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婷  张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36-6138,6143
概述了张家口坝上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及生态旅游营销市场,以旅游市场营销4P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了张家口坝上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张家口坝上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通过有效运用这些营销策略,达到开拓张家口生态旅游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升级,旅游产品供给束缚旅游业发展,供给不匹配强烈抑制了居民出游的现实需求。而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潜力产业,需首当其冲从文化产品供给端入手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因此,文章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分析三江县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并以旅游供给侧思维为促进三江县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型背景下旅游业创新是必然的趋势与要求,旅游产品创新是旅游业创新的基础与起点。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首先指出了南京市旅游产品存在文化挖掘不足、开发深度不够、打造力度不强等问题;其次从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旅游产品创新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旅游产品创新策略:要充分挖掘观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重点是明文化;深度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特别是高端旅游产品;加快发展专项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市不仅乡村众多,且大多乡村物产富饶、文化深厚,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先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苏州乡村旅游产品还存在着产品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精品的打造有待完善、旅游产品的布局缺乏统筹安排和相互协调等方面的问题。苏州可对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细化管理,将乡村旅游产品分为观光游览型旅游产品、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等不同品类,探索不同品类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杨正怀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54-5555
为了深度开发民族地区的旅游产品,以贵州黔东南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把旅游产品与地方苗侗文化有机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神仙文化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休闲文化,其间不乏一些珍贵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其自身资源禀赋的分散性,再加上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诸如文化诠释过于抽象、产品老化、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使得神仙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借助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意在为神仙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古为商鞅封邑,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发展迅速。“秦岭最美是商洛”和“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商洛被誉为秦岭里最美的地方。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商洛旅游文化品牌建设还存旅游文化产品支撑不够、旅游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旅游文化品牌传播渠道狭窄和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依托商洛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从旅游文化产品支撑、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品牌宣传渠道和旅游产业要素构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提升商洛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注入农业文化,充分利用田园文化、农事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物产文化及艺术文化,能够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层次,拓展乡村旅游产品深度,有利于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加乡村旅游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冬奥会为张家口崇礼区旅游业发展带来契机。崇礼区提出了"旅游立县"战略举措,并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基于冬奥会背景,分析张家口崇礼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发现多数农民在一定激励条件下参与乡村旅游的愿望较为强烈,但受内外因影响,参与程度较低,参与难度较大。对此,从农民、政府等多方主体视角提出促进崇礼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苏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乡村休闲游为主的农耕文化旅游迅猛发展,出现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形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些旅游产品的形态,还大多数停留在浅层次的"农家乐"上,深层次的农耕文化旅游产品形态较少。通过对国外成熟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形态的分析与对比,为苏州农耕文化旅游产品形态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县域旅游产品内涵、广西昭平县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以及旅游产品谱系构建原则的分析,构建了昭平县旅游产品开发运作模式与旅游产品谱系,提出了昭平县旅游产品以文化民俗与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为主、度假养生旅游产品为辅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文化旅游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博罗县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博罗县可以利用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努力发展文化旅游。分析了博罗县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从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创新旅游的现在及存在的问题融资模式、打造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和加强区域合作五个方面提出博罗县文化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永春县云峰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探讨其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创意提升的策略,为推动乡村旅游由高速增长向优质旅游转变,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创意产品供给不足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基于文化创意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游客对云峰村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及对云峰村乡村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意愿。【结果/结论】云峰村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游客对乡村旅游创意体验活动、创意乡村景观以及创意地方美食等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最后提出从产品定位、开发原则、创意产品设计、完善创意开发环境等方面提升云峰村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14.
客源市场的消费趋向是旅游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方向和动力,只有卖不出去的旅游产品,没有枯竭的旅游客源市场。兰州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在此交会,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大。只要能够深入研究兰州市旅游消费的特点,围绕市场需求,设计出具有“四美”特色的本土化旅游产品,一定能带动兰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旅游产业的构成,红色旅游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影响作用。而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呈现旅游文创产品的文化、意义价值。通过对海南红色娘子军旅游项目开发的文化创意分析发现,当前红色娘子军旅游的文创创意缺少创意性、纪念性、地域特征性和时尚性。基于此,提出该项目的文创产品方面应注重发掘本地文化特色、创新设计理念以及搭建多种销售路径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杰 《农学学报》2015,5(5):136-140
在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功能凸显为精神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下的旅游产品多供给以满足物质的大众型产品,一方面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突破解决产品间同质化竞争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提出乡村旅游开发在资源、产品、模式、文化主题活动、产业链、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加速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进程,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泰州的水城文化、慢生活文化和吉祥文化,通过"水城慢生活,泰州最吉祥"旅游宣传口号为众多游客所熟知,对于吸引游客和树立泰州旅游形象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能体现水城文化、慢生活文化、吉祥文化的旅游产品进行梳理汇总,为更好地理解和宣传泰州旅游城市形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燕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92-194
分析了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兼容并蓄、注重本味、用料广博、健康养生的特点,以及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认为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主要是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品位、游客参与性不强、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推介较为滞后。鉴于此,提出加强贺州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强调增强乡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不断开发参与性强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水平,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景观的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主要包括宗族礼制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和风水文化;古村落型旅游地应在全面分析旅游景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突出旅游产品特色,以及运用形象定位方法,对徽州古村落旅游形象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20.
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实现旅游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资本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在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健全,文化旅游产品较少且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发展不协调.在综合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环三都澳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演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