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对于养猪场而言非常重要,是与养猪场的经济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多数国内养猪场在母猪繁殖管理上一直都存在着问题,如产仔率低和仔猪存活率低,所以关于母猪生产繁殖能力的研究比较多。关于营养水平对于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显示,母猪的营养情况会影响其产仔数量、断奶后的再次发情等,对仔猪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正>猪场效益的高低取决于成本控制的好坏,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提高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及降低单位增重的生产成本是猪场成本控制的关键。能繁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越多,单位产出的成本就越低,生产效益就会提高;反之,断奶仔猪每少一头,就会将母猪及公猪的各种饲养成本分摊到断奶仔猪身上,成本就会提高。因此母猪的繁育能力是猪场盈利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母猪的繁育能力,是目前养猪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近20年来普遍重视的课题,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Ridgeon(1976)证明,在适宜条件下,仔猪3或4周龄断奶的母猪,繁殖率和经济效益都比断奶较晚的母猪为高,国外现在绝大多数养猪场都已实行仔猪21~35日龄断奶。  相似文献   

4.
早期断奶技术作为一项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生产力的重要措施,被许多养猪场所采纳。若按每窝可育成9头断奶仔猪计算,则仔猪断奶时间每提前1周,每头母猪年所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理论上就会增加1头左右,因此,可以通过早期断奶技术来提高母猪繁殖效率和最大限度地挖掘仔猪的生长潜能,最终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但是早期断奶技术并不是简单地将母猪、仔猪提前分开饲养那么简单。由于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和免疫系统还不健全,免疫力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观察研究了大河乌猪纯繁(DW)、长白与大河乌猪杂交母猪(LDW),长白与大约克杂交母猪(LY)3个品种(组合)的繁殖性能。结果显示,大河乌猪(DW)母猪分娩率90.63%,分别比长大乌(LDW)和长大(LY)高1.16个百分点(P0.05)和5.12个百分点(P0.01);DW母猪窝均产仔数11.05头,与LDW和LY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W母猪仔猪28日龄断奶窝重64.79 kg,分别比LDW和LY低11.51 kg(P0.01)和16.15 kg(P0.01);DW初生仔猪头均落地成本73.92元,仔猪断奶头均成本为158.77元,70日龄出栏头均成本322.26元,均较Y×LDW和D×LY低;保育仔猪出栏每千克成本以Y×LDW为最低,为13.69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调查两种妊娠母猪养殖模式——母猪电子群养(Electronic sow feeding,ESF)系统和个体限位栏系统(Individual stall system)对母猪繁殖性能、福利水平(行为表达和伤痕、眼鼻分泌物发生率)和断奶仔猪成本的影响。研究选用了兼有ESF群养系统和限位栏系统的两家养猪场各100头、60头、120头妊娠母猪,比较了同一猪场内两种系统母猪的繁殖性能、行为指标、伤痕和眼鼻分泌物发生情况,并核算了各自的断奶仔猪成本。结果表明:在繁殖性能方面,母猪电子群养系统和个体限位栏系统的母猪年耗料、妊娠天数、每窝产活仔数、每窝断奶仔猪数和年产胎次无显著差异(P0.05),但母猪电子群养系统中断奶仔猪体重显著升高(P0.05),表明两种系统繁殖性能相近,且母猪电子群养系统更有利于哺乳仔猪的生长。在福利水平方面,母猪电子群养系统中妊娠母猪的站立、躺卧、空口咀嚼、咬栏、排尿、饮水行为发生次数以及生殖器伤痕和眼鼻分泌物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睡觉、争斗、发声、采食和排便行为发生次数以及体表伤痕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表明母猪电子群养系统中妊娠母猪大多数福利指标优于个体限位栏系统,而争斗、发声、体外伤痕的显著升高主要是因为在电子群养系统中母猪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多所致。在断奶仔猪成本方面,母猪电子群养系统的水电费分摊成本和猪舍及设备折旧分摊成本显著升高(P0.05),工资分摊成本显著下降(P0.05),导致断奶仔猪总成本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母猪电子群养系统和个体限位栏系统的繁殖性能和断奶仔猪总成本差异不大,但前者动物福利水平有显著改善。母猪电子群养系统可以有效节约人工成本,但对饲养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有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仔猪早期断奶 ( 3~ 4周 ) ,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 ,提高产仔房的利用率 ,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 ,有效控制疾病 ,提高仔猪的转栏体重。但有些养猪场 ,在采用早期断奶时 ,只注重了仔猪的饲养管理 ,而没有从全局上考虑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出现了诸如母猪断奶后发情迟缓等一系列问题 ,使早期断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益。事实上 ,仔猪早期断奶 ,母猪的饲养与营养也是关键 ,必需考虑母猪整个的繁殖寿命 ,而不是单个的怀孕期。合理饲养管理母猪 ,可大大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主要从营养与环境温度控制方面加以阐述。1 后…  相似文献   

