7%。生根粉不同浓度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125mg·L-1、250mg·L-1浓度处理的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90%和82%。4号生根粉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文冠果插穗生根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125mg·L-1和250mg·L-1浓度处理效果最好,插穗生根率的平均值达到61.67%和53.33%;6h处理时间对插穗生根效果最好,达到68.67%。4号生根粉,采用125mg·L-1浓度,处理6h对文冠果硬枝扦插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常立儒 《辽宁林业科技》2014,(3):42-42,54,78
为提高文冠果产量,对不同施肥量和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和疏花疏果均能显著提高文冠果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每株施肥0.45 kg,平均单株的果实数量、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分别提高49.72%、99.68%、88.33%;采取疏花疏果处理的则分别提高19.06%、31.78%、25.71%。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众多因素之一,本文是在调查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县油茶产量与油茶主要生育期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在我县这一特定气候条件下油茶生产与气象的关系。在调查中,群众的反映是油茶生产大年(丰产年)小年(欠产年),和平年(平产年)各占三分之一,所以我们把1960——1978年的19年产量中大于380万斤(指茶籽,下同)的六年叫做大年,低于20 0万斤的六年叫做小年,200—380万斤的叫做平年,按照开花——收获期的时间顺序对各气象要素进行逐个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花芽分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之一,在北方干旱沙荒山荒上可以广泛种植。吉林省很早就栽培于古庙中,近年在西部可以见到成千上万亩的文冠果林。它的种子含油30%以上,为极好的食用油原料。为了更合理的经营管理这种油料林,首先应该掌握它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在一年中,花芽形成与发育的节律,作为制定最佳营林施业方案的根据之一。为此,特于奈曼旗进行了此项初步观察,现将其情况简明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