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结合临夏县冬小麦种植情况,分析了冬小麦锈病的测报和防治方法,结果表明,选用系统调查、普查和越夏区调查相结合的测报方法,可以提前预测第二年冬小麦锈病的发生程度,为下一步的防治做好准备。采用多样化的防治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最终达到冬小麦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其中条锈病是曲靖市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制约了高产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小麦条锈病在本地的症状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和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是通许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3万公顷,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小麦产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故优质高产冬小麦栽培技术是促进生产优质高产小麦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笔者将优质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以供广大农民参考。一、小麦锈病条锈病主要是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叶片发病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产的大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好坏与小麦的产量、品质关系极大。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生长发育和地块类型有着很大关系,本文总结了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1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点危害冬小麦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白秆病、小麦根腐病、赤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吸浆虫等,下面就对冬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和特点逐  相似文献   

6.
尼勒克县是新疆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冬小麦种植面积达30万~35万亩,春小麦种植面积20万~23万亩。近几年本县每年小麦锈病发生面积10万~20万亩,发病田每亩因锈病损失10~60 kg,影响了本县小麦产量及品质。因此探索一套简便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生产之急需。2013年笔者在尼勒克县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小麦锈病防效试验,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县冬小麦病虫鼠害种类多,变化大、为害重,有些病虫害在小麦生长期无法防治.因此,认真做好播种期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冬小麦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和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尉犁县自2020年开始种植冬小麦,经过多点大田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适合在尉犁县推广的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尉犁县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今后种植冬小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皖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72-72,104
从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的发展目标看,虽然冬小麦获得了连续8年增产,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冬小麦栽培中还存在着不少技术问题。如播种技术不合理、留苗密度不科学、整地质量差、田间管理不当、病虫草害防治不及时等。现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本地生产实践,总结出宿州市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选用良种、整地施肥、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敏 《河南农业》2016,(19):25-26
正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生产的好坏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为确保小麦高产、稳产,务必搞好小麦田的病害防治。现将小麦田常见的几种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小麦锈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小麦锈病俗称黄疽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这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越重。(一)症状识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伊犁河谷小麦锈病出现较历年偏早40天以上,3月29日在田间首次查到小麦条锈病为历年最早。冬小麦锈病流行始于5月下旬中期,5月底条、叶锈开始混发。春麦田锈病的发生晚于冬小麦1月有余,其锈病流行始于6月下旬。据统计,伊犁州直属(包括兵团农四师所属团场)小麦锈病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1.4%,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百分之百。小麦锈病造成的综合损失率达14.4%。其中,地方小麦锈病直接造成的产量损失达4521.880屯。  相似文献   

12.
额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高产、优质小麦生产的适宜区域。推广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对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以来,在推广冬小麦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额敏县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制定了冬小麦单产7 500 kg/hm2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通过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长达五千多年。目前主要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份。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播种面积仅于水稻,为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改进小麦生产技术,探索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途径。总结出以下高产种植技术:1是科学确定主导品种,要选用优质、丰产性、适应性逆性好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平凉市冬小麦生产现状、主要制约因素及生产潜势分析 ,提出该区冬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加强高产优质多抗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保护耕地、稳定面积 ,主攻品种 ,优化布局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投资环境 ;完善小麦生产的优惠政策 ,扶持优质小麦生产 ;加大投资力度 ,改善生产条件 ;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应用高新技术 ,增加小麦科技含量 ;农科教结合 ,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强小麦生产基地建设 ,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 ;加强小麦科技信息网络建设 ,使信息资源转化为效益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禾本科杂草具有繁殖快、适应能力强、易扩散的特征,其在生长过程中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从而影响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因此种植户应当有效运用冬小麦禾本科杂草冬前防治技术,来优化杂草防治工作的效果,从而保证小麦的优质高产,促进小麦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是积石山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冬小麦锈病在积石山县连年发生,严重阻碍冬小麦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冬小麦种植期间锈病的防治非常重要。文章总结了冬小麦锈病特征,分析了积石山县锈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以供相关区域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冬小麦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其幼苗可以越冬生长,待到春天来临之际再开始分蘖。与春小麦相比,冬小麦的产量更高,磨出来的面粉口感更佳。因此,重视冬小麦高产栽培,对促进黄淮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品种选择根据无公害冬小麦生产的要求,冬小麦种植要选择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好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特别是选用高抗条锈病、赤霉病的小麦品种。黄淮地区以矮抗58、众麦1号、周麦  相似文献   

18.
病虫害是小麦种植管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手段进行有效防治,将会对小麦产量及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小麦病虫害种类较多,较易发生,需要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合理确定病虫害防治方案并加以执行,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该文以较为常见的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为例,简要探讨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希望对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奇台县是新疆昌吉自治州小麦生产大县,小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5%。而奇台县井灌区地势平坦,光热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又是奇台县小麦生产的主产区。为了达到冬小麦高产优质、合理施用化肥的目的,2008—2009年我们在奇台县井灌区进行了冬小麦施用不同种肥增产效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0.
莱州市是胶东地区的产粮大县,同时也是当前冬小麦单产冠军的保持者。当前小麦发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赤霉病和全蚀病等,本文作者从小病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