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农村机电》2009,(3):44-45
浙江省新昌县恒峰名茶机械厂始建于1998年,座落在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地处浙江省新昌县澄潭工业园区,有厂房面积1万m2,配有流水线生产设备,年产茶机能力2万余台,产品销往全国各产茶区,扁形茶机年销量全国领先。2008年被列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凡购该厂茶机均可享受中央财政补贴30%。  相似文献   

2.
<正>句容市是江苏省重点产茶县(市)之一,现有茶园面积0.27万余hm~2,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有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江苏省名牌产品1个,2010年句容市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2015年句容市龙山茶场研制了名茶"白玉螺茶",2016年制定了镇江市地方标准,同年该茶首次参加江苏省第十七届"陆羽杯"名优茶评比,荣获一等奖。1"白玉螺茶"的品质特征"白玉螺茶"品质风格别具特色:条索紧细,卷曲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新昌县恒峰名茶机械厂始建于1998年,座落在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地处浙江省新昌县澄潭工业园区,有厂房面积1万m2,配有流水线生产设备,年产茶机能力2万余台,产品销往全国各产茶区,扁形茶机年销量全国领先.2008年被列人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凡购该厂茶机均可享受中央财政补贴30%.  相似文献   

4.
中国绿茶之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产茶已有千年历史。全县茶园面积5400公顷,年产干茶8000吨。国产每百千克茶中,就有一千克出自这里。全县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人员1.6万人,在全国各地设有1200多个茶庄。  相似文献   

5.
正1松阳茶产业及其农机化发展现状松阳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田园秀美,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县域面积1 406 km~2,辖3街道5镇11乡、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83万,农业人口19.8万,属农业大县,茶叶是松阳农业主导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工程,松阳已跻身全国茶产业十强县,已经成为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松阳银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松阳香茶"成  相似文献   

6.
<正>服务于"最美茶乡"的永安供电所,在服务群众用电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推行客户服务制,以真情呵护茶乡客户,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支撑,赢得了客户的交口称赞。贵州省凤冈县因茶而富,因茶而名。凤冈锌硒茶荣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贵州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称号。地处"茶海之心"的永安供电所为当地茶产业的不断发展保驾护航,该所成立3年多来,多次被凤冈供电局和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来,仪征市茶叶围绕"品种、品牌、品质"的发展战略,整合资源,加强服务,加快新技术引进,加强行业和茶园基础投入管理,并全面推广"绿杨春"机械制作技术。连续10年举办"绿扬春"茶文化节,"绿扬春茶"品牌价值达5.76亿元,2012年仪征市被评为"名茶之乡",2013年被评为"全国产茶重点示范县"。同时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现代管理模式,不断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全市茶树种植面积每年以  相似文献   

8.
<正>夷陵区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柑桔优势产区,共有33万亩(1hm~2=15亩)柑桔园,年产量逾7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全国前6位,先后被评为"中国早熟蜜桔之乡""中国柑桔之乡"和"湖北水果大县(区)",晓曦红蜜桔也被评为"湖北三大名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村老龄化的步伐加快,夷陵区农业部门为了应对劳力日显短缺的窘境,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机械在柑桔产前、产中及产后的推广与应用,着力推  相似文献   

9.
江苏句容地区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句容市地处苏南,山清水秀,生态宜人,属典型的丘陵岗坡地貌,适宜茶叶生长,是江苏省四大产茶县(市)之一,是镇江市唯一列入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茶叶优势产业区的县市。2010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中国茶叶学会)、"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绿茶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有8个专业国有茶场、3个国有林场,有独立法人的茶企业33个。现有茶园面积0.27余hm~2,无性系良种面积  相似文献   

10.
正临沧市是云南省第一产茶大市,是普洱茶料的最大产地和勐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还是闻名中外的"滇红之乡"。临沧茶园主要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临沧生产的红茶,品质好、口感佳,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016年,临沧全市茶园种植面积达141.9万亩,占全省总面积610万亩的23.26%,茶园单产达95.1公斤/亩,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90.78亿元。茶产业已成为临沧  相似文献   

11.
0引言茶为国饮。安徽省是茶叶生产大省,产茶历史悠久,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岳西翠兰等名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省105个县(区)中有58个县(区)产茶,茶产业已成为特色优势资源和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茶区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安徽省茶叶产值突破30亿元,并力争  相似文献   

