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1.犁不入土或深耕不到位。①犁铲磨钝。应及时更换。②犁架不平使犁铲尖向上翘。把犁架调整至水平。③牵引犁的尾轮拉杆过紧或尾轮位置过低。正确调整尾轮拉杆长度和尾轮垂直位置。④悬挂犁上拉杆过长。缩短上拉杆,使悬挂犁有合适的入土角。2.各犁体深耕不一致。①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减小犁体阻力,提升耕作效率为目的,基于EDEM以抛物线曲面犁体为基础展开研究,对犁体耕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观察土壤颗粒的扰动行为,对犁体不同的导曲线、铧刃角、安装角和工作速度对于犁体耕作阻力的影响展开分析,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犁体参数;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抛物线曲面,椭圆曲面在相对稳定阶段时阻力大小为1 591.551 N,比抛物线曲面降低了4.4%,并且对于土壤抬升效果更加明显;对犁体的前进速度、铧刃角和安装角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安装角为25°时犁体阻力最小,随着前进速度和铧刃角增加,犁体阻力也随之增大,故在合适的范围内应选取较低的前进速度和铧刃角以降低犁体阻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用曲线作为水平元线形成扭柱型犁体曲面的数学模型,从而可用电子计算机探求最优的犁体曲面。由于采用等轴双曲线作水平元线,包络抛物线作导曲线,因此,通过控制导曲线的形状、位置以及曲元线的轴距A、曲线所在标准坐标系相对犁体曲面坐标系的旋转角φ、标准坐标系的原点坐标即可求得所需的犁体曲面。  相似文献   

4.
悬挂犁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不得在犁处于提升状态下进行保养和修理;田间作业时,犁上不能坐人;落下犁时,应慢降轻落,以防铲尖变形或损坏;作业中,必须将犁提升起来才能转弯;停机熄火时,一定要把犁降落在地面;犁不用时,要用支撑杆撑牢犁架,以防倾倒。悬挂犁的保养方法:犁耕作业时,因犁与土壤、沙石等接触,工作条件恶劣,只有正确及时维护,才能充分发挥犁的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其保养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耕后应清理黏附在犁体工作面及犁柱上的积泥和杂草;每天犁耕结束后,应检查各种螺杆、拧紧松动的螺母;耕作期间,悬挂轴调节丝杆上的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圆柱型犁体曲面的犁耕阻力分析,找出了犁耕阻力与犁体曲率半径,水平元线角及土垡飞离犁体时与水平线夹角在铅垂面内的投影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柱型犁体曲面犁耕阻力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6.
戴有华  王平会  丁龙保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7018-7019,7024
该文分析了犁体曲面设计制造的现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UG软件来设计制造犁体曲面的办法。首先以翻土型犁体为例,计算出犁体曲面设计的主要参数,然后在UG的建模环境下通过由曲线构面的方式创建了犁体曲面,最后在UG的加工环境下通过型腔铣和固定轴曲面铣完成了对犁体曲面的粗精加工。实践表明,该方法是更高效地、高质量地设计加工犁体曲面的方法。该研究对其它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犁体曲面设计中导曲线的计算机绘图及坐标计算程序,按照不同的设计要求输入计算机相应的几个导曲线参数(1,h,s,e及△e)就要直接打印导曲线和坐标值,并能按照不同的比例绘制高精度的导曲线。为提高犁体曲面设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可靠保证。比人工设计提高工效20倍。  相似文献   

8.
针对垄膜种植作物收获后的垄侧边膜回收时因其风化且与覆土粘连,捡拾难度大易遗漏,严重降低了残膜回收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边膜铲。采用犁体曲面的水平元线设计法进行设计计算,建立三维结构模型并做仿真分析,加工边膜铲进行了田间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边膜铲的结构设计及材料选型均满足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边膜铲可将覆盖在边膜上的土翻起,实现膜土分离。此边膜铲可有效协助捡拾机构完成边膜的捡拾,提高了整机残膜回收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对比方法,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深松铲对深松作业的影响,试验评价指标为土壤坚实度、膨松度和牵引阻力。试验采用国内常见的4种深松铲,分别为凿型深松铲、凿型带翼铲、曲面深松铲和箭型铲,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深松作业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坚实度,凿型铲和曲面铲在水平方向影响距离大,在20 cm测点处分别降低土壤坚实度46. 85%、53. 14%;(2)从降低土壤坚实度最大值角度分析,曲面铲作业效果最好,凿型铲次之;(3)曲面深松铲作业在对土壤坚实度影响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两侧影响幅度不同;(4)深松作业对于深层土壤坚实度影响比浅层土壤大;(5)在相同作业条件下,曲面式深松铲深松作业需要更多的牵引阻力,作业后土壤膨松度最好。  相似文献   

