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农业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理论的提出,使扶贫工作从以前的粗放管理阶段步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中的陕南为例,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分析各类致贫因素,并确定重要致贫因素。探索解决重要致贫因素的精准扶贫措施。根据陕南现行的农业产业扶贫措施,精准识别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精准扶贫措施,以期为陕南乃至西部集中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精准脱贫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中强调指出,精准扶贫要抓好基层干部、科技扶贫人员、真贫户、乡村本土人才四个"关键主体":依托基层干部解读、落实好国家扶贫政策,精准使用扶贫资金,坚定老百姓脱贫决心;依托科技扶贫人员做好精准施策,把好精准扶贫方向,坚定老百姓脱贫信心;探底真贫户致贫原因,彻底解放其思想,激发其致富内生动力;培育好乡村本土人才,致力脱贫后致富可持续性建设,组建"原生态"致富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以川西北高原藏区中比较典型的民族区域——理县为研究区域,在四川省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省级验收考核第三方评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出理县的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并通过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梳理出理县的优势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理县精准扶贫面临的精准识别难、扶贫难度大和脱贫难、返贫易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以"教育扶贫""旅游扶贫"和"互联网+"这3种扶贫模式,来实现理县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定点驻村扶贫等有效模式开展脱贫攻坚,全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贫困地区医疗、住房、饮水、交通、教育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黑龙江省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现阶段贫困人口致贫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推进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完善资产收益扶贫制度和鼓励农民创业脱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插花贫困地区具有贫困人口分布分散、致贫原因复杂等特点,在其众多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解决插花地区因病致贫问题,是实现插花贫困地区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保障。我国自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针对因病致贫问题,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健康扶贫的投入与帮扶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面临着如何推进健康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文章以湖北省H市为例,分析插花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健康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仍面临着贫困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扶贫机构不健全、第三方考核滞后等困境。又由于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的措施也应"对症下药",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主体等原因采取相应的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正处于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关键节口,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形成符合当地具体扶贫工作内容的精准扶贫机制,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近年来广西北流市(县级)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基层精准扶贫工作实践,寻找问题,提出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作出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275-276
按照我国"精准扶贫"的要求,湖南省应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优化整合扶贫资源,确保2020年实现脱贫目标。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处在攻坚阶段,针对大湘西贫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途径,扶贫的同时不忘扶智,提升自身发展潜力,发挥扶贫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背景下,农村医疗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打好脱贫攻坚 战,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实现小康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医疗保 险的视角切入,分析其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的作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成功的范例思 考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后续医保扶贫的精准落实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十三五"时期的艰巨任务。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扶贫方式逐渐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其益贫性成为最适合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新型经营主体,而且也通过了实践的检验,国内各地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为数不少。广西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应该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和资产性收益扶贫。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是我国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难度大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各级林业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参与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推进生态治贫、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林业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既具有森林物种资源丰富等优势,也有发展方式粗放,产品质量效益不高等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议加强组织保障、优化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实施科技兴林、培育龙头企业,保障实现云南林业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云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精准扶贫"在帮助贫苦户快速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州、怀化市等地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可鉴之资。  相似文献   

14.
精准教育扶贫是一项既顾及当前更着眼未来的战略举措。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新阶段,精准教育扶贫已成为贫困地区"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致富、建成全面小康的力量源泉。推进精准教育扶贫必须立足贫困地区实际,进一步凸显教育脱贫功能,实现人、财、物等资源在教育领域的高度集聚和优化配置,才能让贫困地区孩子们真正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接受更加公平、更加多样、更高质量的教育,也才能取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政策,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分析新形势下挂钩扶贫与以往扶贫工作的区别,提出如何科学开展挂钩扶贫、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将精准扶贫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土地确权流转、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党在农业农村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其法律法规等"五个有机结合"的对策措施,从而合力推进精准扶贫,如期实现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6.
张思源  夏龙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18-20,42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有效手段之一,推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良性运转,促进了乡村治理进程的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成果,通过对吉林省提前脱贫村S村进行实地调查,座谈走访、深入到户等方式,结合深度访谈,对"第一书记"推动S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效进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其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为继续发挥其在扶贫阶段的治理逻辑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提出两点期望。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以来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随着脱贫攻坚实践的长效开展取得了突出成果,如今进入了攻坚的决胜阶段,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处理好实践中的余留问题,不仅需要在实践上下足"绣花"功夫,同时要在拓新思维方式上不断探索。系统思想作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各领域实践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将系统思想与决胜期的扶贫工作实践相结合,对其工作思路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将为全面脱贫提供新思路。本文从系统思想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应用境况出发,将系统思想的特征贯彻于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中,构建层次清晰、动态开放、和谐共存、具有强大合力的精准扶贫系统思维体系,并协调好精准扶贫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就是根据生活环境、家庭情况对扶贫对象采取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确配置扶贫资源。要做到“精准扶贫”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必须廉洁高效地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扶贫要做好精准监督,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要瞄准贫困对象,务必保障扶贫资金用在贫困户身上,用在正确方向上,避免出现优亲厚友、侵占扶贫款等腐败问题,真正帮助贫困民众脱贫。因此,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顺利的开展,监督工作尤为重要。以H县为例,对H县扶贫资金投入、脱贫情况以及扶贫领域中腐败问题的监督问责情况进行了调研,就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以及纪检监察角度提出了扶贫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57-158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而不是农业强国,其根本原因就是国内绝大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贫困人口数量过多且分布范围广泛。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力度。习近平在湖南农村进行视察时,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民贫困的原因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政策理念。在当时只是一个大体概念,后来又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思想进行填充,并在其顶层设计和具体工作开展模式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策略。2015年中,在云南、湖南、贵州等贫困问题严重区域进行试点运行,并在同年的11月份,为了加速"精准扶贫"政策在全国落实的速度,国务院又出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文中把"精准扶贫"政策作为全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并提出了在2020年实现7000多万人全部脱贫的新的脱贫目标。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带给扶贫工作许多阻力,所以在本文中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原因进行研究,对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阻力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精准扶贫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以切实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世界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承诺,更是吹响了实现我们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