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揭示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采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西部典型山区宝兴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后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地震对宝兴县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两方面;2)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非农为主型和非农型农户,但其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显著低于后2种农户,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不显著;3)农为主型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后果最差,其陷入贫困的比例最高,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大。但因其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本,可以选择特色农业、生计多样化和参加生态补偿等多种生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资本匮乏型农户在面临不同生计风险冲击时如何应对,以陕南秦巴山区414份农户调查数据为例,在判断农户生计资本类型并测算生计风险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性评价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偏好的风险应对策略组合不同;并且,“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与“改进生产技术”的策略有效性评价较好,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41、2.39;生计风险-生计资本类型的交互项对农户风险应对策略影响显著,且不同生计资本类型、不同抗风险能力的交互效应存在差异。因此,为实现农户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结合农户自身生计资本类型及外部生计风险,制定差异化的扶贫措施以实现防风险与强生计相结合的稳定脱贫战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生态耦合分析视角,将乡村旅游目的地视为局域性的社会—生态系统,"旅游活动"视为对系统的扰动,"参与旅游"视为农户生存理性下的适应性生计策略;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对福建省5个案例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综合运用主客观权重法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类对比分析,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在改善农户生计资本的同时也对当地社会—生态系统形成全面扰动和冲击,农户生计脆弱度整体处于中高水平。不同案例村、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生计情况表现出较大差异。除了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还受到旅游公司合作、村干部能力和农户互助交流的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子系统遭受的不利扰动是农户"降低脆弱性"的最大障碍,社会资本和认知资本本身的高度不稳定性是驱动生计脆弱度上升的关键因素。因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确保农户土地增值收益,引导农户自组织建设,以制度供给保证农户对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导权,改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建立更高覆盖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抵御生计风险的能力,降低生计脆弱性。  相似文献   

4.
农户生计方式不仅决定了农户的收入,还对区域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是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和问卷调查获取于桥水库流域512份农户生计的一手数据,构建了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收入结构划分农户生计策略,分析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特征,并利用多元回归方程解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农户生计非农化成为普遍现象,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生计策略占比分别为 29.5%和 42.6%。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显著差异:纯非农和非主农辅农户的总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显著高于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纯农业和农主非辅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高于纯非农型农户。不同乡村地域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和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明显差异。经济作物区农户的总生计资本、自然资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传统粮产区的金融资本最低。水库周边区生计策略主要为纯非农型,山地林木区和城镇周边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传统粮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主要是纯非农型和非主农辅型,文化旅游区主要是非主农辅型和农主非辅型。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耕地破碎化程度、土壤肥力、劳动力占比、家庭人口平均年龄、交通工具和家庭人均收入等指标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差异主要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政策相关。最后,提出基于乡村地域特征的农户生计的针对性优化策略,为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伽师县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从生计资本、生计风险和可持续生计能力3个方面对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可持续生计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在生计资本中,农业为主型农户的自然资本值和社会资本值高于兼业为主型农户,人力资本值、物质资本值和金融资本值低于兼业为主型农户。在生计风险中,教育风险>自然风险>就业风险>健康风险。在可持续生计能力中,兼业为主型的可持续生计能力的综合得分高于农业为主型且差异较小。根据以上结果提出增加生计资本存量、加强生计风险管理、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瑞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7,(32):235-237,258
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选取宁夏回族聚居区4个县区的8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区差异明显,农户不同生计资本的拥有量对其生计策略的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着农户生计转型,致使呈现出不同的生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农户生计的快速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喀斯特高原山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和精准扶贫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问卷调查与参与式评估法,以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状况与生计策略转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户主要采取纯农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表现失衡;金融资本指数最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次之,自然资本最低;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是影响纯农型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纯农型向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因素;获得信贷的机会和亲友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是影响毕节撒拉溪农户生计策略转化的生计关键指标,对纯农型向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转化起促进作用。针对毕节撒拉溪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提出改善农户生计状况和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户生计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探究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后的生计可持续发展水平,引导贫困地区农户完善生计结构,提高生计可持续性,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熵值法评估农户生计资本状况,采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贫困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影响生计策略和贫困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为0.2421,生计可持续性较低;农户的金融和社会资本值相对较高,物质和自然资本值较低,生计资本整体不平衡;海拔和距中心点距离对农户贫困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影响;生计策略对农户脱贫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家庭贫困的主要因素,亲友中的能人数量是影响家庭生计策略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贫困程度越低,亲友提供帮助对生计策略的转变效果显著。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贫困地区生计资本提升、生计策略调整和稳定脱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喀斯特高原山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和精准扶贫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问卷调查与参与式评估法,以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当地农户生计资本状况与生计策略转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户主要采取纯农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表现失衡;金融资本指数最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次之,自然资本最低;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是影响纯农型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纯农型向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因素;获得信贷的机会和亲友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是影响毕节撒拉溪农户生计策略转化的生计关键指标,对纯农型向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转化起促进作用。