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指出了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基础设施,选择了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进行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造林保存率也达到75%以上,海南蒲桃生长从幼苗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火力楠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宽大,侧根发达;木荷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强,能较快形成隔离带。说明在防火林带建设中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均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印度紫檀等5树种在矿山迹地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山迹地上用印度紫檀、海南蒲桃、桃花心木、铁冬青、云南石梓等5种当地常用园林树种营造植被恢复试验林,研究各树种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情况及矿山迹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南蒲桃、桃花心木生长速度最快,而海南蒲桃、铁冬青景观效果最好,造林后林下植被种类丰富,生态状况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矿山迹地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山迹地上引种30多种阔叶树种,营造植被恢复试验林,通过生长比较,找出海南红豆、海南蒲桃等树种为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4.
对岩溶地区翅荚木(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秋枫(Bischofia javanic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等5种用材树种的9年生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差异极显著。其中翅荚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88 m、12.74 cm、0.090 66 m~3;其次是柚木,分别为11.21m、10.52 cm,0.056 29 m~3;初步认为翅荚木和柚木早期速生,可作为用材树种在广西岩溶地区推广造林,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在5种用材树种中,翅荚木、柚木冠幅较大,其次是海南蒲桃、秋枫,顶果木冠幅较小。  相似文献   

5.
柳州市行道树种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个本地树种和15个外地树种进行引种试验,测定树种的光合效率、净化空气效率、生长量等指标,评价树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结果选择出9个柳州市最佳的行道树种: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狭叶杜英(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Roxb.)、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大叶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 Nees)、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 (L.) Skeels)、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 A.St.Hil.)、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其中:大叶樟、海南蒲桃、仪花可作建群种,在营建行道树群落时作上层乔木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7个华南园林树种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比较不同NaCl浓度的水培条件下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 ssp.lingnanensis)、秋枫(Bischofiajavanica)、毛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var.velutina)、黄槿(Hibiscus tiliaceus)、塞楝(Khayasenegalensis)、竹柏(Nageia nagi)和蒲桃(Syzygium jambos)等7个树种的存活率和生理指标,分析其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各树种的存活率、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Fv/Fm)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N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文中三个生理指标在评价耐盐性的贡献率接近;7个树种中,黄槿为强抗盐性,远高于其余树种,竹柏、塞楝为中等抗盐性;红桂木、秋枫、毛麻楝为弱抗盐性植物,蒲桃为对盐敏感植物。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不同海拔高度青皮林天然更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于不同海拔高度对青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及群落特征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对青皮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皮林二级幼树的群落组成、青皮重要值、群落多样性及更新数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与成树有相同的规律;青皮一级幼树高度分布像径级分布一样也呈倒J曲线分布;根据成树和二级幼树重要值排序均为前10位的树种可筛选出天然更新能力及竞争能力均较强的树种的原则,青皮为天然更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极强的树种,此外,吊罗山高海拔地区的皱萼蒲桃、白榄、黄樟、海南冬青和岭南山竹子,三亚中海拔地区的光叶巴豆、线枝蒲桃、白树、琼榄、叶被木和岭南山竹子天然更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亚热带13个主要城市的1667条主要道路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01种(含种以下单位)乔木用作行道树。它们分别隶属于32科68属,其中乡土树种占53.47%,常绿乔木占75.25%,其中87.13%的乔木生长良好。研究认为:海南蒲桃(Syzgium cumini)、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木棉(Bombax ceiba)、芒果(Mangifera indica)、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垂叶榕(Ficus bengjami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凤凰木(Delonix regia)、白兰花(Michelia alb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紫檀(Pterocar pusindicus)、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蒲桃(Syzgium jambos)等24种乔木适宜作为南亚热带城市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大叶榕(Ficusvirens var.sublanceolata)、黄槐(Cassia suffurtiosa)等31种乔木可作为行道树一般树种。  相似文献   

9.
白果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约50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少数分布于大洋洲及非洲。我国有四角蒲桃、华夏蒲桃、粗叶木蒲桃等约74种,主产区为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拟水淹胁迫方法,对方枝蒲桃(Syzygium tephrodes)、赤楠蒲桃(S.buxifolium)、轮叶蒲桃(S.grijsii)、肖蒲桃(S.acuminatissimum)等4种蒲桃属乡土植物进行水淹胁迫耐受能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蒲桃属植物均能在水分饱和和半淹胁迫下存活;综合生理指标数据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得出4种蒲桃属耐涝能力排序为:方枝蒲桃轮叶蒲桃赤楠蒲桃肖蒲桃。  相似文献   

