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助推精准脱贫既有利于解决农村的贫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以及促进社会公平等有着显著的作用,又有利于金融机构完善自身的服务及设施,创新金融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对河北隆化、宁夏固原金融助推脱贫模式的介绍,总结其面临的难题,进而提出金融助推精准脱贫模式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增收脱贫要有总体思路和原则,明确帮扶范围,确定重点农业、带贫模式、扶助方式,任务是通过金融贷款支持农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要确定程序、健全机制、明确纪律、采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融扶贫是金融系统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尼勒克县5个重点贫困乡180户牧户关于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状况和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只有47.5%的牧户表示满意。牧户满意度不高主要受县域金融体系不够健全、扶贫贷款投放不足,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扶贫贷款业务流程繁琐等因素影响。未来应加快推进农村金融行业改革和创新,紧紧围绕脱贫目标和贫困群体,以金融兴产业,以产业活金融,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关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和《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长白县政府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全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将扶贫政策和对贫困群众的关心照顾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  相似文献   

5.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乡村贫困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而金融扶贫是化解乡村贫困, 实现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但乡村金融主体、金融产品以及金融服务供需失衡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金融扶贫支持 乡村振兴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必须实施金融供给侧改革,发展多元化的乡村金融组织形式,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顺应多 层次的资金需求,构建全方位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以优化金融扶贫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消除绝对贫困,贫困治理进入后扶贫时代。中国贫困治理目标转向治理相对贫困、贫困治理重点转向城乡统筹扶贫、贫困治理内生动力要求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中国面临金融扶贫面临脱贫攻坚效果不稳定、贫困脆弱性群体识别机制不健全、普惠金融发展不充分等三大障碍。为此,后扶贫时代普惠金融扶贫应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普惠金融扶贫目标应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治理相对贫困、普惠金融扶贫方式应从收入扶贫转向多维扶贫。  相似文献   

7.
正为激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人社局创新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实施形式,指导39个行政村开发一批固定性和非固定性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激励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劳动致富、增收脱贫。一是指导建立岗位库。工作  相似文献   

8.
精准扶贫背景下,深入探索贫困农户正规金融的实际需求和可获性,是目前做好金融扶贫服务工作的基础.以六盘山片区隆德县106户建档立卡农户的调研数据为例,分析贫困农户正规融资的行为特征和贫困农户在正规融资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积极推进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扶贫保"运行机制和加大贫困地区金融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的政策建议,以有效满足贫困农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9.
甘肃     
<正>甘肃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启动甘肃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7月16日在兰州正式启动。这是甘肃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金参与扶贫攻坚行动,破解已建档立卡的417万贫困群众贷款难题的大胆突破和积极尝试。甘肃省在总结双联惠农、牛羊蔬菜、妇女小额担保等涉农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对接,专门为建档立卡的97万户、417万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了专属金融产品,银行实行基准利率、按年结  相似文献   

10.
从定义、概念辨析、发展简史、行业范围与结构等回顾了公益金融的整体框架。结合国内外农村贫困家庭公益金融实践经验,对中国实践进行了政策文本与功能策略的系统梳理、典型组织与案例的分析、本土化挑战与局限的反思,以期呈现公益金融及其参与贫困治理的丰富图景,为后脱贫攻坚时代中国公益金融行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创新、多维与长效贫困治理、社会问题解决与社会福祉促进提供启发贡献。  相似文献   

11.
普惠金融是惠及所有人包括贫困群体的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适度竞争的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群体众多,交易额小,但是金融供给缺口较大,农村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十分必要。因此,需要对农村普惠金融进行研究,对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进行G-P-S分析,找到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实现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普惠金融作为消除贫困、助力发展、惠及长尾、实现公平的利器,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融合金融科技,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创新动力上的缺乏以及金融监管上的失准,普惠金融的发展出现了法制不完善、监管有漏洞、创新不全面、机构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提出有关政策创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行标准下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将成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发挥数字金融优势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A-F方法、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使用数字金融占比为39.7%,说明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数量仍相对较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以脆弱型和一般型相对贫困群体为主,发展能力已成为缓解相对贫困的关键维度,西部地区仍是我国相对贫困的集中区域。数字金融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对脆弱型多维相对贫困缓解效果更好,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金融对缓解发展能力贫困和经济能力贫困影响程度更深;进一步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农户金融素养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现象。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金融能更好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概率。据此,提出继续推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建设,加强数字金融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与针对性指导,推进数字征信在农村地区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天津农业科学》2017,(10):39-43
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我国农村扶贫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人力贫困和知识贫困的角度着手,研究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均衡效应,从而对我国农村扶贫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理论模型表明,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受到金融教育的影响,其传导机制是金融教育促进了人力资本的提升,而人力资本又对人均产出产生影响;但金融教育的发展是否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其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临界点,需进一步分析。最后对未来我国农村扶贫创新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勤湖区群众贫困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景壮 《甘肃农业》2002,(10):20-23
根据2月19日省长在《甘肃内参》动态清样(第二期)就《民勤湖区群众贫困加剧亟待关注》一文所做的重要批示精神,由省农办牵头,组织水利厅、扶贫办、林业厅、农牧厅以及武威市扶贫办组成联合调查组,于3月12日~14日对民勤湖区的贫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专题调查.先后看了东湖、收成、中渠、西渠、红沙梁等五乡镇的10多个村社、30多户农户以及民勤防风固沙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实地察看,民勤湖区群众的贫困状况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6.
<正>许昌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河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安排,聚焦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难点重点,研究制定《许昌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定下"时间表",明确"决战策",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五条途径促增收许昌市坚持"造血"扶贫与"输血"帮扶相结合,在就业创业、产业发展、金融扶贫、消费带动、政策提档5个方面创新思路、开源扩面,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贫困妇女是金融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金融精准扶贫对于农村妇女减贫脱贫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PEST模型,分别从政策法律、资金市场供求、社会信用和金融创新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妇女的金融扶贫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当前金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情况以及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与障碍,针对性地给出创新金融精准扶贫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金融"盲区"。如何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使贫困群众彻底脱贫致富?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农村信用社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方城县农信联社)准确把握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定位,找准扶贫突破口,对症下药祛"病根",实现了有效金融减贫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农村扶贫的金融支撑道路。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能突破物理空间约束,拓宽服务边界,触达传统金融难以接触的人群,特别是贫困群体。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减贫效应,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减贫路径,结果发现: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贫困群体增收,且增收幅度高于富裕群体,这表明互联网金融既能消除绝对贫困,又能消除相对贫困。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通过降低融资渠道的交易成本、提升贫困人群的创业概率途径,提高其家庭收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核心的扶贫工作新阶段,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应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宁夏3县区9村426户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A-F法、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测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家庭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地区经济维度的“贫”已基本得到消除,但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之“困”依然严峻。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结算、储蓄和信贷服务已有部分涉及,但对互联网投资、互联网保险等深层次金融业务的参与尚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权重下的相对贫困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并且随着剥夺维度提升其减贫作用呈增长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电商意愿及行为、增强健康意识、促进消费进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之目的。因此,为减缓宁夏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需注重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农村生活标准改善,深化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助农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