12.
<正>温岭市箬横镇地处浙东南黄金海岸线,镇域面积117 km~2,辖114个村居,现有户籍人口15万。箬横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获得浙江省绿色小城镇、省村镇建设现代示范镇、全国文明镇、浙江省中心镇等荣誉称号,是"中国编织帽之乡""中国石雕之乡"。箬横镇也是农业重镇,形成了以玉麟西瓜、西兰花、大棚葡萄、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等为主  相似文献   

13.
正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全市区域面积2 311 km~2,地形以丘陵为主,四周群山环抱,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农业生产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拥有珍珠、香榧、茶叶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有香榧林8 667 hm~2、茶园近8 000 hm~2,是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获"中国珍珠之都""中国香榧之都""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中国特产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等多个国家级荣誉。诸暨市也是全国首批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4.
嵊州作为闻名全国的茶叶之乡,拥有众多的茶机生产企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机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纷纷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号召,嵊州市众兴茶叶机械厂生产的北山牌名茶机因为在研发中凸显低碳节能的理念,先后获得中国(杭州)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和浙江省龙井茶机械炒制大赛优秀奖等奖项,其不用柴火炒茶的特点深受茶农喜爱。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是名茶生产加工的重点地区,其中又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为主要产品。据统计,浙江省2001年名茶产量为3.4万t,虽只占全省茶叶总量的32.1%.而产值高达22.3亿元,占全省茶叶产值的84%传统的名茶(特别是扁形茶)生产主要以手工炒制为主,产量增幅不快。随着茶叶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强度低效率的手工炒制技术难以适应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茶机生产企业根据茶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宁波茶业概况宁波产茶历史悠久,宁波四明山脉和天台山脉历来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自唐中叶起,茶叶逐渐成为浙东人颇为喜好的饮品。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上记载现今宁波的慈溪、余姚、鄞州等地,唐时就产好茶。南宋建都临安的150年间,浙东茶事兴隆,余姚、奉化、慈溪、鄞县,以及后来划入宁波的宁海都产有名茶,有的是上贡朝廷的"贡茶"。近几年来,经日本、韩国、中国等专家  相似文献   

17.
舟山市茶产业机械化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茶叶生产季节性劳动力严重短缺的现象日益突显,茶叶生产机械化在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实现节本增效,是现代茶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1茶产业发展现状茶叶生产在舟山有着悠久历史,是舟山市重要的特色传统产业之一。目前生产加工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合作社)有20家,已形成"普陀佛茶""蓬莱仙芝""定海山芽茶"等多个品牌。近年舟山市茶园  相似文献   

18.
广东茶路     
正广东人爱喝茶,广东也产好茶,毛泽东曾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说明广东茶不仅本埠人喜欢,对外乡人而言亦口齿留香,印象深刻。广东产茶历史悠久,在现有关文献及地方志中,广东的产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到了唐代,经济高度发展,广东茶叶生产也达到一个高峰。据记载,唐代广东的潮州、揭阳、饶平、韶关、仁化、乐昌、广州、惠州等广大地区已经有茶叶生产,并出现了岭南茶、韶州生黄茶等一系列名茶产品。据唐·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将唐代的产茶区域分为8个茶区  相似文献   

19.
乌牛早名茶是永嘉县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10以上,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乌牛早名茶多次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是浙江省采摘上市最早的茶叶。永嘉县乌牛镇是乌牛早名茶的原产地,现共有茶园种植面积1000hm2,年产值达4000万元。但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如何提高种茶的效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旺苍县始终按照习总书记关于乡村产业振兴新要求、全省精制川茶"三山一早"千亿产业发展战略部署,集成宜茶资源禀赋、"汉唐茶乡"底蕴、千年种茶优势,突出"有机生态、绿色低碳、环境友好"核心理念,切实将米仓山茶产业作为全国东西部协作扶贫示范工程、全市"七绝产品"重点产业、全县"四大"脱贫产业之首来抓,深入推进米仓山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形成了"一主三园"发展模式、"五联五带"减贫机制,探索出"全链条增值、各环节升级"茶产业脱贫奔康、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全县因茶走上高质量发展、脱贫摘帽之路,茶农因茶实现产业富民、迈上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