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在正常情况下采食各种天然饲料,能在瘤胃合成和组织合成各种维生素。VA、VD、VE在优质饲草中含量丰富(如苜蓿草、黑麦草等),VB族和VK能由瘤胃微生物合成,VC可由体组织合成。但是由于某些天然供应条件可能受到很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就应注意在短期内补给VA、VD、VE三种,为了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同样应补给VB族和VK。在日常日粮中,对干奶期乳牛则无补给之必要。VA对乳牛至关重要。如妊娠母牛初期缺乏,会发生妊娠期缩短、胎衣滞留增多、生出死胎等一系列症状。冬春季节以采食玉米青贮和以谷物为基础的牛,其肝脏中VA贮存量甚低,… 相似文献
2.
奶牛在正常情况下采食各种天然饲料,能在瘤胃合成和组织合成各种维生素。VA、VD、VE在优质饲草中含量丰富(如苜蓿草、黑麦草等),VB族和VK族能由瘤胃微生物合成,VC可由体组织合成。但是由于某些天然供应条件可能受到很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就应注意在短期内补给VA、VD、VE三种,为了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同样应补给VB族和VK。在日常日粮中,对干奶期乳牛则无补给之必要。 相似文献
3.
奶牛在正常情况下采食各种天然饲料,能在瘤胃合成和组织合成各种维生素。VA、VD、VE在优质饲草中含量丰富(如苜蓿草、黑麦草等);VB族和VK能由瘤胃微生物合成,VC可由体组织合成。但是由于某些天然供应条件可能受到很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就应注意在短期内补给VA、VD、VE三种,为了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同样应补给VB族和VK。在日常日粮中,对干奶期乳牛则无补给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酮病为高产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血液中酮体(乙酰乙酸、β一羟丁酸、丙酮)浓度显著增高。临床型酮病母牛表现产奶量下降、拒食精料和饲草、体重下降,极易被发现。亚临床酮病母牛,在高产牛群更为严重。经对北京某牛场调查,监测465头泌乳牛乳酮,“十~卅”占17%。由于无明显症状表现,也未进行血酮、乳酮浓度测定,故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而造成的产奶量下降、乳质量降低、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的增加等不良影响难以估计。因此,对亚临床酮病的监测,已是高产牛场必不可少的保健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7.
8.
一、美国黑白花奶牛的品种来源与特征黑白花奶牛起源于欧洲,其祖先为二个欧洲的游牧部落贝达文与弗里生的黑牛与白牛,大约在2,000年前这二个部落就出没于肥沃的茉茵台尔达地区。后来茉茵地区成为荷兰,经过很多年后黑白花奶牛经过严格的选育过程才形成了这个能最良好地利用该地区丰富的牧草资源的牛种。美 相似文献
9.
<正> 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安达市种畜场、燎原乡黑鱼泡收奶站,有1/2以上的奶户因牛奶中检出盐受罚。仅黑鱼泡收奶站1988年10月至11月因牛奶中检出盐的有87户。奶站收奶人员认为奶户往牛奶中掺盐,罚奶10.27吨,合人民币6000多元,许多奶户不服上访告状。根据上述情况,我们3次深入到各奶户家进行现场检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采样方法调查人员深入到各奶户家,每头牛取天然乳250毫升。第1次采奶样20头,将奶榨完搅匀后从奶桶中取样;第2次采奶样20头直接从乳头下接奶;第3次采奶样20头;直接接榨乳中间的奶。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黑白花奶牛品系间杂交组合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1989,10(4):6-6
我区奶牛数量近几年增加较快,但奶牛质量提高缓慢,1988年底,我区黑白花奶牛已发展到7万余头,平均产奶量在3000公斤左右,乳脂率3.4%,较国内同类乳牛差距很大,尤其后躯发育不良,乳器参差不齐,严重的影响着奶牛生产力的发挥。为了解决奶牛质量低的问题,曾先后引进丹麦、西德费里生和美国荷斯坦、费里生牛。美系和加系荷斯坦奶牛因具有优良品质而誉满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广泛利用其提高当地的奶牛质量,并进行纯繁。荷兰的科研机构研究了导入荷斯坦牛血液的效果。如:某畜牧试验站从1970年到1981年进行了一批母牛与美系荷斯坦公牛的杂交试验。业已查明,纯种荷兰黑白花牛305天的产奶量平均为 相似文献
11.
12.
