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饮茶、种茶的源头,茶叶在我国的发展有着漫长且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对自身身体健康情况的关注。由于茶叶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关注与饮茶的人员数量正在急速增加。同时,人们在品茶时对于茶叶的质量要求及标准也在不断增加。据此,进行茶叶种植与管理的茶园需要加大对茶叶的管理技术与效果,在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机械化的操作方式,以此来有效提升茶园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茶,是自然之精。好茶藏在深山云雾之中,吸取天地之灵气,荟萃自然之大美。江西生态环境良好,茶叶资源丰富,赣茶上品辈出。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荟萃之地,更有种茶品茶论茶之风。赣鄱大地神奇秀美,孕育着特色鲜明的人文历史和风俗民情。这些原生态文化元素与茶相融,形成了既独具一格,又与中华茶文化一脉相系的中华茶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江西风景独好"的旅游开发中,如何注重提升文化内涵,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注重发挥旅游的文化传播功能,努力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此次江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0,(13)
茶叶在我国的种植与应用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浓厚的茶文化,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当前越来越多人注重对茶叶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实践,探讨茶叶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茶文化。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受新型饮品的冲击,茶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茶叶种植技术及推广,使得茶文化出现复兴趋势,本文对山东省的茶叶种植技术及推广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9,(24)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叶的种植与管理也颇受重视。生产者在种植茶叶的过程中常采用传统的方式,忽视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基于生态理念的角度对茶叶种植技术进行阐述,并对茶叶的种植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如今环保与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品茶更是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方式。因此,茶叶是非常重要的保健食品材料,要求茶叶生产与加工都能够符合健康养生对茶叶的标准要求。尤其是在生产环节,茶农需要重视迎合无公害种植的理念,生产出无公害茶叶。为此,茶农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笔者主要针对这一内容展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饮茶品茶是一种美的享受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陈杖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树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茶叶生产技术和饮茶习俗最初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数千年来,我中华民族在茶树载培、茶叶加工、饮茶技术以及发展茶文化等方面作...  相似文献   

8.
与其它文化一样,茶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于中国特有的地理历史条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茶文化按自己内在的规律,一以贯之地发展着,同时与其它艺术相呼应和融汇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态,并影响及引导着世界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茶文化是一个整体。它既包含着突出的有代表性的文化倾向,又涵蓄着全面的普遍性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围绕着饮茶活动而形成与发展的,它从单纯解渴到品茶,从品茶到茶艺,无论其内涵或外延都更为丰富。茶艺的内涵不仅讲究茶品、水质、精美的茶具,泡茶和品饮的技艺以及品饮的环境和布置,还包含对茶叶“生产”、“制作”的改革发展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特有的,在我国社会占有重要的地位,茶叶与人们的生活会息息相关,茶叶种植与加工非常困难与复杂,人工管理要更加科学规范,传统管理手段己经不适用目前茶园的管理,使得茶园朝着精细化管理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精细化管理在茶叶种植与加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大辞典》实际上是部中华茶文化的百科大辞典。因为从广义上说 ,茶文化包括了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品饮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文化现象 ,本书正是涵盖了这些内容。就狭义的茶文化而言 ,则是专指人们在使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 ,本书的茶史部、茶具部、茶俗部、艺文部、茶人部、茶著部等六个分部 (占全书 1 9个分部的近三分之一 )都可划入这一范畴。可以说在已出版的茶叶辞书中 ,有关狭义茶文化内容以本书的分量最重。如 1 98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卷》 ,全书十个部分 ,只《茶业总论》部分涉及茶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在食用茶叶历史上经过了四个阶段:食(将茶叶作为食物来吃,如生吃茶叶及茶粥等)、喝(将茶叶当做解毒的药物熬成汤汁来喝)、饮(将茶叶作为解渴、提神的饮料来饮用)和品(将茶叶煎、煮、泡成茶汤来品赏它的色、香、味、形).前三个阶段只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只有后一阶段才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此时茶叶的色、香、味、形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品茶也就成为一门生活艺术行为,这就是现代茶文化学上所说的品茶艺术,简称为茶艺.  相似文献   

12.
两宋时期,是茶产业与茶文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期间茶叶开始成为了婚俗中聘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婚姻礼俗中由注重聘礼的象征性到注重聘礼的实际价格与实用性的转变,是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茶叶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通过对宋代以茶为聘现象的梳理,也可见宋代婚俗观念的趋利性倾向。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自古以来,茶叶种植就是我国的传统之一,一直延续至今,中华茶文化目前已经名扬中外。随着目前市场中对于茶叶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大,必须要做好茶叶的种植和加工,这对于茶叶产量提升,促进茶叶种植水平和质量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为茶叶种植提供一些技术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种茶品茶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种茶饮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茶叶是我国人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茶叶种植还存在经营分散、栽培技术较差、管理粗放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茶叶品质差产量也不高的问题。本文就茶叶如何提高茶叶种植技术并进行有效管理展开研究,以期为解决茶叶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促进陕西省城固县茶叶产业高效快速发展,解决茶园布局不合理、管理参与者少、品牌效应和市场营销不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对茶叶种植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注重茶叶基地建设、打造城固县茶叶品牌、建设生态系统、大力宣扬茶文化等有效措施,力求提高茶叶种植技术水平,改善茶叶品质和质量,同时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种植茶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优良的茶叶产品,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可以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叶的质量与种植技术之间关系密切,茶叶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地块、土壤、种植密度及病害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种植技术的合理运用十分关键。基于此,针对茶叶种植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茶文化逐渐被国外一些人所接收,使得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追捧。但是,在种植茶叶过程中依然采取传统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不足。本文就基于生态理念的茶叶种植以及管理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生发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是占据核心地位。与脱胎于中国母体的B本茶道相比较,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这很让一些爱国心特重的国人觉得尴尬,尽管底气不足,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解。但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用不着回避,感情用事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权当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宋诗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茶文化 ,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 :“茶之尚 ,盖自唐人始 ,至本朝为盛 ,而本朝又至佑陵 (即宋徽宗 )时益穷极新出 ,而无以加矣。”主要表现在茶叶采摘制作以及品茶艺术方面 ,在唐代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宋代文化艺术繁荣兴旺 ,关于茶学的著作层出不穷 ,大量的笔记杂著、文集诗词 ,其中茶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今试就顾廷龙主编、清朝吴之振等辑的《宋诗钞》中有关茶文化的内容 ,略加分述 ,以管中窥豹 ,从一个侧面了解宋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风貌与特色。一、茶叶…  相似文献   

20.
车云山的制茶人盛情邀我们作家协会的九位文人上山品茶。我认为他们是真正明白了茶之真谛。因为发现茶、饮用茶,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只有把饮茶当成一种精神享受,在饮茶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文化现象,才是茶文化。茶文化不是简单地研究茶的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用价值。这是自然科学家的事。只有把饮茶当作艺、当作道,在饮茶中体现东方文化的柔韧幽深,贯彻深刻哲理和深邃思想,从那茶的滚涌波浪、升华蒸腾之中体味天地宇宙的自然变化和神奇的造化之功,以求得内心的沉静,这才是真正的茶文化。隋州乃神农故里。神农是茶之始祖。《神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