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乳胶加洋红颜料对32例初生仔猪的腹主动脉进行灌注,然后测量其小肠、大肠的长度、口径以及动脉分枝数目,利用微机处理得出,小肠的一级分枝与终末分枝、小肠长度与一级分枝、小肠长度与末分枝有相关性,但小肠直径与动脉分枝无相关性。大肠的长度与终末枝、大肠的直径与终末枝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初生仔猪腹腔脏器的动脉分枝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胶加颜料血管注射的方法,对32例初生仔猪的腹腔脏器的动脉分枝进行观察,其主要结果如下: 腹腔动脉有五个分枝类型,即两枝型(脾动脉、肝动脉)有25例(78.13%);三枝型(脾动脉、胃左动脉、肝动脉)有3例(9.36%);四枝型A(脾动脉、憩室动脉、胃左动脉、肝动脉)有1例(3.13%);四枝型B(两主枝是脾动脉和肝动脉,两侧枝是胃左动脉和憩室动脉)有1例(3.13%);一枝型(只有脾动脉,而肝动脉则来自肠系膜前动脉)有2例(6.25%)。 空肠动脉的分枝,依次形成初级弓、二级弓和网状丛,再由网状丛发出大量的、放射状的小枝分布到肠管上。这些小枝呈两两成对地并列(与同级静脉伴行),到肠管附近,两枝彼此分开,每枝分布到肠管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4.
在生猪生产中,特别是在自繁自养的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起步阶段,新生仔猪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死亡率较高,最高可达50%以上,给养猪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若能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渡过这一危险期,可大大提高仔猪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效益。笔者通过多年对猪场指导实践,现提出适合于养猪业持续发展之初生仔猪饲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对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四川白猪Ⅰ系3个品种(系)纯繁的378窝经产母猪的初生均匀度和273窝断奶均匀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初生均匀度与部分繁殖性状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估计,初生均匀度与其它繁殖性能的相关分析表明,三个品种(系)的初生均匀度与70日龄育成率、70日龃难点体重和均匀度都呈正相关,其中育成率相关程度都达到极显著(P<0.01)。分别为0.2999、0.3193和0.3346;但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负相关,其中与总产仔数的相关程度达到极显著(P<0.01),分别为-0.6755、-0.3763和-0.4267,与产活仔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P<0.01、P<0.05),分别为-0.3925、-0.3137和-0.1978,而与初生平均个体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分别为0.3924、0.3940和0.9229;而与20日龄性状的相关的规律性不强,这说明多产性的提高可能因初生仔猪均匀度下降造成的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率的提高而部分抵消,因此不能单纯追求高的产仔数,而必须找到产仔数与均匀度的一个最佳点,同时必须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以提高其产猪均匀度。  相似文献   

6.
<正>猪场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除了提高成活率和饲料报酬率外,还要提高猪只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生长速度。而猪只的生长速度与仔猪初生的轻重、大小呈正相关。那么,怎样提高仔猪的初生体重呢?  相似文献   

7.
猪场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除了提高成活率和饲料报酬率外,还要提高猪只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生长速度。而猪只的生长速度与仔猪初生的轻重、大小呈正相关。那么,怎样提高仔猪的初生体重呢?笔者提出以下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1 初生体重与断奶前的成活率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仔猪的初生体重与早期断奶是否成功有很大关系。初生体重影响断奶前的成活率。一般来说,初生体重越小,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越高。 法国Caugant等(1993)的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初生重小于1kg的仔猪,哺乳阶段死亡率达36%,l.0~1.5kg时降至8%,1.5~2.0kg时仅为5%。 在争抢和保卫自己吮乳位置的争斗行为中,体重往往是决定仔猪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况且体重大的仔猪体温调节能力明显强于弱小者。体重小的仔猪,其体内能量贮备少,活动力、御寒力和耐饥力均低于体重大的仔猪,竞争乳头能力也弱,且易被压死和冻死。  相似文献   

9.
仔猪初生重与产仔季节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杜洛克×米猪杂交母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约克公猪配种,经2年研究分析了282窝3001头新生仔猪样本。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秋、冬出生仔猪的平均初生体重分别为1.101kg、1.049kg、1.152kg、1.163kg,其中春季和夏季分别显著低于秋季和冬季(P<0.05)。仔猪初生重的均匀度以春、冬季最佳。但供试母猪的妊娠期、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没有类似变化,提示仔猪初生重的这种季节性变化不是由这些因素所致,而很可能与不同季节的环境温度、光照周期以及动物的内分泌特点有关。子宫内生长阻滞(IUGR)的新生仔猪的比例在夏季为10.12%,显著高于秋季的4.83%(P<0.05),证明母猪妊娠后期的热应激会严重阻碍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业畜牧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我国的猪类养殖业的规模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于此同时猪外界病源微生物的侵入与扩散,会造成猪场猪群发生疫病,如果猪场成为细菌的繁殖场所,则会造成疫病扩散。在经历了2019年的非瘟仔猪瘟后,我国的养仔猪业逐渐回升,虽然我国各项防疫措施已经非常到位了,但是仔猪类病毒依旧难以彻底消灭,这也为养仔猪户的养殖工作带来了隐患。仔猪的成活率是关乎养殖场收益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旦仔猪发生疾病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物安全影响。因此,本文通过了解初生仔猪常见疾病,探索其致病因素,提出针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仔猪对外源抗体的吸收及乳糖对其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8头自然分娩、3~4胎、初生重1.25~1.5kg 的大白猪(♂)×内蒙黑猪(♀)杂交F1 代新生仔猪参试。其中24头于出生后的6小时之内用人工瓶哺的方法分别饲喂0(对照组)、1、2、3、4、8g的外源PIgG ;另外24头出生后的18小时之内分别饲喂不同含量的乳糖 ,然后开始饲喂一定浓度的外源PIgG ,分别研究了生新仔猪对外源PIgG吸收及乳糖对其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仔猪出生后没有吸吮初乳之前其血清中的IgG含量甚微 ,为(0.12±0.058)mg/ml;随着饲喂浓度的增加新生仔猪对外源PIgG的吸收也增加(P<0.05) ,到出生后12小时 ,仔猪血清中的IgG含量达到峰值 ,随后逐渐下降 ,下降趋势与自然哺乳仔猪血清IgG的消长规律相似。若仔猪出生后仅喂给不含PIgG的人工初乳 ,则仔猪血清中的IgG水平在出生后的72小时之内一直保持刚出生时的水平(P>0.05) ,表明在此阶段内仔猪还没有合成自身IgG的能力。仔猪出生后饲喂8g 外源PIgG ,其血清中的IgG峰值能达到22.18mg/ml ,这一值与自然哺乳情况下的峰值相比相差甚大。乳糖强烈抑制新生仔猪对外源PIgG的吸收(P<0.05) ,给仔猪饲喂10g乳糖后与对照组(水)比较 ,仔猪对外源PIgG的吸收将减少45.31 % ,而喂50g乳糖则减少92.02 %。在本试验条件下 ,乳糖浓度对新生仔猪吸收PIgG的抑制曲线为典型  相似文献   

