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鉴多  汪恩国  方辉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69-169,175
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性诱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诱集二化螟蛾数量总体上低于灯诱,但从前30d时序变化来看,性诱日诱量与灯诱日诱量波动变化同步,随后受高温影响性诱数量趋减。经统计分析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248 0*(n=70,r0.05=0.231 9),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良好的性诱效果。  相似文献   

2.
玉米螟是危害内蒙古科尔沁区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也是科尔沁区重大病虫害重点监测的害虫,本文章基于对2014~2017年不同玉米螟测报方法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虫情测报灯诱虫始见期早于性诱器诱虫,且玉米螟性诱器诱集玉米螟数量明显低于虫情测报灯诱虫数量。性诱器2#性诱芯诱蛾总量明显比1#性诱芯多。虫情测报灯、性诱器诱蛾数量在6月中下旬出现第一次诱虫高峰,7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第二次高峰。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西藏林芝市小菜蛾绿色监测防控技术,在露地冬油菜田筛选诱集效果最佳小菜蛾性诱剂,利用诱集效果最佳性诱剂监测不同地块小菜蛾种群发生动态.在林芝巴宜区比较了3个品牌性诱剂诱集效果,发现中捷四方品牌性诱剂诱集效果最佳;利用中捷四方品牌性诱剂诱芯对不同地块小菜蛾进行监测显示,露地冬油菜地块小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4.
橡皮头性诱剂和毛细管性诱剂的对比试验表明,安装橡皮头性诱剂的诱捕器在春、秋季的诱蛾试验中,从诱蛾总量到单灯诱蛾量,效果均优于安装毛细管性诱剂的诱捕器。同时,粘胶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好于黑光灯诱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和验证水稻大螟性诱监测应用效果,探讨大螟测报专用性诱剂及诱捕工具的效果,不断提高和改进大螟监测质量和预报水平,开展了水稻大螟的性诱和灯诱监测技术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工具的针对性好,诱期内单只性诱监测器的诱量少于单盏灯诱的诱量,两者诱测的峰期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现有诱捕苹果蠹蛾技术效果,2014年在新源县野果林进行了性诱剂诱捕苹果蠹蛾效果的对比试验,试验处理分为处理一(2个月换一次诱芯)和处理二(一直不换诱芯)。试验结果表明,(1)处理一的性诱芯诱虫数量全年达到900多头,诱虫高峰期在5、6月;处理二的性诱芯诱虫数量全年达到600多头,诱虫高峰期在6月,在7、8月已经诱不到虫子;(2)性诱剂的诱芯有时间期限性,最好2个月换一次性诱芯,使捕虫量最佳。  相似文献   

7.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二化螟诱剂的诱蛾能力与测报效果,进行二化螟性诱剂与灯光诱捕的测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其诱娥量高于灯光诱捕的诱蛾量,且受环境影响较小,诱测结果能够反映出二化螟当年发生的实际情况;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示范试验表明,性诱剂对二化螟有较好防治效果,可作为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2013年在和县进行2种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大田诱捕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性诱剂诱虫效果差异显著。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斜纹夜蛾性诱剂的平均单诱捕器诱蛾量显著高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而在甜菜夜蛾性诱剂的比较试验中,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诱芯优于北京中捷公司。  相似文献   

9.
应用性诱剂诱测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浙江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中国科学院植保所提供的性诱剂和普通黑光灯均能诱测到棉盲蝽的成虫,但诱虫效果以普通黑光灯为好,植保所性诱剂所诱绿盲蝽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性诱剂诱测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浙江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剂、中国科学院植保所提供的性诱剂和普通黑光灯均能诱测到棉盲蝽的成虫,但诱虫效果以普通黑光灯为好,植保所性诱剂所诱绿盲蝽占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1.
进行小菜蛾不同性诱剂性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不同性诱剂性诱数量时序变化总体基本一致,时序数量波动基本同步;其性诱效果为北京产老性诱剂>云南产红色性诱剂>北京产新性诱剂。其时序数量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以北京产老性诱剂诱蛾量为X,北京产新性诱剂处理为Y1,云南产红色性诱剂为Y2,则Y1=0.0146 X+0.068 2(n=24,r=0.518 8*,r0.01=0.422 7);Y2=0.752 7X-4.680 2(n=16,r=0.646 1*,r0.01=0.589 7)。  相似文献   