8.
《广东饲料》2021,30(9)
本研究为考察母猪分娩前体况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通过跟踪头胎和二胎哺乳母猪哺乳期体况变化、分娩性能、断奶性能等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母猪分娩前体况与母猪分娩性能(初生重、窝重、产弱仔数等)无显著相关性;与仔猪断奶重无显著相关性,但母猪分娩前体况越肥,母猪哺乳期采食量越低,哺乳期体况损失越严重;哺乳期间母猪体况损失为3个体况刻度以内的发情率最高;分娩前体况11的母猪和断奶时体况刻度9的母猪断奶发情率最低,淘汰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断奶母猪的数量要比断奶仔猪的数量更重要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断奶母猪的数量直接决定着是否可实现下一批次的繁育目标。换句话说,全年都保持每批母猪断奶240头仔猪要比全年只有一批母猪断奶240头仔猪更具有经济效益。目前,人们过多的把重点放到了出生仔猪数和断奶仔猪数上面。然而实际上,对于养猪场和育种团队来说,断奶母猪的数量要比断奶仔猪的数量更重要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断奶母猪的数量直接决定着是否可实现下一批次的  相似文献   

10.
母猪年育成断奶成活仔猪头数和重量是衡量养猪场(户)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母猪群的繁殖力,受到五种因素的影响:①青年母猪比例;②后备母猪留种至配种的时间间隔;③每窝断奶仔猪数;④年产胎数;⑤母猪断奶至淘汰的时间间隔。根据笔者在牧场工作期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经验,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将其贯穿于配种、妊娠、分娩、哺育和断奶的每一过程之中,使之达到每头母猪年产胎数2.1~2.3胎、年育成仔猪数26~28头、10周龄头重达22公斤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一些大型集约化的养猪场,为了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减少由母猪向仔猪传播疾病的机会,降低养猪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多数都会采取仔猪提前断奶。仔猪断奶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仔猪的健康成长和体质、成活率,甚至还会影响到今后的生产性能及整个生产效益。断奶对于仔猪来说是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仔猪的消化器官还没发育成熟,消化腺机能不完善,抵抗力弱,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尤其在冬季对寒冷的刺激特别敏感。因此,刚刚断奶的仔猪,失去了母乳抗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母猪繁殖管理一年产30头以上仔猪的关键控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摘要 现在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先进养猪场能够达到每头母猪每年(PSY)提供30头断奶仔猪,一些企业已经完成这个产量.如果能够维持当前的进展速度,到大约2020年,每头母猪年产30头断奶仔猪将会成为丹麦母猪的平均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 仔猪断奶窝重,系母猪所产同窝仔猪(包括寄入仔猪)在一定日令个体断奶重(早上空腹称重)的总和。实践证明,仔猪断奶窝重是一个猪场养猪水平的总和,其数值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猪场经营管理水平和科学养猪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仔猪断奶窝重越大,饲料报酬越高,即生产单位重量仔猪所需的饲料越省;断奶窝重越大,仔猪断奶后生长的基础越好,即断奶后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国际猪业杂志》的记者参观了泰国呵叻集团(Mittraphap)的一个养猪场(图1),并与该猪场的CEO,即该场的所有者苏拉差(Surachai Taepaisitphongse)先生讨论泰国养猪生产者目前正在面临的一些挑战。我们参观了他们位于养猪密集区Lopburi的一家大型养猪场,该地区距曼谷有几个小时的车程。该猪场现在的生产状况是母猪分娩率大于90%,每头母猪的产活仔数11~13头,通常仔猪在分娩舍的损失低于7%,且可能低到小于5%。仔猪3周龄断奶,断奶体重为7~8 kg(图2)。  相似文献   

15.
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哺乳期,增加母猪年产胎次和产仔头数,节约母猪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是养猪生产上取得较好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索适应我场气候环境和生产条件的仔猪早期断奶方法,提高我场母猪生产力及经济效益,我们于1991年以常用配合饲料加以补充正大公司511乳猪料在我场养猪场试行了仔猪35天断奶试验,并在多次探索调整方法的基础上成功地在大群猪生产上应用、推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季节及生长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母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母猪  相似文献   

17.
早期断奶仔猪蛋白质营养与蛋白质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及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养猪场普遍采用仔猪早期断奶.但是,早期断奶常常给仔猪带来营养、环境及猪群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应激反应,严重危害仔猪生长发育.本文将结合早期断奶仔猪生理特点,论述其蛋白质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仔猪早期断奶主要有三大好处:一是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仔窝数;二是提高仔猪的均匀度,减少仔猪死亡损失;三是节省总的饲料消耗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因此,这一技术在养猪生产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大多数养猪场 (户 )采用 4~ 5周龄断奶,部分猪场 (户 )甚至提前至 3周龄断奶。仔猪断奶越早,对饲料标准和管理条件要求得越高,以目前的饲养管理条件而言, 4~ 5周龄断奶较为适宜。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一些养猪场 (户 )不注重仔猪的早期补料,仅在仔猪即将断奶时补料,甚至不补料,结果达不到早期断奶的预期效果,相反也延长了商品猪…  相似文献   

19.
<正>1母猪年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关键指标:窝产活仔数、成活率、年产窝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提高母猪断奶仔猪数,并以最低成本达到同样指标。例如:1头母猪1年需要1吨饲料,加其他费用,饲养成本约2000元。若1头母猪提供20头断奶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成本为100元;若15头,则133元。一个年出栏1万头断奶仔猪的规模化种猪场,假如每头母猪可提供20头仔猪/年,则需要500头母猪;若每头母猪提供16头/年,则需要  相似文献   

20.
李凯年 《猪业科学》2012,29(5):26-27
母猪的繁殖效率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对提高养猪场的成本效益,特别是降低饲料消牦至关重要。5年前,人们认为,即使征英围、荷兰、丹麦等养猪业发达的旧家,要实现30头猪/配种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