针对毕节撒拉溪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提出改善农户生计状况和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省山丘区农户调研数据,借鉴英国国际发展署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及其特征,不同生计策略类型下农户生计资本结构特征及其差异,研究表明:1农户生计策略类型按收入来源和多少可分为兼业型、农业型、多样化经营型和供养型4类;2 4种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生计资产结构呈现出从供养型农户到农业型、兼业型和多样化经营型农户逐层递增外扩的趋势;3就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多样化经营型农户与其它3类农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农业型和供养型农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人力资本而言,多样化经营型和兼业型农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农业型和供养型农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自然资本而言,仅农业型农户与供养型农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类型农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向旅游方向转变的影响,在"可持续生计框架"评价基础上,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例,纯农型、兼旅型、工农混合型为生计策略细分类型,使用Logistic模型探究不同生计资本对向旅游相关生计策略转变的影响.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调查数据基础上,得出自然资本是促使农户倾向专农型生计策略的基石,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是农户加快向兼旅型、工农混合型生计策略的重要推动力.为推动乡村经济复兴,提高农户综合生活质量,紧抓国家乡村振兴策略,必须适度加大对农户各类生计资本的资金投入,潜在推动农户从纯农型向旅游型方面转换,加快脱贫步伐,实现真正意义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户的生计策略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正在和即将发生变化,只有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够有效引导农户生计行为,破除乡村建设行动的各种阻力。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CFPS四期追踪数据,运用转移概率矩阵和Log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生计策略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验证稳健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结构存在差异,无论何种生计策略的农户,人力资本在5种资本中都最大。短期内多数农户选择维持原有生计策略,动态调整过程较慢,有土地转入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非务工型生计策略。社会资本对农户趋务工型策略变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受教育年限和健康对生计策略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与东部地区农户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务工型生计策略。因此,应加大农村产业多样化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户策略转变速度;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农户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推动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扩大对农村教育与医疗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3.
周萍  戚迪明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0):163-168
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抽样调查浙江开化国家公园古田山自然区居民,分析农户的生计策略及其转化效果,运用生计资本评估体系测度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状况,采用Logistics回归与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及其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与人力资本的提升会促使纯农型农户向非农型与兼农型转换,自然资本使其更偏向兼农型;物质、人力、金融与自然资本的提升会促进农户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而物质、人力、社会、自然的提升会加强农户家庭成员的职业多样化。因此,要转化保护区生计策略,需要在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的民宿,以其强大的市场吸纳能力和产业的联动性,已成为农户可持续性生计发展的重要产业模式。本文在分析乡村民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了基于乡村民宿的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而后以桂林龙胜地区为例,对其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前后的农户生计资本变化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民宿产业发展对农户生计转变的带动与促进效用显著,农户生计资本总体得到改善,物质资本储量提升,生计策略多样性增加,且表现出明显的代替效应。研究以期为增强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促进乡村民宿产业与所在地社区的共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时代乡村旅游驱动农户生计转型升级的动态转型特征,以杭州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为例,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2009—2018年当地居民的生计转型进行了动态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生计资本总值显著提升,2009年的2.23提升到2018年的3.61,提升率达57.6%;生计策略方面,农户生计趋于多样化,生计指数均值为3.216;从生计结果看,当地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呈现明显改善趋势,当地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整体呈现显著改善趋势。最后,针对农户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资本是生计资本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源并增值的重要保障,山区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对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浙江省7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利用熵值法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金融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户不同类型生计资本得分差异较大,金融资本的得分较低。(2)金融资本对林业为主型生计策略呈显著正向影响,金融资本对兼业林业型农户生计策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和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显著影响。因此,从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多元化角度出发,提出提供金融支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建设,拓宽农户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在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分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化模拟,以揭示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作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发达地区,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分化为传统农业型、专业农业型、农业兼业型、非农兼业型和非农型等多种形态。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资本状况存在差异,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农业型、非农兼业型、非农型、农业兼业型和传统农业型。其中,专业农业型农户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非农型农户在人力资本方面具有优势,非农兼业型农户在社会资本方面表现最佳。3)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整体劳动能力等7个变量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户均家庭年收入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状况影响着其生计策略的选择,政府可以通过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改善其生计资本状况,以实现农户生计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借助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槟榔文明生态村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农户居住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对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因素考虑较少,导致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脆弱、产业结构单一等,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西南典型山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解决山区聚落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借用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西南典型山区三峡库区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和由此决定的资产配置方式——生计策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农户5种生计资本极不平衡,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得分分别为0.490,0.379,0.245,0.073和0.06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有利于农户类型由纯农型向农为主型转化;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农户类型由纯农型向非农为主型转化;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降低农户的自然资本,有利于农户类型由纯农型向非农型转化.基于实证研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一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农业、非农技术培训,提高农户职业技能;二是制定贷款政策时适当向农户倾斜;三是鼓励乡村能人整合村落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网络资源,增强集体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可生计和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基本内涵,利用4省5县的数据,从农户的生计资产、生计策略和生计成果的角度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进行分析,了解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