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农村电气化》2020,(3):67-67
2月12日,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员工姚广元来到位于杭州城西的电缆运检综合监控中心,打开墙壁上的电子大屏,戴上VR头盔,一键启动巡检按钮。远在20 km外的湘湖电缆隧道,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离开玻璃房,沿着通道来到长达1.2 km深不见底的隧道。湘湖电缆隧道内共有4条220 kV电缆,是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滨江医院等5家重点医院以及杭州滨江、萧山等区域约40万居民客户的重要电力通道。高清的VR画面,可以让姚广元清清楚楚地看到管廊墙壁裂缝、支架螺丝松动等最细小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正10月11日,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电力机器人学术会议(CARPI)在济南召开,会议通过主题演讲、论文宣读、参观电力机器人生产基地等方式,交流电力机器人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研讨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各方深入交流合作。会议期间,国网山东电力自主研发的"电力机器人家族"获得中外专家学者广泛赞誉。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国网山东电力"机器人家族"中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阀厅智能巡检机器人、室内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系  相似文献   

3.
正1研发背景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完成,变电站内的大部分主要设备,包括继电器保护、电能传递、通信、自动控制、测量等,都需要通过电缆进行连接。电缆均铺设在电缆沟内,电缆沟内的空间狭小、环境封闭,通常会有多层电缆交叉叠放、敷设密集,加之电缆沟纵深距离长、面窄,为保证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需要周期性巡检电缆沟,人工巡检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资讯     
《农村电气化》2016,(6):63-63
浙江电力深化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
  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辅助运维人员开展110 kV及以上变电站的例行巡检、故障研判、设备状态核对、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在全省布置了56套机器人系统,覆盖全省165座110 kV及以上变电站,实现11个地市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覆盖。2016年以来,这些机器人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31例,有效提升了变电设备精益化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在湖南省岳阳市220 kV汉昌变电站内,一台可爱的小机器人从它的"单身公寓"探出头来,开始沿着轨道巡游,不时还停下来,灵活地转动头部,看看头顶和周围的变电设备线路,靠它一个"人",就能完成整座220 kV变电站的巡检任务。它的出现,填补了岳阳机器人巡检变电站的空白,比起普通人工巡视,巡检效率大大提升。智能机器人采用先进无轨导航技术配合四轮驱动技术,可以实现全地形行走,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够按照  相似文献   

6.
《农电管理》2014,(8):7-7
<正>近日,陕西电力检修公司330 kV新盛变电站,安装调试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顺利通过国网公司验收,标志着陕西公司新一代机器人应用得到新突破。新盛变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内容较传统机器人有全新突破,主要包括变电站户外一次设备的外观、声音,温度、油位、SF6气体密度、避雷器泄漏电流、分合状态指示等各类表计读数,隔离开关的分合状态、全部一次设备本体和接头的红外测温  相似文献   

7.
正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在全川16个地市供电公司共64个500 k V和220 k V变电站部署安装了机器人巡检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变电站的广泛使用,实现了变电站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已然成为500 k V变电站的重要"员工"。国网四川电力公司高度重视机器人信息安全,科信  相似文献   

