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2016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对我国土地政策进行了展望。该规划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土地供应的方向为补短板,重点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地。《蓝皮书》指出,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管控性保护、激励性保护、建设性保护相结合的耕地保护机制。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将更加注重空间均衡、生态效应,探索建设占用耕地补充责任的多元化实现途径,推进补充耕地的跨区域国家统筹。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张,耕地资源面临着被过度占用的风险,耕地的锐减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国家制定了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以期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本研究从时间角度对广东省2000—2016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进行评价,从空间的角度通过构建PSR模型对广东省21个市2011—2015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时间维度上2000—2016年政策绩效呈阶段性上升的特点,2016年上升至最大值。在空间维度上,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粤东、粤西地区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方面取得较好的绩效成果,其中粤西沿海和粤西北山区实施绩效最好,而珠三角平原地区实施绩效较差。最后,在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从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加大惠农力度、耕地提质、引入社会资金等四个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兰涌  肖君 《农业与技术》2014,(9):208-208
在土地项目的开发中,占补平衡是《土地管理法》所要求的必须达到的重要制度。在规范占补平衡的过程中,要从补充耕地的质量入手,依照法规实行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做好易地补充耕地。要认识到,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的第一要素是做到先补后占;以等级折算的方法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要科学地建立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切实做好土地督察工作,实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4.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了10年,在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数量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政策和经济背景下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此文论述了当前中国耕地占补充平衡中粮食安全与耕地质量建设、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督察制度建立、中国功能区划工作完成和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等新宏观形势,分析总结了耕地占补平衡出现了四点特征:(1)耕地实行先补后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新增耕地逐渐由开发为主向土地整理转化;(3)平衡管理由"数量"向"数量质量"平衡,由"区域平衡"向"项目平衡"转化;(4)耕地后备库"批、供、用、补"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始终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为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用途管制为手段,以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关政策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国家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手段不断丰富,保护措施愈加严格,保护力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始终高度重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土地管理法》为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用途管制为手段,以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关政策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国家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手段不断丰富,保护措施愈加严格,保护力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控制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过快流失的重要手段,应该坚持,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应从认识、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建立耕地占补平衡的长效机制。耕地占补平衡只是一种补救措施,保护耕地的最好办法是严格控制耕地的占用。应加大对土地整理的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建立土地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耕地的变化,切实遏制非法和超标占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保护实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耕地保护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基于《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结合新时期耕地保护策略,诊断制约耕地保护实效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升耕地保护实效的对策,对于切实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具有积极意义。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实效并不乐观。我国新时期耕地保护策略明确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社会机制的改革方向和回归了耕地占补平衡的产能本质。但存在有耕地保护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建设占用耕地粗放利用现象依然存在、土地整治对耕地的提质改造功能未充分发挥、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土壤污染现象较为突出等主要问题。因此,为落实《意见》、切实提升耕地保护效果,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科学的耕地保护理念,构建全国层面的耕地保护社会共同责任机制;开展建设用地供给侧改革,减少建设对耕地的占用;推行生态化土地整治,提升土地整治的耕地提质效果;充分调动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培育耕地保护的行为主体;加强土壤健康建设,强化耕地产能之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金凤 《新农业》2010,(10):39-39
<正>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规范耕地质量评定程序和方法,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监管,着力推进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验收,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提出,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同时将改善占补平衡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全省易地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规范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确保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建设用地占  相似文献   

11.
胡国成  陈丁红 《农学学报》2014,4(3):112-115
以临安市为样本,对其近5年占补平衡补充(新垦造)耕地进行了调查和检测,结果表明:补充耕地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利用情况方面都未能达成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设计初衷。在深入分析补充耕地质量等次、利用现状及有关土地法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出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通过树立正确的业绩观,落实耕地保护问责制;优化非农建设用地选址,尽量少占用优质耕地;优化土地的开发整理复垦设计,提高耕地质量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切实做好补充耕地后续管理工作等方面来有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相似文献   

12.
出志海 《乡村科技》2023,(21):137-140
耕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当前我国耕地资源总体保护有力有效,土地整治项目也稳步推进,但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缓解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化解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平衡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完善激励政策和机制、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差别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等对策,旨在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浅议我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其强 《福建农业》2005,(12):11-1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为实现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而采取“占一补一”的措施,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看,基本上能做到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我省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是查清集中连片土地开发、复垦耕地后备的类型、数量、质量、利用状况、权属以及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并进行了科学评价,开发利用潜力分析,提出开发利用措施等工作。这项工作将对今后我省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下面,就我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情况,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如何应对占补平衡做个探讨。一、我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14.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实现我国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耕地占补的质量平衡缺乏一定的测算标准和参考依据。为确保补充耕地质量数量与占用耕地的质量数量达到一个平衡,必须找到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耕地产能核算成果得出了各等别耕地的产能,利用耕地产能测算各等别间产能折算系数可为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折算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地块重复整理、河流淹没、建设占用、未扣除项目区内道路、田坎等线状地物造成的补充耕地数量不符合要求,违规将现状为林地、园地的新增地块重新整理并作为占补平衡新增耕地,系统录入与实际规模不一致等问题,造成的补充耕地数量基础数据不扎实,严重影响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有效落实。该研究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GIS平台,对新增补充耕地储备项目(或已备案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审核,主要包括项目图斑及面积审核、项目重叠情况审核、现状库审核、遥感影像疑似判读、野外调查等5个部分,为摸清"家底"(补充耕地储备指标的数量),顺利、有效地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新增补充耕地储备项目审核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耕地占补平衡,作为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有关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对于我国的建设用地以及耕地的生态保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其正式实施的20多年里,不断为我国土地问题提供着基本的解决原则和方案。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相关问题也在逐渐出现。因此本文旨在对目前耕地占补平衡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同时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占补平衡提出一定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过去15年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发展历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占补平衡存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耕地质量把关缺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最后提出,从创新编制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性规划、按耕地质量等级征收耕地占用税、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耕地指标、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等四个方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60-265
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壤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基于补充耕地、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评价体系,测算耕地的质量等别。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2013年,补充耕地的数量较占用耕地多21.65 hm~2,质量略有提高,较好地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做到"数质并重"。其中,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补充的耕地质量等别较高。在质量建设耕地中,中低等别耕地建设后质量提升幅度大于高等别耕地。以耕地质量更新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规划等成果,将县域耕地划分为4类保护区,实现了耕地资源的分区保护。  相似文献   

19.
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对我国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缺陷分析,提出耕地的异地占补平衡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之一。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耕地保有指标的分配,形成土地市场中对其有效的供给与需求,建立耕地保有指标的有偿转让市场;在政府的指导价格下下,根据供需特征,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政府、公众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正本报讯日前,山东省政府出台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实施意见,将强化耕地保护,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推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多种治理模式,解决建设用地规模与耕地占补平衡矛盾突出的问题。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2016年,山东省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110.9万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95.6万亩。用地规模虽逐年减少,但总量仍然较大。目前,山东省耕地占补平衡库存数量为40.9万亩,仅能满足近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