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冻疮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其发生原因主要是低温,但与潮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降低等因素也密切有关。冻疮的形成是由于寒冷刺激,人体体表局部末梢血管收缩,血流缓慢,瘀血和组织缺氧而引起局部组织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一部分可起水泡,而后糜烂或结痂。冻疮容易发生在耳壳、手、足、面颊、鼻等身体的外露部位和血液循环的末梢部位。冻疮的预防方法很多,首先是要加强耐寒锻炼(平  相似文献   

2.
<正>冻疮的发生与寒冷有关,所以很多人认为只要捂得严实,就能预防冻疮的发生,其实不然。冻疮是因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于肢体末梢和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跟、鼻尖、耳郭、耳垂和面颊部。之所以容易发生在这些部位,是因为这些部位处于身体末梢、血管不仅离心脏远而且很细,血液循环功  相似文献   

3.
冻疮防治方     
冻疮是天气寒冷时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患冻疮一般只有红、肿、痒、痛等症状,有个别人也会起水泡、溃烂。冻疮经常发生在手、脚、耳等部位,而且发生过冻疮的地方还容易再次复发。预防冻疮,除了要增强体质外,还要注意保暖,鞋袜要宽松舒适,晚上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脸和洗手脚,并可适  相似文献   

4.
<正> 冻疮是在寒冷刺激的直接作用下,皮下血管痉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细胞受损以及血浆外渗所致。它好发于耳廓、鼻尖、手指、足跟、足背等处,特别是手背外侧、足背外侧更易发生。对于冻疮的防治,要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入手,而且要尽早,因为一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治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冬天来袭,温度骤降,手上不知不觉就长上了冻疮,疼痛难忍。冻疮是由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的人还会出现水疱、溃疡。冻疮会在气候转暖后自愈,但比较容易复发。那  相似文献   

6.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当温度低于10℃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因此预防冻疮的发生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干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8.
冻疮是冬季最易发生的病症。人的皮肤在寒冷天气的刺激侵袭,下,血液循环缓慢,毛细血管收缩,营养供应减少,皮下脂肪凝聚,会造成局部皮肤、肌肉、骨膜等组织冻伤,甚至溃烂坏死,严重者还会引起局部活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乡村生活     
《新农业》2006,(1)
冬季防寒有误区全副武装防冻疮有些人还没有到冬天, 就棉衣、棉裤、棉靴,裹得严严实实,其实这样做会削弱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反倒更容易长冻疮。喝烈性酒防寒喝烈性酒后,皮肤内的微  相似文献   

10.
冻疮是冬季发生的一种多发病,常见于手、足、耳郭等部位。笔者将山楂外用治疗冻疮,经临床运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9,(1)
冻疮大都发生在严寒季节,手足、耳廓最易发生,导致患部皮肤红、肿、热、痛和奇痒难忍。许多人一旦患上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易复发。现介绍几种防治验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丽国 《农家顾问》2013,(10):56-57
一 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气温较低,为了抵御寒冷,机体调节功能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组织代谢加强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皮肤松驰、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抗力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显地低于青年人。因此,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老年人中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出现,产生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此外,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之后,还容易发生手足裂、冻疮或皮肤痒等。  相似文献   

13.
手足皲裂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尤其是从事露天劳动者、老年人以及常接触泥灰、水碱等的劳动者更多见。皮肤除有不同深浅的裂口外,周围皮肤干燥、粗糙、增厚、发硬而无弹性。发生皲裂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因劳动、走路受到机械性或化学物质的刺激后皮肤变厚、变硬而皲裂;二是天气寒冷使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增厚的皮肤失去滋润,在活动时局部受到周围组织的牵拉而发生裂口,而且越干裂口越大:三是许多皮肤病如手足癣、慢性湿疹、掌跖角化症、鱼鳞病、冻疮等等都可以引起皲裂。  相似文献   

14.
冻疮的防治     
邓静 《农技服务》2006,(1):70-71
(一)冻疮的预防1、每年夏季三伏天,将独头大蒜捣烂,放在太阳下晒热后,趁热擦在冬天易发冻疮处,每天擦3次,连擦5天,即可防止冬天再发冻疮。或在大伏天时,将大蒜头捣烂,敷在生过冻疮的地方,等患处发热或作痛时移去。2、6月份取西瓜皮频擦手足,发热后停止。3、生冻疮前,取最辣的青  相似文献   

15.
辣椒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个星期后,涂冻疮患处,能消炎、镇痛、去痒。生姜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擦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擦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萝卜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贴在冻疮患处,继续烘烤,分钟后冻疮处发痒直至肿消失,一次治愈。如冻疮在耳轮鼻尖处,可用萝卜多片轮换热敷。白菜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趁热洗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山楂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07,(1)
冻疮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真让人痒痛难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或水疱破溃、糜烂、溃疡。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阳气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在治疗上常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方药以当归为主,可选择“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  相似文献   

17.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冻疮发病与寒潮关系密切。患者往往不自觉,常待足、手等部位出现红肿始能察觉,得温时有痒感或刺痛。重者可起水泡,并发感染后形成糜  相似文献   

18.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手、脚和耳部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未梢部位,也是冻疮的好发部位.这是因为气温突然降低时,血管末梢内的血液流速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时,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使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淤阻,从而引发冻疮.  相似文献   

19.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手、脚和耳部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位.也是冻疮的妤发部位。这是W为气温突然降低时.血管末梢内的血液流速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时.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使静脉回流小畅而出现淤阻.从而引发冻疮,  相似文献   

20.
芝麻预防冻疮复发法 夏季,取鲜芝麻叶或芝麻花在易患冻疮的皮肤上轻轻揉擦20分钟,让汁液留在皮肤上1小时,然后洗净,每日3次,连擦3-5日,可预防冻疮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