8.
正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辅助运维人员开展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例行巡检、故障研判、设备状态核对、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在全省布置了56套机器人系统,覆盖全省165座110kV及以上变电站,实现11个地市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种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工况在线巡检系统,系统共由5个模块组成,包括数据传输模块、GPS定位模块、智能巡检机器人模块、数据库模块、巡检软件模块等,阐述了各模块功能。对系统进行巡检点位偏离情况以及设备巡检的覆盖率方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证明系统仅有轻微巡检点位偏离现象,并且能够保持较高、较平稳的设备巡检覆盖率,证明系统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农电管理》2014,(1):6-6
2013年12月5日,中山供电局500kV桂山巡维中心正式招聘了一位“新同事”——智能巡检机器人。将无轨化智能巡检机器人投入到设备巡视工作,在南方电网公司属首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针对矿井作业过程中存在岩石开裂等危险因素下,研究使用带视觉预警功能的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巡视作业。本文研究的机器人视觉系统检测矿井隧道裂纹画面通过巡检机器人的摄像头采集后进行视觉处理时采用改进型大津算法进行灰度图像二值化,可以提高图像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巡检路径点数量的不同,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巡检任务可划分为:协助应急处理、缺陷定点跟踪和全站全巡。在搜索区域内采用Dijkstra算法,完成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规划;在获取各缺陷点最短距离矩阵的基础上,采用智能算法对各缺陷点巡检顺序进行优化设计;对巡检道路拓扑图中的奇点进行配对优化,缩短机器人行走路程,采用Fluery算法对变电站机器人全站全巡路径进行规划。最后,本文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避障策略进行了总结,并简要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地区电力电缆普遍敷设在地下电力电缆隧道内,隧道内电缆敷设一般采用电缆输送机敷设的方式,但电缆从电缆盘上至电缆隧道井口位置的电缆敷设,普遍采用铁管和单滚轴临时搭设的方式。近年来,北京地区220 kV及以上电缆普遍应用,2014年的海淀500 kV电缆工程更是北京地区首个500 kV电缆工程。220 kV电缆及500 kV电缆截面普遍较大,重量较沉,在进行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原有电缆盘至井口的搭设方式,由于电缆截面大,重量沉,此部位会对电缆护层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110kV电缆主要采用隧道内敷设的方式,但是地下电力隧道造价较高,而且市区内主干网路径上隧道已近饱和;同时电缆网目前正迅速的向市区以外扩展延伸。如采用隧道敷设则一次性投资过多,且电缆总数也不多。该文就110kV电缆穿管敷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于110kV电缆敷设的管井设计的相关问题以及管井的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进行探讨,从而论证110kV电缆穿管敷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激光雷达的巡检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高效、可靠地完成巡检任务,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准确、稳定的导航定位是巡检机器人执行巡检任务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巡检机器人导航系统,可实现机器人在室内外环境下的地图建立、路径规划和导航定位。导航系统由远程监控平台与巡检机器人组成,远程监控平台发布巡检任务、监控机器人状态、查询与存储检测数据,巡检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导航定位、遍历检测点、执行数据采集等巡检任务,二者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交互。融合激光雷达与编码器信息,使用高鲁棒性Gmapping算法建立二维环境地图。根据地图与检测点信息,采用分支界定算法搜索最优巡检路线,以减少巡检时间和能源消耗。使用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AMCL)算法估计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结合巡检路线,进行导航定位。根据横向偏差与航向偏差,通过经典的PID算法完成机器人驱动控制。机器人搭载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相机,可对目标进行可见光通道与红外通道的融合图像检测。对巡检机器人进行了室内导航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 m/s的速度下,位置与航向偏差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小于5 cm和1.1°,标准差(SD)分别小于5 cm和1.5°,能够满足巡检导航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1日,国网客服中心北方园区机房一台动作规范、反应灵敏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小维"在机房溜达着,原来"小维"正在根据指令执行机房巡检任务。目前国网客服中心在南北园区共投入6台智能机器人巡检机房,人工巡检工作量环比降低90%,机房巡检迈向无人时代,为实现智能  相似文献   

17.
移动机器人在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智能移动机器人完成电站设备巡检,以期提高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进程.分析目前我国变电站设备的两种主要巡检方式的不足,介绍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给出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远程红外监测与诊断、远程图像监控与诊断、远程防盗报警诊断3种功能,可以使机器人系统的非接触式移动检测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接触式监控相结合,真正实现变电站设备全监控.根据操作人员在基站的任务操作,可以自主完成变电站设备的巡检工作.通过3G无线网络,利用红外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将相关数据传送至远端管理人员,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完成了500 k V宁德变电站等11座变电站无人机巡检试点方案编制与审核工作,为接下来开展试点工作打下基础。据介绍,传统的变电站巡检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巡检、巡检机器人或地面视频监控等手段,存在部分盲区,比如高空的母线、绝缘子等设备无法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电气化》2020,(4):45-45
在国网湖北武汉供电公司下辖的车城北变电站配电房内,会看到一个顶着两个大眼睛的“巡检人员”,这是智能巡检机器人。疫情防控初期,形势严峻的湖北武汉实施了封城管理,而怎样在人手不足,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证保电工作正常运行同时又避免保电人员交叉感染,这些问题都被智能巡检机器人一一解决。  相似文献   

20.
1选题理由山东省宁阳县供电公司,所辖35 kV及以上变电站34座,变电站电缆通道内的电缆主要是控制电缆和通信电缆,多是同沟多回路敷设。为了防水、防止小动物入侵,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进行密封处理,由于电缆沟常年密封潮湿,特别是雷雨季节积水易造成关联设备及电缆本身的绝缘水平降低,造成电缆老化、发热。一旦发生故障,极有可能发生损坏同沟其它电缆,引起设备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