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实现灌区测量水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提供参考依据,保证灌区有限水资源科学管理与合理配置,达到公平和高效的利用目的,针对宁夏灌区测量水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总结宁夏目前所采用的量水方法和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灌区量水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提高灌区测量水的技术装备和测试手段,旨在提高灌区测量水技术水平和精度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
灌区量水槽的应用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外灌区槽类量水设备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综述,详细评价比较了几种灌区常用量水槽的各项量水性能及优缺点,介绍了量水槽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量水槽应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实现形式多样化、规格系列化、测控一体化、量测管理现代化方面,指明了适合我国灌区推广应用的量水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多数灌区对水量的测量与分配均是依靠灌区量水设施完成,通过不同时期灌区用水量,制定灌区的用水管理办法。但当前灌区所采用的流速仪、量水槽以及其他量水设施,其量水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出现站间计算的配水量存在过大或者过小问题,甚至还会出现上游测量的水量小于下游的水量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三岔湾渠灌区用水量为例,对其进行线性规划研究,通过建立线性模型,优化当前灌区不同灌溉区域的水量分配,以此提高该灌区用水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灌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敏 《现代农业》2014,(2):78-79
河套灌区末级渠道存在坡降平缓、水头损失小、泥沙及漂浮物多、开关口频繁、流量变幅大等技术难点,末级渠道量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探索适于河套灌区特点的量水方法和量水技术已迫在眉睫。本文对河套灌区末级渠道量水技术进行比较,提出适合河套灌区末级渠道量水的设施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续建配套改造灌溉工程的实施,增加现有灌区工程调控手段与量水设施,彻底改变现有灌区灌水粗放等浪费水的现象,建立起节水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当前乌拉特灌域量水工作的管理及今后深化、细化量水工作,从而促进灌区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霞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226+229
介绍了灌区量测水的方法,并总结其在灌区的综合应用情况,以期为灌区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和优化配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灌区量水,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灌水质量和灌溉效率的有力措施,是实行计划用水和准确引水、输水、配水和灌水的重要手段。灌区量水虽然不是直接的节水措施,但它是灌区农业用水合理分配及采取高新节水措施的前提性工作。1灌区量水的主要设施与方法1.1利用渠系建筑物量水利用闸涵、渡槽、倒虹吸、跌水等渠系建筑物,其测流原理是根据建筑物不同流态的流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准确地控制引水、配水,避免灌溉水量过多和不足现象,避免用水供需矛盾,检查分析实际灌水定额与灌水工作效率,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测流量水的主要目的,文章详细阐述了测流量水的技术,提出了测流量水的发展前景。为灌区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以灌溉净效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配水模型,为灌区优化配水提供新思路。【方法】以西安市周户灌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寻求作物种植面积-水量-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优关系,建立以灌溉净效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配水模型,并利用混沌人工鱼群算法进行求解。【结果】利用所建立的以灌溉净效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配水模型进行优化后,灌区总供水量为12 711.44万m3,较常规配水量增加了1 402.67万m3,其中地表供水较常规配水量增加了1 510.67万m3,地下水供水量有所减少;通过作物不同时段分配水量及种植面积的协调,灌区净效益增加了16.37%,粮经比为1∶1.21。【结论】以灌溉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对灌区配水进行优化后,灌区配水过程更加均匀,同时灌区作物种植结构也得以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1.
灌区水量的测流计量是灌区实现"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水量计量收费的依据.U形渠道以其占地少、工程量小、耐冻胀及其优越的水力条件已在灌区广泛应用.通过对国内U形渠道量水技术和方法研究,提出了适宜宁夏引黄灌区U形渠道经济、便捷的流速仪量水技术和方法,经过大量试验数据对比误差在5%之内,满足量水精度的要求,可以在灌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灌区量水设施情况,提出了量水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宁夏彭阳县农田水利发展目标与建设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续建配套改造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增加现有灌区工程调控手段与量水设施,彻底改变现有灌区灌水粗放等浪费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定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建立完善的量测水设施,开展量测水技术应用研究,观测各级渠道引水量.各种作物田间灌水量,分析灌溉水利用情况,从优化配水、按需引水、按量收费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认为灌区对于水流条件较好的农斗级渠道及田间宜采用特设量水槽量水,而支渠宜采用标准断面流速仪量水,同时还应加强灌区测量水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灌区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区域水循环过程的热点。选取蒸散量、降水量、引水量和排水量等对地下水系统有直接影响的因子,分析其变化趋势,对于查明青铜峡灌区水循环因子的演变规律,缓解各种水问题至关重要。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后,青铜峡灌区蒸散量、引水量、排水量明显减少。原因是从2000年开始,青铜峡灌区开展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水库灌区量水设施是测量灌溉用水量、征收水费和科学调配水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直接关系用户的切身利益。只有准确的量水设施,才能保证准确供水、合理收费,维护供水单位和用户双方的权益。现有的量水设施,其性能、优缺点不一,本文将对各种量水设施的实用性进行综合比较,不断的提升水库灌区的测量水平和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7.
浅谈水库农业灌区量水设施优点与施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灌区量水设施是测量灌溉用水量、征收水费和科学调配水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直接关系用户的切身利益。只有准确的量水设施,才能保证准确供水、合理收费,维护供水单位和用户双方的权益。现有的量水设施,其性能、优缺点不一,本文将对各种量水设施的实用性进行综合比较,不断的提升水库灌区的测量水平和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景电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为景电灌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银南灌区沟水控排条件下春小麦节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宁夏银南灌区地下水位逐渐下降.农田土壤水分渗漏量随之加大.造成土壤毛细水管不能将地下水分引带到作物根系有效利用的土层,加重了灌水压力,使灌水量逐渐变大,随着近年来黄河来水的持续偏枯。银南灌区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显现,农业发展受到引水量减少的制约。因而.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已成为银南灌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且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巴浪湖农场进行了控制排水条件下春小麦节水试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平罗灌区的基础情况入手,开展灌区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建设内容的分析,确定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重要水情站点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接收、处理和存储以及实现总闸、干渠级别重要分水口的自动启闭及量测水。通过主要硬件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包括灌区信息化总体结构与数据信息流程、视频监控系统、闸门测控系统以及灌区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等系统软件设计工作,实现基于GIS、GPS等手段的灌区基础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和灌区的可视化,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年工程建设情况,极大地提高了灌区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