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国家为全球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提升我国人均经济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农业经济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具有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我们国家自然灾害频发这对于农业发展极为不利,由于这种情况迫切要求对我国农业体系进行完善从而综合确保农业产业链稳步和谐发展,农业体系改革从始至终都是全球关注重点内容,但是,我国农业体系改革发展现状却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当前虽然农业体系改革已经取得不错进展,但同农业国这个身份比起来,还是不能匹配的,仍然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基于此,本文对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深入探索,对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以及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启示,为未来我国农业体系事业发展可以描绘出一番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2.
3.
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研究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具体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保证我国的粮食产量和农作物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将重点讨论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黄河上游区域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不仅地域广袤而且生态环境呈现出多样状态,不论地形、地貌、水系,还是温度、气候、降雨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地理特征,即黄河上游区域以耐干旱的农作物为主。在传统农作物中,小麦、糜子、谷子、豆类是黄河上游区域分布最广泛的作物,不论其分布范围还是品种数量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大约明末时期开始到清朝乾、嘉时期,黄河上游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但变化十分缓慢。晚清以后,玉米、马铃薯、棉花、蚕桑开始大面积引种,加速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主要标志就是玉米、马铃薯广泛种植,而且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主要食粮。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作物商品化的进程也加快了,一些农作物成为种植区农民的主要副业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7.
8.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农业信息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农业信息化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 新疆农区种草及种植结构现状 1.1 农区为粮、经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草的比重很小 新疆农区长期以来传统的种植结构是以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不种或极少种植饲料作物和牧草,基本上是二元种植结构.50、60年代,在前苏联实行草田轮作制的影响下牧草(苜蓿)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最高时达到16.7×104hm2.但70年代初苜蓿的种植面积下降到14×104hm2.70年代中期以后面积又开始扩大,1986年达到15.2×104hm2,占当年作物种植面积的5.4%,"七五"期间,新疆曾提出要将苜蓿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占种植总面积15%的要求,但因多种原因,并未实现.90年代新疆贯彻"一白一黑"战略,为保棉花,部分苜蓿地被开垦种棉,1995~2000年苜蓿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左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已成为解决农业发展矛盾的重要一步。围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这两大主题、促进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目标,我国将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作物生产结构,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粮食和农业的需求,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就如何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及其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期望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12.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特征参量法更适用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基于多特征参量的统计模型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合像元问题,但模型的鲁棒性有待提高。此外,遥感与统计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法在国家及全球大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中具有优势,但较低的制图分辨率使得数据产品的区域适宜性较差。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将以区域“作物一张图”为目标,充分发挥多源数据组合利用的优势,围绕多类型作物同步提取和大范围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开展深入研究,重点加强遥感数据预处理、特征参量提取和分类器高效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时空尺度,满足多方位的农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保证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此,就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晴隆是布依族主要居住的县,在晴隆县南部的老伯寨、紫塘、达南、学官等。中部境内的凉水营、规模、定汪等。北部的达土、河塘、新民等村寨。这些地带,气侯温和,土地肥沃,水源条件较好。适宜发展果树、蔬菜、柑蔗、油菜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以往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含量不高,农作物平均亩产仅200余斤。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广大农民常年衣不肤体,食不饱腹。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种植结构也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调整的状态.如果所选择的农业种植结构缺乏合理性,不仅会对农作物的生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还有可能伴随着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水资源及肥料因素等都会对农业种植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了让农业种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就必须对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因素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此,从土壤、肥料及水资源等方面论述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就如何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确保农业种植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脱离不了农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于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法伦理、农业经济及其小农生产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响 ,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特征。传统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固与社会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绵延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背景诸要素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以期获得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的关联。当…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多数地区农业发展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仍有一些地区的农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依然没有跟上现代农业的脚步。因此,本文就以广西为例,结合其农业发展现状,总结出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广西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气候把环境的变化十分的敏感,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整个地球气候改变的大背景之下,山东省最近几年的气候温度逐渐升高,气候变暖现象十分明显,其已经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整体趋势,但是地区间的气候变化又呈现出一定的地域色彩。本文主要对从1964~2014年山东省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山东省小麦、棉花和玉米等作物种植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埃及,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686年的旧王朝时期,农业耕作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古代埃及农业是与河流紧密相连的。每年尼罗河洪水的定期泛滥,为尼罗河流域内的耕地带来肥沃的淤泥。使耕地获得丰富的有机质,并且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沛的灌溉水源。在埃及的早期文明发展史上,尼罗河占据了关键的地位。就经济发展而言,尼罗河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之便。在公元前1567年建立的新王朝之前,埃及的陆上交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驴子是当时唯一的陆上运输工具。大量的商业运输以及旅行都几乎依赖尼罗河。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阿斯旺水坝等一系列水利设施的兴建,尼罗河特有的洪水几乎失去对埃及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经济迅速增长的社会中,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化的加剧使空气、土壤的质量逐渐下降,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寻找方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使用新的技术进行改进。本文就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