10.
犁体轮廓是犁体曲面的边界,对犁体的很多性能都有影响。为了实现高温热态犁体锻件的快速、精确、非接触、自动化在线实时测量,提出计算机双目立体视觉犁体轮廓测量的解决方案;设计基于形态学的抗噪型边缘检测算子,实现犁体锻件的亚像素边缘提取;在对原始图像重投影和立体校正的基础上,研究亚像素二次校精校正算法,提高左右图像立体匹配的质量和速度。以犁胫为试验对象,采用双目立体视觉和图像处理,在HALCON和MATLAB平台上,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犁体锻件轮廓测量系统,实现犁体轮廓的边缘提取、边缘重构、边缘拟合和数学描述,解决犁体轮廓尤其是热态锻件犁体轮廓测量难的问题,为犁体轮廓的检验、测绘、描述、制造和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在Intel(R)Core(TM)i7-5500U CPU@2.40 GHz处理器上运行,测量精度1.44mm,相对误差1.4%,耗时468ms。试验结果表明:以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为手段对犁体轮廓进行测量,具有一定精度和可行性,可以提高犁体设计、制造、检验的效率,与传统的三坐标测量仪和手工测绘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犁体曲面衅和样板曲线,以及犁体六分力测结果,给出了土壤阻力的力螺旋参数的矢量表达式和确定中心轴与犁体曲面穿点位置的方法及计算机输出图形。该方法与我国铧式犁生产的技术现状相适应,可为计算犁的零件强度,研究铧式犁的受力平衡、耕地机组的工作稳定性和减少机组能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犁(续)     
钱小康 《农业考古》2002,(3):183-206
(二 )犁铧、犁冠、犁壁如前所述 ,中国畜力犁的铧体 ,包括有犁铧、犁冠、犁壁。犁铧 (又称 )是翻土的主要工作件。人们常说的铁铧、铁犁 ,实际上就是指的它。任何类型的畜力犁都离不了它。犁冠 (或铧冠 )是为了保护犁铧不受过渡磨损而套在铧前的一种附件。当它磨损时可随时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原理设计犁体曲面。该研究可作为犁体曲面从经验设计到理论设计以及CAD/CAM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甘肃农业》2015,(5):42
<正>要求:检验修后犁体、犁架、安装质量及深浅调节机构性能,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正确。犁体总装质量的检验主犁体安装在犁架上,各铧尖至犁架底面的垂直高度差,修后允许误差不大于±10毫米,从第一铧到最后一铧尖拉一根细绳,各铧尖应与细绳接触,允许偏差不大于±5毫米,相邻两铧尖前后距离为800±25毫米,重耕量不小于10毫米。  相似文献   

15.
1 基本结构及性能 1.1 基本结构 法国格里格尔-贝松HRP7型液压翻转犁(岸上/岸下)包括悬挂架、翻转油缸、止回机构、地轮机构、犁架和犁体,通过油缸中活塞杆的伸缩带动犁架上的正反向犁体作垂直翻转运动,交替更换到工作位置;地轮是丝杠调节耕深的一轮两用机构.悬挂架与工作主机相连,犁体通过犁柱连在犁架上,犁架上安装有地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翻转油缸中缸体与接在犁架上的油缸座相铰接,缸体内有一做伸缩运动的活塞杆,犁架上固定有中心轴,在中心轴外的中心轴套后端与活塞杆铰接,前端穿过并固定在悬挂架横梁上,活塞杆通过与油缸座、犁架连接带动中心轴在中心轴套内做回转运动. 1.2 性能  相似文献   

16.
陶惠林 《农村科技》2010,(9):100-100
<正>由于农业机械使用的季节有局限性,一种农机具1年内只能完成一种或几种作业项目,工作一段时间,停放保管的时间长。为了延长农机具使用寿命,休闲期应做到以下五防。一、防锈蚀1.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完毕后,必须清除外部泥垢,清理工作机构内的种子、化肥、农药和作物残株,必要时用水或油清洗。2.清洗各润滑部位,并重新进行润滑,对有摩擦工作面的机件(犁铧、犁壁、开沟器、除铲等)必须擦净后涂机油,最好贴  相似文献   

17.
一、整体检查 将犁停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用绳子和皮尺检查犁架和各部件之间的安装位置。犁架的纵梁应在同一平面内,犁梁之间横距离应相等,偏差不大于7毫米。检查主梁地面至各犁铧刃垂直距离,新犁高差不超过5毫米,旧犁高差不超过15毫米。各犁体相应的点(铧尖、铧翼等)应在同一直线上,新犁偏差不大于5毫米,旧犁偏差不大于10毫米。各相邻犁铧在前进方向应有20-30毫米的重复度。  相似文献   

18.
以古典土垡翻转为理论依据 ,从微分几何角度出发对土垡受力进行微观分析 ,用土迹线模拟法建立了以功率消耗为目标函数、农业技术要求为约束条件的犁体曲面优化数学模型。仿真试验表明 ,遗传算法求解时间是复合形法的 1 /360 ,优化犁体曲面的比阻降低了 1 0 .68% ,阻力降低了 6.1 6%。  相似文献   

19.
播种机作业前的检查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种机播种前要做好播种机具的检查和播种量、行距的调整,要点如下。1.播种机技术状态检查(1)机架横梁必须平直,不得弯曲和变形。(2)链轮应在同一平面上,链条紧度适当,开沟器体间距离相等。(3)按规定调整好各间隙,调整机构要灵活,以便在工作中随时调整。(4)各部件紧固得当,应完整无缺。  相似文献   

20.
深松耕作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减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深松耕作阻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深松减阻技术与装备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7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变量方差分析方法,研究深松机铲形(箭形、凿形)、铲距(300,400,500mm)、入土角(18°,23°,28°)、土壤含水率(10%,15%,20%)、土壤坚实度(1 000,1 500,2 000kPa)、耕深(250,300,350mm)及牵引速度(2,3,4km/h)对深松耕作阻力的影响。【结果】铲形、铲距、入土角、土壤含水率、土壤坚实度、耕深、牵引速度的检验概率依次为0.613,0.057,0.056,0.495,0.013,0.001和0.797;不同因素对耕作阻力影响程度的排序为耕深土壤坚实度入土角铲距土壤含水率铲形牵引速度,且耕深、土壤坚实度、入土角、铲距对深松耕作阻力变化影响显著。【结论】为减小深松耕作阻力、提高耕作质量,建议在满足农艺要求的前提下,深松深度的确定应以"耕作层+犁底层"的厚度为主要依据;深松作业间隔年限的确定应将土壤坚实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合理配置深松铲的入土角和铲距有助于减小深松作业阻力和提高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