北京黑白花乳牛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1987年春、秋两季对北京某牛场的黑白花成年乳牛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K、Na、S、Ca、P、Mg、Mn、Mo、Cu、Zn、Fe、I、Se、Co、Cd、Cr、Ni、B、Al、Si、Ti、Ba、Ph、As、Hg)进行了测定,并对春、秋季正形蹄与变形蹄、正形蹄与病变蹄,以及春秋正形蹄、变形蹄之间做了对比,还测定了饲料地的土壤、水和饲料中25种元素的含量,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初步探讨了某牛场成乳牛中正形蹄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的含量,指出春秋两季正形蹄蹄底角质中25种元素的含量是有差异的,春季正形蹄与变形蹄相比各元素差异均不显著;秋季变形蹄含Mg量显著高于正形蹄,含Ca、Al、Cd和Ti量显著低于正形蹄;春季病变蹄含K、Fe、Mn、Cu、Mg、Al、Ti、Se、I、Pb、Hg量显著高于正形蹄。本文首次提出北京黑白花乳牛正形蹄蹄底角质中Ca、P比值,春季是5.822/1,秋季是6.253/1。此牛场乳牛饮水中Hg含量过高是环境污染的结果。本文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北京黑白花乳牛蹄角质与元素的关系提供了临床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奶牛赘生乳头数呈阈性状特点,本文采用阈性状分析法估测赘生乳头数的遗传力为0.33 0.04,因此,进行表型选择可获得较理想的选择效果。通过其对产奶量的相关分析表明,赘生乳头对产奶量虽无明显影响,但有遗传倾向。它不仅影响乳房的外形,也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无疑是一不合意性状,应在奶牛选种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血常规,血清钙,无机磷,碱性磷酸酶活及其同工酶酶谱,尾椎X线检查等方法,在北京市郊区某农场,选出10头健康成年黑白花乳牛作为对照组,10头骨软病乳牛作为试验组。分别对其肝功能,血清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骨软病乳牛血清硫酸锌浊度及γ-球蛋白明显高于健康水平(P〈0.05和P〈0.01),而血清 相似文献
17.
莱芜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的组成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方法,对14头纯种育肥莱芜猪不同屠宰体重(A因子)及不同解剖部位(B因子)的新鲜肌肉直接冰冻切片,并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组织化学处理,结果表明:莱芜猪肌肉的结构单位肌纤维是异质的,即肌纤维类型有3种,红肌纤维(RF)、白肌纤维(WF)和中间型肌纤维(IF)。随屠宰体重的提高,肌肉中RF含量显著增大(P相似文献
18.
激素诱乳技术推广应用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3年7年间用"诱乳激素"处理空怀奶牛1302头次,诱乳成功率达86.l%,并有81.6%的牛恢复正常的生理周期,配种后的受胎率达77.4%,直接经济效益为150余万元。本试验表明,对因饲养管理,生殖疾病等原因引起不孕及无乳的成年母牛,用"诱乳激素"进行人工诱乳是完全可行的且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两种杂种牛的产奶性能及泌乳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西黄F1和黑黄F1母牛的产奶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年度、胎次效应,对实际产奶量进行校正。比较其泌乳期长度、产奶量、泌乳稳定指数和泌乳曲线。用γ函数和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拟合杂种牛的泌乳曲线。结果表明:黑黄F1和西黄F1的产奶水平及泌乳稳定指数相近,泌乳高峰出现较早且高峰之后产奶下降快,但前者的泌乳期比后者长12.7d。与冬、春季相比,夏秋季产犊者产奶水平较高,泌乳曲线居上。以γ函数拟合杂种必乳曲线效果较好,季节效应修正γ函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检测并准确鉴别奶牛隐孢子虫种,以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的特殊区域为基础,设计内、外引物,并根据软件分析确定相应的内切酶EcoT141,采用Nested PCR-RFLP方法进行虫种种型鉴别分析。在Nested PCR两次PCR反应中,以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 poridium parvum,C.p)和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C.an)卵囊提取的DNA为模板,均能扩增出长约800bp和500bp的明亮条带,且特异性强,其他虫种不能扩增出条带,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5个卵囊/g粪便;对于由内引物扩增出的500bp的条带,C.an的PCR产物能被内切酶EcoT141酶切,酶切后的片段分别为416bp和92bp,C.p的PCR产物不能被此酶酶切。用所建立的Nested PCR-RFLP法对上海奶牛389头和进口奶牛200头的共计589份粪样进行检测,Nested PCR的结果表明上海奶牛和进口奶牛的隐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19.02%和3.5%,RFLP的结果表明上海奶牛感染的主要是Cp和C.an,进口奶牛感染的主要是C.p。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奶牛粪便中的隐孢子虫的NestedPCR-RFLP法,可用于奶牛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并有效鉴别奶牛隐孢子虫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