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伪狂犬病多与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等混合感染。另外,本病还能导致免疫抑制。相关资料表明,我国50%左右的规模化养猪场伪狂犬野毒呈阳性,中、小规模养猪场和散养户感染情况更严重。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本病,已是饲养者和专家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猪伪狂犬病是猪群多种传染病的原发性疾病之一.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等,一般都有着它的共同参与和危害.本病还能导致免疫抑制.相关资料表明,我区30%左右的规模化猪场伪狂犬呈阳性,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感染情况也许会更糟糕.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本病.现就笔者在规模化猪场的长期实践,谈谈防治本病的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3.
目前绝大部分猪场都注射了伪狂犬疫苗(主要是基因缺失苗),且市场上出售的国内外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暴发猪伪狂犬病的猪场比较少见。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方式及表现症状有所变化,单纯伪狂犬病引起种猪繁殖障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猪群多种传染病的原发性疾病之一。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等,一般都有着它的共同参与和危害。前两年殃及大江南北的猪高热综合征。它更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本病还能导致免疫抑制。相关资料表明。我国50%左右的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呈阳性,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感染情况也许会更糟糕。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本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目标猪场实施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全面免疫,配合定期的血清学检测,对3个养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净化研究。在净化过程中,对3个猪场的生产公母猪群、后备猪群进行血检,对阳性猪、可疑猪实施淘汰,后备猪必须是阴性才留作种用,并辅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最终使整个种猪群伪狂犬病的阳性数为零,表明利用伪狂犬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对生产的公母群、后备猪群进行全面免疫接种并配合血检淘汰阳性种猪的方法来净化猪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断奶前仔猪神经症状及死亡,断奶后仔猪、育肥猪呼吸道病等症状及死亡。伪狂犬病对育肥猪场的影响较大,对种猪场的影响更大。因为与其他病毒细菌相比,伪狂犬病毒感染后会在三叉神经内定植,形成终生带毒,这是伪狂犬防治、净化工作的难点所在。为防止种猪群转阳或传毒,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伪狂犬病(PR)病毒主要毒力基因为gE和gI,诱导产生保护性免疫基因为gB、gC、gD等,通过给猪接种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检测PR-gB和PR-gE抗体,区分免疫动物和感染动物,淘汰感染动物,从而为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手段。本课题通过在一个规模猪场应用伪狂犬gE  相似文献   

8.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道综合征、神经症状、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等主要症状,同时PRV也是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之一[1]。20日龄以下仔猪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感染后多耐过,不发病,呈隐性感染,长期带毒并排毒[2]。目前,我国应用PRV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对猪伪狂犬进行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阶段猪只均可感染,其主要引起种猪的繁殖障碍,以及各阶段猪的神经症状、腹泻、免疫抑制等症状,如果防治不当,会有极高的死亡率,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6年某规模猪场发生一起伪狂犬野毒感染疫情,通过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途径确诊后,从环境、管理、免疫、用药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综合处理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对猪病防治水平的认识不断提高,总体上说少有猪重大疫病(现非洲猪瘟疫病除外)的发生出现。猪场猪普通疫病的混合感染也为不常见,多为个体疫病零星散发;虽然有多种猪疫病疫苗的防控,但猪传染性胃肠炎在冬季及冬春交替之际还会时常发生,特别中小型猪场。猪伪狂犬疫病基本以免疫疫苗进行预防,个别种猪场本为未免疫场,在引进种猪时没有检测猪伪狂犬疫病情况,易造成猪伪狂犬疫病的发生。现就本人接触一例猪传染性胃肠炎继发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做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1.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以对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一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发生PR的发病过程,在诊断和问询中发现,PR在该养猪场中的发生比较普遍,即猪场原来的种猪属于猪伪狂犬病野毒gE阳性免疫稳定场,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发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加强生物安全、对猪群进行紧急接种,并采取综合措施快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2.
<正>伪狂犬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对种猪场,除了经济损失外,伪狂犬野毒阳性对于品牌和贸易同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1病原体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的猪疱疹病毒I型,可感染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发病后通常呈现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致死率极高。2流行特点伪狂犬是通过受损黏膜或皮肤而由猪直接传播,所有的哺乳家畜都易感,可引起神经症状,感染处剧烈瘙痒。未获得自然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但动物在接种猪伪狂犬疫苗后常出现免疫副反应,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现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猪伪狂犬疫苗免疫副反应的原因进行剖析。一、基本情况2013年5月对武隆县羊角镇石床村某猪场30头后备母猪分别注射猪伪狂犬病疫苗,注射后出现下列临床症状,大部份母畜在注射疫苗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可以与自然感染相区分,可以结合相应的鉴别诊断方法,进行猪伪狂犬净化计划,达到较理想的结果。近年来,一些国家已经推广应用基因缺失疫苗来免疫猪群。笔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中和抗体试验对引种猪群伪狂犬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作为猪场使用伪狂疫苗的理论依据,对猪场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来验证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耐热保护剂活疫苗C株在用于我国防治和根除猪伪狂犬病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种猪群的伪狂犬野毒阳性率高的场,转阴的关键在于培育伪狂犬野毒抗体阴性的后备猪。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产房滴鼻操作和免疫的频率。有很多这样的猪场,产房经常性出现伪狂犬神经症状的仔猪,种猪群伪狂犬野毒阳性率超过95%,生长育肥猪100日龄以后出现明显发烧情况,连年更换伪狂犬疫苗,国产不行换进口,进口不行又换回国产,猪场的情况没有得到改观。目前国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种猪较多,使我国猪伪狂犬病呈多发趋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势日益恶化,有多个省市均有报道.它以种猪的严重繁殖障碍、仔猪的脑脊髓炎-腹泻、猪的呼吸道综合征和生长发育受阻等临床形式表现,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民和县某养猪小区发生疑似猪伪狂犬病,通过系统的调查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调查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是种猪场主要的4种垂直传播性疫病,不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引起猪体免疫抑制,从而加重其他疫病的继发感染,干扰疫病免疫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这些疫病可通过种猪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不仅对保种、育种、生猪生产安全与供给等环节造成影响,还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为有效控制扑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种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引发仔猪下痢和神经症状表现。实验室通常采用鸡胚接种法、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法进行检测,猪一旦感染伪狂犬病毒,只能通过淘汰阳性猪和培育非带毒猪的方法得到净化猪群。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可引起仔猪大量发病死亡,母猪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育肥猪生长发育缓慢,经济损失惨重。为净化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试验采用综合性的净化措施,除淘汰病猪及临床症状猪、加强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外,采用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加强免疫,结合野毒抗体监测,成功的根除了伪狂犬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李淞  朱玲  赵玲 《养猪》2011,(5):92-93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发生腹泻、生长发育受阻、神经症状等,同时伪狂犬病病毒也是引起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发性病原之一。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产弱仔,新生仔猪出现共济失调、抽搐以及突然死亡;在生长肥育猪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