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野县属于南阳盆地平原麦区,处于黄淮麦区和长江流域麦区过渡地带,常年小麦播种面积6.3hm2,是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产粮大县。赤霉病是新野县小麦后期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病频率和危害程度呈加重趋势,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麦区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个别年份病情较重,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呈粉红色,所以叫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多,光照相对较少,常年的稻麦轮作造成耕作层浅,土质粘重,所以一直以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就比较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因素.虽然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防治,但因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不够科学,防效较差,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对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调研总结种植者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从事小麦赤霉病防控试验结果,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危害小麦的病虫种类主要有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条锈病、麦叶蜂、小麦红蜘蛛、麦蚜和小麦吸浆虫等。由于暖冬和春气温偏高,今年小麦分蘖增多,部分麦田群体偏大,利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小麦返青比常年早3 d左右,目前小麦已进入拔节期,比常年提前7 d左右,预计各种病虫害发生也会比常年提前5~7 d。针  相似文献   

6.
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和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性病害。该病不仅导致麦穗枯黄,籽粒秕瘦,造成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带有呕吐素、赤霉烯酮等毒素而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一、新乡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新乡市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全国粮食核心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33.33万hm2。小麦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以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重要的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黄淮麦区发生也加重。该病害的发生除可导致小麦产量损失,还会导致小麦赤霉病菌毒素污染,危害人畜健康。实践表明,采用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技术,即将利用小麦品种抗性、改进田间耕作、精准利用杀菌剂等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对赤霉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防治,而且小麦籽粒中的赤霉  相似文献   

10.
一、小麦赤霉病1.症状: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麦区都有发生,在华北麦区发生更加普遍。自幼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会导致小麦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且病菌产生的毒素还会污染麦粒,影响小麦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小麦赤霉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行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力争将小麦赤霉病病粒率控制在3%以内。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应重点搞好以下工作。1调整种植结构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常年流行区,按照"宜麦则麦、宜油则油"原则,合理布局种植结构,或通过改种绿肥、轮作休耕等措施,尽可能压低非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减轻病害防控压力。黄淮常年发生区和华北、西北偶发区,结合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小麦与大豆、花生、蔬菜等作物轮作。  相似文献   

12.
<正>南阳的小麦病害有30多种,其中小麦赤霉病、纹枯病、锈病发生最重,不仅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而且大大影响小麦品质。南阳市常年种植小麦在78万hm2左右,小麦赤霉病发生率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被害麦田一般减产为20%~30%,严重地块损失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和小麦播种密度的加大,该病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如果防治不力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上接《农村实用技术》第11期)三、西南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1主要防治对象以小麦条锈病为主,兼顾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麦蚜和红蜘蛛。2综合防治策略西南麦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冬季繁殖区和春季菌源基地。以小麦条锈病防治为核心,兼顾赤霉病、白粉  相似文献   

14.
正4月中下旬,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关键期。受气候异常、抗性品种缺乏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赤霉病呈加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小麦生产稳定发展和产品质量安全。为有效控制赤霉病发生危害,专家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防治策略方面:按照赤霉病发生危害规律,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等小麦赤霉病常发麦区,必须坚持"主动出击"不动摇,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黄淮中北部、华北南部麦区,要坚持"预防为主"不放松,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立即组织施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麦赤霉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类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麦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小麦赤霉病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小麦条锈病而居第二位,分布范围也较广泛,尤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东北春麦区和华南冬麦区更为严重,成为当地小麦的主要病害.据估计,全国发生赤霉病的麦区面积近667万hm2,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1/4.病害中流行年份损失5%~15%,大流行年份损失10%~40%.该病不仅是造成严重减产的毁灭性病害,而且恶化子粒品质,食用病麦引起人畜中毒,影响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同时造成经济损失,国家已规定病粒率超过4%不作为商品粮收购.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过去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危害。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黄淮、华北、西北、东北等麦区亦严重发生,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重要障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现将我省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河南省小麦品种田间抗赤霉特性研究和利用1985年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我们  相似文献   

17.
1984年以来,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对来自全国10个麦区12648份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霉病频繁流行的麦区;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弱;北部冬我、青藏春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及新疆冬春麦区的供鉴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赤霉病又被称为麦穗枯、红头麦等,是禾本科作物上经常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是麦类作物上的典型气候新病害。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气候湿润、半湿润地区容易发生流行。近年来受到复杂多变气候条件的影响,咸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逐渐上升,给小麦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可直接造成减产,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点、危害及防治技术对小麦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1发病特点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上年遗留在玉米秸  相似文献   

19.
小麦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是麦区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个别年份病情较重。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被危害的小麦穗部呈粉红色,所以叫赤霉病。它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穗上,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在多雨或者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一方面造成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赤霉病属于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在全国主要产麦区属常发病害,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就2012年江苏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危害程摄氏度进行详细调查,探索小麦赤霉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控制其危害,实现本地区小麦优质、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