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高海拔地区发展龙胆草种植的前景、意义,龙胆草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为高寒山区发展龙胆草种植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刘守诚 《云南农业》2009,(12):37-37
龙胆草属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长期以来都是靠采挖野生的出售,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积极探索野生龙胆草人工驯化种植,对于保护野生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对野生龙胆草工人驯化种植技术及种植效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龙胆草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渐减少,人工栽培具有较大前景。阐述大理州龙胆草栽培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措施,旨在为大理州龙胆草的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龙胆草属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及根茎入药,有泻肝胆火、清热健胃、除湿热等功能,主治高血压、头晕、耳呜、目赤肿痛等症。龙胆草喜温和凉爽气候,在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很大。利用松针覆盖种植龙胆草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具有投资少、管理简单等特点,适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主要探讨分析龙胆草的生物特性及种植技术,提高龙胆草的产量,以此保证药材市场的需求,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6.
龙胆草别名东北龙胆、条叶龙胆、关龙胆等,属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草以根入药,有泻肝胆实火、清热健胃、除湿热等功能。龙胆草耐寒性极强,在黑龙江省第五、六积温带都可种植。除药用外,龙胆草还可制成保健品、软饮料、护肤品、养发品等。龙胆草于1989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保护品种,人工种植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药用植物种植年限对土壤根际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和根际群落结构的差异,从根系与土壤微生物关系角度为药用植物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不同种植年限龙胆草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果表明,测序获得的1541个OUT分属于11门28纲59目109科173属.与未种植龙胆草的土壤相比,龙胆草土壤根际真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指数降低,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多样性与生长年限呈负相关,根际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种植年限影响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变,种植2、3年龙胆草土壤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相似,与种植1年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差距较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优势种群由未种植中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等有益菌属为主转变为种植3年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镰刀菌属(Fusarium)等致病菌属.可以看出,种植龙胆草影响了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随着种植的年限增加,有益菌属丰度下降,致病菌属丰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入药,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功效。龙胆是辽宁省清原县的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3%。文中总结了辽宁东部山区种植龙胆草种苗繁育、移栽及采收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为龙胆草规范化栽培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龙胆草(G entiana Scabra Bse)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为常用中药,以根或全草入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效。由于龙胆的功能和主治范围广,野生资源愈来愈少,目前国内供应十分紧缺。龙胆生产走家种之路,势在必行。在龙胆种植技术中,尤以育苗环节最难掌握,临沧市生物资源创新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次试验,并结合临沧资源特点,总结出适于临沧种植龙胆草的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1生长习性龙胆草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忌强光。种子细小(千粒重24~27m g),适宜温度20~25℃,海拔1400~1800m,土壤湿润和弱光照射,有利于发芽。生长期需荫蔽…  相似文献   

10.
野生龙胆草直播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胆草系龙胆科(Gentiana)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根及根茎入药,性味苦寒,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药效。龙胆草是吉林省主产野生药材之一,但因多年来过量采挖,野生龙胆草的储量和收购量已不敷药用。为了保持和发展龙胆草资源,满足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需求,我们对龙胆草进行了野生变家植的栽培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龙胆草的直播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等一是清原县英额门镇椽子沟村农民。1983年得知种细辛能挣钱,便走上了种中草药的道路,1亩地4年便获利2万元。细辛大掉价后,在得知国内没有人工种植龙胆草的信息后,便尝试人工种植龙胆草,1993年4亩龙胆草苗获利6.7万元。种植中草药给他带来了实惠。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龙胆草中草药制作品质及工作效率,利用真空微波干燥技术对龙胆草进行干燥,针对龙胆草微波真空干燥电能消耗大的问题,以能耗为考察目标,选取微波强度及真空度为优化试验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三个水平,采用L_9(3~4)正交试验优化龙胆草微波真空干燥工作过程。结果表明,影响能耗的主次顺序为:微波强度、真空度及微波强度真空度,龙胆草微波真空干燥的最佳微波强度与真空度组合为:微波强度10W·g~(-1)、真空度-70 kpa;微波强度15 W·g~(-1)、真空度-70 kpa,并对最佳组合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为龙胆草的干燥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连续种植单一药用植物会导致严重病害,降低产量和质量,而根际微生物与植物健康密切相关.以清原县种植不同年限龙胆草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PICRUSt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不同年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组成特征.结果表明:4组龙胆草土壤样品通过高通量测序共得到801346条有效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龙胆草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在线检测困难的问题,运用试验技术与回归分析方法,对龙胆草微波真空干燥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干燥因素(微波强度、真空度及初始含水率)与干燥速率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及曲线建立了龙胆草微波真空干燥的水份比与干燥时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数据拟合检验,结果证实所建立的干燥模型预测数值与试验实际测得数值拟合良好,该干燥模型可以预测龙胆草在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可为龙胆草微波真空连续干燥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野生金龙胆草(ConyzabliniiL啨vel)自然资源日趋枯竭,人工种植势在必行。米易县开展人工种植试验研究,从2 0 0 0年开始至2 0 0 2年结束,对金龙胆草野生生态环境观察、采种、播种、育苗、大田移栽、收割、干燥,以及各生长阶段的总皂甙含量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历时3年,  相似文献   

16.
龙胆草斑枯病由Septoria spp.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是龙胆草生长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目前缺乏对龙胆草抗病性、病害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文章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筛选出对该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叶病康和代森锰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小诺霉素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在发病后期防治效果达69.2...  相似文献   

17.
正滇龙胆草(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中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是中国药典常用中药材。滇龙胆草也称尖龙胆,药用根和根茎,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肋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等。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糖浆剂、冲剂、丸剂、片剂等多种制剂~([1-2])。人工种植滇龙胆草是解决原料供求矛盾和发  相似文献   

18.
桦南县是龙胆草的适生区,该地区人工栽培的龙胆草是中药材中的佳品,由于野生龙胆草资源减少,而市场需求量大,人工栽培是满足市场的唯一渠道。桦南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总结出成功的龙胆草人工育苗和经济林间作技术,为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出一项新的林药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宜龙胆草(Radix gentianae)生长的基质配方。[方法]将草炭、蛭石和旱地土按不同比例配制成龙胆草育苗基质,研究了基质的保水性能和其对龙胆草育苗性状的影响。[结果]草炭、蛭石与旱地土结合均能明显改善土壤的保水性能,有利于龙胆草出苗和生长。其中,草炭∶旱地土为6∶4与草炭∶蛭石∶旱地土为2∶3∶5的2种基质配方保水能力强,龙胆草出苗率可达80.0%以上,且由此2种基质育成的龙胆草幼苗素质显著优于旱地土壤基质。[结论]该研究为有效解决龙胆草育苗方面的难题,并为实现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1995,(11):26-28
<正> 在龙胆草栽培中,存在发病率高、危害重、损失大的问题。本研究调查了龙胆草8种病害的症状,发病时期及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了龙胆草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龙胆草的病害可分为苗期病害和成株期病害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