11.
莲雾     
自从允许台湾十几种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后,不少优质台湾水果先后进入北京、上海、福州、长沙等城市的超级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台湾水果莲雾。这种表皮富有艳丽光泽的"艺术品",让人垂涎欲滴。莲雾原产于马来半岛,又名天桃、爪哇蒲桃和洋蒲桃,为桃金娘科蒲桃属热带常绿乔木果树。莲雾在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膝柄木(Bhesa robusta)及6个伴生树种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黑嘴蒲桃(S. bullockii)、海南蒲桃(S.hainanense)、蒲桃(S. jambos)、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和少花海桐(Pittosporum pauciflorum)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膝柄木群落优势树种的生理适应能力,探讨膝柄木的生存地位和濒危的原因。应用隶属函数法对7个树种的6个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生理性能表现为海南蒲桃蒲桃黑嘴蒲桃膝柄木红鳞蒲桃蔓九节少花海桐。膝柄木对目前生境的生理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人类对膝柄木生境的破坏造成的光照、水分和养分等生理胁迫是种群退化和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灰木莲等6种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6种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3年生林木生长调查结果表明:灰木莲和盆架子生长较快,蝴蝶果次之,再次是红千层和海南蒲桃,人面子生长最差。其中灰木莲表现最为突出,造林后3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分别为450cm、10.5cm及350cm,可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方枝蒲桃 方枝蒲桃别名巴梨、方枝木、扫帚木,为桃金娘科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树高6米,分枝低,侧枝多。单叶对生,卵状披针形,嫩叶紫红色后变翠绿。花期5-6月,花小,白色,有香气。果期11月至翌年3月,卵圆形小浆果。  相似文献   

15.
海南蒲桃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蒲桃,又名子栋树、乌木、乌口树、乌贯木、乌墨、黑墨树,是桃金娘科蒲桃属。它适宜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生长。在我国的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区有栽培,是速生、丰产、优质的乡土阔叶树种,不但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主根深、抗风力强、耐火、耐旱、生长迅速、萌芽力强、持水力强等特点,而且树干通直,树冠优美、花朵清香、木材材质好,结构细致、有光泽、耐腐等优点,既是优良的水源涵养林树种和绿化树种,又是造船、建筑、家具等重要用材树种。此外,海南蒲桃树皮含单宁,可作栲胶原料,果可食。因此,它可广泛适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或改造、园林绿化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的营造上。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是滨海生态过渡带天然植被的重要组成树种,在滨海生态环境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优良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文章介绍了红鳞蒲桃种子采收、芽苗培育和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轻基质、不同遮光度和不同生根剂对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不同遮光度和不同生根剂对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中,轻基质A(4泥碳土:3珍珠岩:3红心土)的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最高,为68.31%;3针遮光网的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最高,为78.67%;生根粉ABT浓度500 mg/kg处理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9.92%。生产上,白果蒲桃扦插繁殖推荐如下处理方法:穗条生根粉ABT浓度500 mg/kg处理+轻基质A(4泥碳土:3珍珠岩:3红心土)+3针遮光网。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CI-310)对东兴市江平镇巫头岛的滨海原生植物群落的优势树种红鳞蒲桃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叶绿素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进行测定,揭示红鳞蒲桃对滨海特殊生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的光补偿点为143μmol/(m2.s),光饱和点为600μmol/(m2.s)。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加,Pn、Tr、Cs也增大,当PAR达到800μmol/(m2.s)后,气孔导度减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其Fv/Fm值为0.432,小于多数植物正常值0.8,说明红鳞蒲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胁迫影响。叶绿素含量也较低,与其净光合速率较低相一致。电解质渗透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红鳞蒲桃抗高温能力相对较差。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过大造成红鳞蒲桃生理衰退,自然更新困难,种群已处于老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常见绿化常绿阔叶树种的滞尘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厦门市6种常见常绿阔叶树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树种的滞尘能力以及各树种滞尘能力在高度、方向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6种常见常绿阔叶树种滞尘能力的顺序为:榕树>芒果>海南蒲桃>香樟>幌伞枫>盆架子;各树种叶片的滞尘能力随高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方向上,各树种叶片的滞尘能力顺序为南>东>西>北,风向是造成各树种在不同方向上滞尘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林分状况的调查发现,该公园地带性植被为次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沟谷雨林,组成种类以桃金娘科、樟科、五加科等热带、亚热带特征较强的科属为主,形成以红鳞蒲桃、鸭脚木、浙江润楠、芳槁润楠、樟树等为优势种的几种森林群落。由于林分主要是由受严重干扰的植物群落恢复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普遍质量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研究分析了羊台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群落类型、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优势科及组成比等,提出了地带性乡土树种、景观和环境友好树种选择的建议,对森林公园的次生林改造和森林保育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