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分析中国居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路径基础上,利用1978—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将不确定性分为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用"调整离差率"对不确定性进行测算,建立引入不确定性的消费函数扩展模型,实证研究这两类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重点对比分析其影响的差异之处。研究发现,与收入不确定性相比,支出不确定性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更大;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强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2.
蔬菜是居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居民蔬菜购买行为、了解居民蔬菜消费习惯,对于把握首都蔬菜市场消费状况、掌握居民蔬菜消费需求变化、实现"以销定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居民购买蔬菜的地点、消费支出、品种以及其他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蔬菜购买行为属习惯性、理智型和经济型购买;安全、便捷、营养、价格是居民购买蔬菜时着重考虑的几个因素。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蔬菜供应、保障蔬菜安全、拓宽营销渠道、平抑蔬菜价格,同时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蔬菜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3.
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出口企业,在以"弘扬五千年蚕桑文化、造福人类健康"为己任的前提下,研发并生产了国内第一款"100%纯天然、绿色、安全、健康"的桑果汁.通过对我国果汁饮料行业市场现状及消费者需求趋势的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宝桑园桑果汁进入中高端果汁饮料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4.
付芳  陈红 《农技服务》2011,28(4):490-491
为了解保定市奶制品的消费现状及奶制品的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对河北省涿州、安国、唐县及保定市区4个地方的居民奶制品消费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居民的奶制品消费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增长,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较为有效的手段,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成为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在分析制约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基础上,从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引导居民支出预期、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及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巧莎  刘秀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3011-3015,3020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不断扩大,但是受收入、消费环境等因素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还有扩大的空间,应采取增加居民收入、发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作用、完善消费政策等措施来扩大河北省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贵妃杧和雪梨为主要原料制作复合果汁饮料,并对其配方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得到杧果雪梨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参数为果汁比(梨汁∶杧果汁)2∶1、白砂糖添加量10.00%、柠檬酸添加量0.10%、果胶酶添加量0.15%,此配方的感官评分为88分。复合果汁饮料品质测定得出,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00%、总酸含量为4.47 g/L、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为15.00 mg/100 m L、透光率为86.80%、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7.20 mg/100 mL、总酚含量为0.46 mg/mL和维生素C的含量为18.00 mg/100 mL。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作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消费作为其中之一,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居民可支配收入不足等一系列原因制约,中国的居民消费率长时间偏低。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疑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显著特征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3种食物消费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动物性食物消费为主"模式、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动植物均衡消费"模式,分析了不同食物消费模式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借鉴,结合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和目标,提出了未来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的几点思考,以期为中国居民未来食物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居民纺织纤维消费主要来自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其中,棉花是居民衣着等纤维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用量占天然纤维的八成以上,满足国人的消费需求是中国棉花安全的底线,科学研判未来中国居民的棉花需求量对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棉纤维消费统计数据缺乏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纺织纤维消费趋势和结构特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得出在中等发展速度下,2020年满足中国居民纤维消费的棉花需求量在500万t左右。为有效满足这一需求,未来中国需稳定棉花生产,在政策、技术推广和机械应用等方面加强扶持,防止棉花生产持续萎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特征,有利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法】首先对新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角度对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羊肉、猪肉和牛肉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随着收入增加,猪肉和禽肉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各类畜产品需求变动主要受自身价格变化影响,但羊肉、牛肉和奶类作为居民最基础的畜产品,其价格变化不仅对自身需求量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对其他畜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结论】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开发其消费潜力,同时,增加羊肉和奶类的有效供给,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运用"有形手"和"无形手"对居民最基础、最重要的食物价格进行调控,避免其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2.
分析居民食物户外消费的基本特征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应用"中国居民食物消费调研"2013年中国21个省(市、自治区)948户城镇家庭的调研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户外消费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为对未来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户外消费的发展趋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分析及其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峭  杨霞 《农业展望》2006,2(8):30-33
从中国水果消费现状出发,分析了水果消费的特点和影响水果消费的因素,对中国居民中长期水果消费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水果消费目前主要以鲜食为主,消费总量稳中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水果消费在总量上升的同时,进一步向多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质量安全型消费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羊存栏量、羊肉产量、羊肉进出口量、居民羊肉购买量、在外饮食羊肉消费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羊肉的供给和需求现状,从羊肉总供给和总消费需求推出相对于居民直接羊肉消费需求,中国加工等用途羊肉的需求量有强劲的增长态势,最后认为在国内羊肉需求稳定增加和政府重视羊肉产业的共同作用下,羊肉生产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富硒农产品研究开发助力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营养是保证健康的基础。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营养与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食品消费的主流需求。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居民食物消费需求。作为食品消费最大的供给侧,我国农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生产如何满足人民对优质食物消费需求的美好向往、适应营养健康需求,已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推动营养型优质农产品生产,是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满足食品营养健康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硒是机体抗氧化的重要成分,最新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显示我国居民硒实际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研发富硒农产品是满足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营养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前期研究基础,从我国居民硒营养基本情况、硒的剂量生物学效应关系两方面介绍了我国富硒农产品开发的依据;并针对我国居民硒摄入量普遍不足现状,概述了我国富硒农产品研发基本情况,最后对我国富硒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助力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富硒农产品作为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消费观的培养、全产业链的形成、质量监管及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实现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了1961—2018年中国食物生产消费系统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生产消费系统的趋向规律,根据此变化特征探讨了当前中国食物供给安全情况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年生产和消费食物量中植物性食物占比略微下降,但在2018年仍分别占食物生产量的88.33%、食物消费量的88.58%;动物性食物生产和消费量占比整体上升,生产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1.01%,消费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0.67%,饮食结构逐渐倾向于多样化。供给安全方面,粮食自给率超过95%,但食物种类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豆类及坚果、奶和水产品进口需求量较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膳食结构情境下,除了奶类,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食物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所有的食物需求。最后,从生产技术、生产结构、农业政策和膳食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保障食物供给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猪死亡率偏高是影响2011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试图从降低生猪死亡率的角度来研究居民猪肉消费问题。为了更好地分析生猪死亡率下降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使用一般均衡模型(CGE)进行了生猪死亡率降低10%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生猪死亡率下降对中国宏观经济有利,GDP、就业、投资及私人消费上升,而且能够抑制CPI上升。同时,生猪死亡率下降有利于居民猪肉消费,居民猪肉消费价格下降,消费量上升。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中国经济波动、出口萎缩的情况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现行财税体制中不利于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分析,提出了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中保障民生的支出;推进居民消费升级等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丁声俊 《世界农业》2003,(11):30-32
日本、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遭遇到共同的或相似的难题,即粮食(日本主要是稻米)严重供过于求,政府财政补贴巨大,负担沉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日本政府采取了多项改革粮食产、销政策举措。一、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日本受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和农业粮食生产单一化、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所决定,稻米生产比世界其他国家具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重要性。目前,日本的稻米自给率超过100%,甚至过剩;而小麦、玉米则严重不足,几乎全依赖进口。目前日本需求小麦的90%、玉米的100%靠进口。与稻米供过于求相对照的是,随着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善,大米消费…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特征,判断居民肉类消费的未来趋势,基于FAO和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Linear approximated/Almost ideal deal demand system模型),测算我国及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且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对牛羊肉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禽肉次之,猪肉最小。其中,农村居民对各项肉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均显著高于城镇。我国居民的牛羊肉需求对自身价格及其他肉类价格变动较敏感,猪肉需求对自身价格与其他肉类价格变动敏感度较低。由此推断,未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消费将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对猪肉的消费呈缓慢增长,但消费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