12.
新疆牧区超载过牧对草地退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美玲  蒋志清 《青海草业》2012,21(1):2-5,14
新疆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建立一套草地退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放牧率,牧民的超载放牧行为是导致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保护草地政策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仔猪料中添加柠檬酸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探讨了柠檬酸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效果,涉及早期断奶仔猪106头,在对照口粮中添加1%、1.5%、2%的柠檬酸,在25天的试验期内,使早期断奶仔猪的平均增重分别提高1.9%、7%、15.9%,饲料利用效率分别改善3.7%、6.7%、9.2%,饲料的pH值分别由5.7降至5.02、4.88、4.60,添加2%的柠檬酸组与对照组增重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分别为347克、405克,添加柠檬酸对采食量和控制拉稀没有影响。在仔猪料中添加柠檬酸提高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糊化淀粉对断奶仔猪消化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 ,研究糊化淀粉在(30±2)天断奶的长白×梅山杂交仔猪中淀粉消化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仔猪利用适宜糊化淀粉后其表观消化率提高6.7 % ,血糖反应提前 ,峰值增加。  相似文献   

15.
环境条件对断奶仔猪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环境条件对断奶仔猪采食、健康状况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其中环境因子涉及到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地板类型、饲喂空间和卫生条件。在各种温热环境因子中,环境温度对仔猪的影响最大,在新断奶的仔猪舍尽量使舍温保持在仔猪临界温度下限以上,一旦仔猪能正常采食,断奶仔猪舍温度可迅速下降。湿度和风速在温度适宜时对仔猪影响不大。仔猪补饲空间和生存空间对仔猪采食行为和生长有重要影响,应尽量满足仔猪空间需要,饲养密度不能太大,可以0 .2m 2/ 头为准。从地板类型及卫生条件考虑,为仔猪创造舒适、干净的环境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6.
拉措吉 《青海草业》2006,15(3):13-14,4
饲草料储备量与牲畜出栏率之间存在着回归关系,建立回归方程;Y=-1.79 1.6x,预测和防止冬季牲畜缺草而形成的牲畜损失。  相似文献   

17.
不同化学形式的铜对仔猪生长、消化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80头“杜长大”仔猪(21.34±0.44kg),按试验要求分为6组,分别饲喂添加5mg/kg、50mg/kg、240mg/kg无机铜(硫酸铜)、50mg/kg酪蛋白铜、50mg/kg奶蛋白铜和50mg/kg大豆蛋白铜的饲粮,试验为期30天。结果表明:①饲粮中添加不同化学形式的铜均提高了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其中以50mg/kg酪蛋白铜组最佳,日增重比对照组(5mg/kg硫酸铜)提高了13.6%(P<0.05),料重比下降了9.5%,其次为240mg/kg无机铜组,日增重提高了12.5%(P<0.05),料重比下降了8.3%(P<0.05)。②添加不同化学形式铜均提高了日粮粗脂肪消化率,其中以240mg/kg无机铜组最为显著,较对照组提高了31.0%(P<0.05),其次为50mg/kg酪蛋白铜组,提高了29.1%(P<0.05),但是添加无机铜(硫酸铜)和蛋白铜对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无明显影响。③添加铜对仔猪胴体组成无明显影响,但240mg/kg无机铜组和酪蛋白铜组肌肉失水率略有升高,色泽呈下降趋势。④240mg/kg无机铜组和50mg/kg酪蛋白铜组的脑铜含量显著升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33.1  相似文献   

18.
19.
复方抗应激制剂对仔猪下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生仔猪为实验动物,探讨复方抗应激制剂对哺乳仔猪大肠杆菌免疫状况及对大肠杆菌易感性的影响。结果,疫苗+抗应激制剂组的发病率为8.33%,低于抗应激制剂组(25.00%、P<0.05)、疫苗组(41.67%,P<0.05)和空白对照组(66.7%,P<0.01);疫苗+抗应激制剂组平均净增重为228.60g/d,显著高于疫苗组(187.14g/d,P>0.05)。并经致病性试验及仔猪回归试验的验证,表明该应激制剂能明显改善哺乳仔猪对大肠杆菌的免疫状况,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降低哺乳仔猪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