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产田的创建,使旱作农业玉米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得到最大限度地推广应用,而优良品种的引进则是关键性措施之一。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金穗1106综合形状表现良好,折合平均产量12 273.30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6号的8 409.45 kg/hm2增产45.95%,居第一位;精品骨986、金穗1 105次之,平均产量分别为9 894.60kg/hm2、9 727.8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7.66%、15.68%,位居第二、三位。农单818、DJD 88分别为9 279.37kg/hm2、9 076.2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0.34%、7.93%,位居第四、五位。金穗1106、精品骨986、金穗1105、农单818、DJD88可作为通渭县高产创建区推广应用的玉米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6个玉米新品种在定西旱作农业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定西市安定区旱作农业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6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6个玉米新品种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其中以强盛51号折合产量最高,为16 247.2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2.1%;金穗701次之,折合产量为15 869.4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8.6%;金穗612、金穗185、玉源7879分别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18.8%、17.9%、17.3%。这5个玉米新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双穗率高,丰产性及适应性好,可在定西市旱作农业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平凉旱塬区对引进张杂谷系列6个谷子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张杂谷1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 40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谷增产11.68%;张杂谷5号折合产量较高,为4 12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谷增产4.57%。2个品种生育期适宜,抗性强,田间表现好,可在平凉旱塬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品种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1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种植区域比较品种产量高低。结果表明,2 750℃.d积温区平地供试品种以良玉11、先玉335、吉单550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3 364.0 kg/hm2、13 217.7kg/hm2和12 726.7 kg/hm2,与其他5个供试品种平均产量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2 750℃.d积温区坡地供试品种以良玉11、先玉335的产量最高,分别为9 652.0 kg/hm2、9 565.3 kg/hm2,与其他5个供试品种平均产量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2 600℃.d积温区平地供试品种以吉单27、科泰199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1 746.0kg/hm2、11 645.0 kg/hm2,与其他2个供试品种平均产量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明确不同种植区域适宜玉米品种,为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在安定区旱作区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定区海拔2150 m的旱区对引进的7个玉米早熟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在9月中旬前成熟,其中武科早304折合产量最高,为8 737.4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186.9kg/hm~2,增产率为15.7%;武科早303折合产量8 611.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 060.6 kg/hm~2,增产率14.0%;金穗607、金穗606分别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3.7%、12.4%。建议这4个玉米品种在安定区海拔2 100~2 300 m区域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平凉市崆峒区海拔1596m的旱塬区选择了10个晚熟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单4号、奥玉3202、金凯3号、金穗5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籽粒产量分别为11167.5kg/hm2(排列第一)、10779kg/hm2(排列第二)、10389kg/hm2(排列第三)、10056kg/hm2(排列第四),分别比对照豫玉22(9834kg/hm2,排列第五)增产13.6%、9.6%、5.6%、2.3%,均值得在崆峒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2012年在平凉市崆峒区海拔1596m的旱塬区选择了10个晚熟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陇单4号、奥玉3202、金凯3号、金穗5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籽粒产量分别为11167.5kg/hm2(排列第一)、10779kg/hm2(排列第二)、10389kg/hm2(排列第三)、10056kg/hm2(排列第四),分别比对照豫玉22(9834kg/hm2,排列第五)增产13.6%、9.6%、5.6%、2.3%,均值得在崆峒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天水市秦州区进行的7个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株型紧凑,生长整齐,双穗率高,生育期较短,表现中晚熟,抗逆性较强,折合产量最高,为14 086.5 kg/hm2,可作为示范推广的首选品种;其次承单20、金穗2028折合产量分别为12 615.4、11 942.3 kg/hm2,应有选择地进行示范推广,并注意轮作倒茬;奥玉3101、金穗2009可在秦州区中、低海拔地区重点示范推广;QT0296属晚熟品种,可做搭配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吉单261属中晚熟品种,抗逆性较差,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豫西地区对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在当地均能正常生长,中科甜438、中科甜M13、中科甜N1、绿巨人、大卡5个品种全生育期只参与营养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多次刈割收获全年鲜、干草总产量中科甜M13最高,分别为122757.90 kg/ hm2、21485.40 kg/ hm2;中科甜438次之,鲜、干草总产量分别为115760.40kg/ hm2、20461.50kg/ hm2。 