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庄浪县不同马铃薯品种发病情况与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预警监测代次的关系,验证马铃薯晚疫病物联网技术的准确性,2021年开展了晚疫病预警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田间发病程度与预警监测侵染代次呈正相关;晚疫病预警系统监测的侵染情况与不同品种田间发病趋势的吻合程度较高,能够有效预测田间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晚疫病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进一步总结、评价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使用效果,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我县在马铃薯主产区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与田间晚疫病同步监测试验,系统监测晚疫病发生情况与大田调查情况基本吻合,马铃薯晚疫病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防控技术的引进及应用,适时向农民发布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信息,来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从而达到节省开支、保护环境、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全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手段,提升自动化监测预警水平,按照技术要求,我市在商州、洛南、山阳3县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系统试验,为我市农作物病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阐述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科学防控、技术推广等情况,着重分析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在推广应用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植保知识、Web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hina-blight),实现了对中国范围内的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监测、预测、预警并提供化学防治决策的功能,该系统能够实时接收用户提交的疫情信息并通过多级Web地图直观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及时掌握疫病发生程度、动态及地域分布,为薯农及时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马铃薯晚疫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保障马铃薯安全生产,选择黔东南州4个安装QD-3340MV无线自动气象站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运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进行监测预警和指导防控研究。结果表明,中心病株出现时间预测,黄平县、黎平县观测点系统预测值与田间实际发生时间基本一致,施秉县、锦屏县观测点系统预测值与田间实际发生误差分别为2 d、3 d。黎平县观测点极重度和重度侵染分别为16次、10次,锦屏县观测点极重度和重度侵染分别为19次、12次,重度和极重度侵染次数占明显优势,表明2个观测点马铃薯晚疫病呈大发生态势,与田间实际发生程度一致。按照系统预测指导防控,示范区的病指0.65~24.87,对照区的病指1.63~63.06。运用该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可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晚疫病预警监测系统在城口县引进应用的情况以及城口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情况,对城口县近3年应用晚疫病预警系统防控晚疫病和应用系统防控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晚疫病预警监测系统在城口县引进应用的情况以及城口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情况,对城口县近3年应用晚疫病预警系统防控晚疫病和应用系统防控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定西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与推广工作是全市农业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介绍了定西市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技术,包括网室的建立、苗床处理、栽培要点、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内容,以期为定西市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黔东南州马铃薯晚疫监测与防治技术水平,2018~2019年在黔东南州6个不同海拔马铃薯种植区安装无线自动气象站,应用比利时埃诺省农业应用研究中心研发的CARAH预警模型CARAH模型监测预警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CARAH模型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田间发生情况相吻合,施秉、黎平、雷山、岑巩监测点监测值与田间实际调查值误差1~3天,CARAH模型预测重度和极重度侵染浸润期次数占绝对优势,田间马铃薯晚疫病呈大发生态势,与田间调查发生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是长期以来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它能够造成马铃薯的大量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阻碍。该文通过分析高原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特点,进一步分析了高原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预警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毁灭性的病害,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该文主要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实际发生情况与主要发生特点,对主要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要科学合理选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科学施肥,强化监测预警,科学预防防治,及时收获及贮藏等防控对策,降低晚疫病的发生几率,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产量与品质,提升整体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依托Vantage Pro Plus自动预警系统指导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预警统防技术。结果表明: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预测预警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侵染,并为统防统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信息,取得了较好成效。预警统防区马铃薯增产显著,每667平方米产高达1728.00 kg,较农民自防区每667平方米增产563.98 kg,较空白对照区每667平方米增产756.01 kg,增产率高达77.7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适宜凉山彝族自治州种植的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对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丽薯10号和米拉5个品种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评价和监测预警防控。结果表明,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和丽薯10号的抗病性和平均产量均高于米拉,预警防控马铃薯晚疫病3次后14 d平均防治效果达95%以上,较米拉增产41.59%~65.90%。综合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建议在凉山州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种植青薯9号、威芋7号、丽薯6号和丽薯10号。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马铃薯晚疫病在渝东北区特大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制定防控方案,从生态环境、病原菌、品种、种植方式、药剂、监测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消灭初侵染源、引进推广新技术和加强预警防控、健身栽培及监督管理的防控措施,从而降低马铃薯晚疫病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监测水平及防治效果,选择贵阳市3个不同海拔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安装QD-3340MV无线自动气象站,运用CARAH模型进行预警监测和防控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心病株出现时间预测,修文县和息烽县观测点的观测圃预测值与田间实际发生吻合,开阳县观测点的观测圃预测值与田间实际发生误差1d。修文县观测点马铃薯晚疫病重度和极重度侵染为47次,占72.31%;息烽县为54次,占90.00%;开阳县为38次,占74.51%。重度和极重度侵染湿润期次数占绝对优势,表明3个观测点马铃薯晚疫病呈大发生态势,与对照观测圃的发生程度吻合。按照CARAH模型预测进行示范防控,示范区的病指为7.89~14.89,对照区病指为82.74~89.78。结论:运用CARAH模型可有效地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8.
1生产现状近几年来,定西市按照把马铃薯作为全市第一大优势产业来培育的思路,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提升马铃薯产业层次,在专用型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梯级扩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全市规模较大的马铃薯脱毒组织培养室有9个,进行生产的主要有定西市爱兰马铃薯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22,(6):52-53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马铃薯晚疫病是国家一类农作物病害,发生广、为害重、防控难,备受社会关注。云南省是国内马铃薯晚疫病常发区和重发区,大多数主栽品种为感病品种,晚疫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80%,甚至绝产。尤其是近年来病原菌群体致病性和抗药性增强,晚疫病发生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传统的防控措施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技术突破了技术瓶颈,解决了马铃薯晚疫病“识别难、选药难、防控难”的“三难”问题。在绿色防控基础上,研发了晚疫病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和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集成创新了马铃薯晚疫病精准防控技术模式,显著提升了晚疫病防效和马铃薯单产水平,大幅度降低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晚疫病是贵州马铃薯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是影响贵州马铃薯产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利用预警系统对晚疫病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适时防控是保障马铃薯良性发展的技术关键,应用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对威宁县麻乍镇马铃薯基地晚疫病发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经连续3年(2013~2015年)的应用,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在侵染曲线达到第3代首次侵染积4~6分时开始药剂防控,可提前中心病株出现3~7天,可用于指导田间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