一次收获中科甜N1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27964.70kg/ hm2 、31959.30kg/ hm2。中科甜438次之,鲜、干草产量分别为127488.60kg/ hm2、28055.40kg/ hm2。中科甜438抗倒伏能力明显优于中科甜M13和中科甜N1。综合考虑,推荐中科甜438在豫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在平凉市崆峒区海拔1 610m的旱塬区选择了11个晚熟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甘农2032、金凯3530、武科107、金穗338、甘玉804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籽粒产量分别为11 850kg/hm2(排名第一),11 451kg/hm2(排名第二),11 103kg/hm2(排名第三),10 551kg/hm2(排名第四),9 918kg/hm2(排名第五)分别比对照先玉335(9 681kg/hm2,排名第六)增产22.4%、18.3%、14.7%、9.0%、2.4%,均值得在崆峒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平凉市崆峒区海拔1 610m 的旱塬区选择了11 个晚熟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甘农2032、金凯3530、武科107、金穗338、甘玉804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籽粒产量分别为11 850kg/hm2 (排名第一),11 451kg/hm2 (排名第二),11 103kg/hm2 (排名第三),10 551kg/hm2 (排名第四),9 918kg/hm2 (排名第五)分别比对照先玉335 (9 681kg/hm2,排名第六)增产22.4%、18.3%、14.7%、9.0%、2.4%,均值得在崆峒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7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平川灌区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平川灌区对引进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京九26折合生物量最高,为142 78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5.06%;折合生物量为140 59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2.53%,可作为优势品种推广应用。文玉3号、北农青贮356、郑贮1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强,生物产量分别为112 785、111 690、111 47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分别增产30.38%、29.11%、28.86%,可进一步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玉米新品种(系)引进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定西市安定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各参试品种以金源265、金穗1203、陇单4号3个品种性状表现最为优良,产量分别为9 115.0、8 820.0、8 317.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分别增产14.80%、11.08%、4.75%。  相似文献   

15.
对从法国利玛格兰公司引进的 12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在参试品种中 ,以 L ic10 2和L ic0 0 1的抗逆性强 ,经济产量高 ,其折合产量分别为 145 5 5 .5 5 kg/ hm2 和 12 5 13 .89kg/ hm2 ,分别比中单 2号增产3 5 .2 %和 16.3 % ,增产极显著 ;L im2 3 3抗病性较强 ,折合产量为 11979.17kg/ hm2 ,比中单 2号增产 11.3 % ,增产显著 ;以上 3个品种的生育期在 13 0 d左右 ,和中单 2号接近 ,今后应在我省的中、东部地区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6.
静宁县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静宁县山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晋单60为对照,对引进的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正德305、先玉335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折合产量分别为13 594.2、13 266.2 kg/hm2,较对照品种晋单60分别增产15.41%、12.62%,可作为静宁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主栽品种。长城706折合产量13 146.75 kg/hm2,较晋单60增产11.60%,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2a的氮肥肥效试验表明:海安县本地种植扬麦13小麦品种,在磷钾肥用量分别为P2O5 82.5kg/hm2、K2O 60kg/hm2条件下,氮肥(N)用量以187.5kg/hm2为宜。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有利于夺取小麦高产,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安定区对引进的甘蓝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B18-03、科绿50、B18-13、B18-12植株生长健壮,田间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其中B18-03折合产量最高,为149 333.3 kg/hm2,较对照品种中甘21号增产22 266.6 kg/hm2,增产率17.52%;科绿50折合产量143 466.7 kg/hm2,较对照品种中甘21号增产16 400.0 kg/hm2,增产率12.91%;B18-13、B18-12分别较对照品种中甘21号增产8.08%、5.67%。这4个品种(系)可在适应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3个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五谷635-5和豫玉22综合经济性状好,丰产性强,产量分别为15 358.04 kg/hm~2和14 611.65 kg/hm~2,可作为主栽品种在全县种植;甘玉807、玉源5号、甘玉802、金穗1203、金凯2111、金穗7号、金凯7号、陇单030、五谷728虽比对照略有减产,但丰产性较好,可作为搭配品种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在山丹县沿山冷凉灌区对引进的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8.06%;青杂2号折合产量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增产5.69%,2个品种生长势、整齐度均表现良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