12.
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大豆食心虫诱捕防治技术,采用两种性诱芯(橡胶塞性诱芯和塑料细管性诱芯)和两种诱捕器(水盆和粘胶板),研究了其诱蛾效果。结果表明:橡胶塞性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塑料细管性诱芯的12.77倍,差异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达9.56倍,差异显著。三角型粘胶板的平均诱蛾量是水盆的1.44倍,差异不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是1.51倍,差异也不显著。建议目前生产上使用橡胶塞性诱芯,优先考虑使用粘胶诱捕器。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诱虫效果好的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在前人开发的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基础上,调整各成分的比例,使用5种不同性诱剂配比诱捕桃小食心虫成虫,以不加性诱剂的诱芯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性诱剂中顺-7-二十烯-11-酮与顺-7-十九烯-11-酮的配比为6.14∶1时,诱虫效果最好,其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商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昆虫性信息素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利用茶毛虫和茶尺蠖性信息素在信阳震雷山茶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发现,当虫口密度较低时,性诱剂诱虫量与害虫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能准确反映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如茶尺蠖第1代成虫,性诱剂每日诱虫量高于黑光灯诱虫量,其中性诱剂日诱虫量最多为35头,而同日黑光灯的诱虫量仅为3头;茶毛虫...  相似文献   

15.
昆虫性诱剂属低毒性生化农药。各种害虫具有自己特异的昆虫性信息素,一般情况下每种昆虫性信息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经人工合成并测定配比,具有引诱异性昆虫能力的物质即为昆虫性诱剂,以橡胶塞、夹心橡胶片或塑料管为载体,用溶剂处理使性诱剂进入载体即成为诱芯。因害虫种类不同,每种诱芯性诱剂含量各异。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夜间的诱集数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对夜间不同时段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雄虫诱集数量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集高峰在每天的18:00-20:00;而甜菜夜蛾性诱剂的诱集高峰在每天的18:00-22:00。  相似文献   

17.
2011-2013年水稻二化螟性诱监测与灯诱监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性诱公司生产的二化螟性诱剂诱集二化螟蛾数量总体上比灯诱多,5月1日至6月30日旬性诱蛾数量与灯诱蛾数量间呈显著相关关系,y=0.458 7 x+12.739,R2=0.546 1(n=16,R20.05=0.468 28),5月1日至30日每日性诱蛾量与灯诱量间达极显著相关关系,y=0.304 9 x+4.768 1,R2=0.348 7(n=181,R20.01=0.188 98),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性诱剂与不同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筛选出在山西区域对小菜蛾防治效果较好、与性诱剂配套使用的诱捕器类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性诱剂与4种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对小菜蛾的诱蛾效果。[结果]性诱剂与不同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的诱蛾效果存在差异。在清徐县基点,翼形性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显著优于水盆、三角形和黄板性诱捕器,而黄板性诱捕器又显著优于水盆和三角形性诱捕器。在榆次区基点,性诱剂与三角形诱捕器、黄板诱捕器配套使用诱蛾效果显著优于无性诱剂的黄板诱捕器。[结论]从节本增效角度出发,推荐黄板作为小菜蛾性信息素配合使用的载具,设置配套诱捕器90个/hm~2,诱芯35~42 d更换1次,根据诱蛾量大小和粘板的黏性程度适时更换黄板。  相似文献   

19.
性诱剂在水稻二化螟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2009年,如东县将性诱剂应用于水稻二化螟预测预报上,具有及时、准确、省工等特点.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当年二化螟成虫的消长情况;不同年份各代蛾峰明显;性诱剂诱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生期发生量的情况相一致.性诱剂诱测法弥补了普通的剥查预测法的不足,显著提高了水稻二化螟预测预报水平.性诱剂的应用为二化螟测报提供了新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黑光灯诱及性诱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测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太仓市多年开展黑光灯诱及性诱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分析2种诱虫方式的诱杀效果。[结果]黑光灯诱和性诱2种方式诱量都集中在8、9月,与2种害虫主害代发生期吻合,诱量与发生程度之间呈一定正相关。[结论]对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采用黑光灯诱和性诱均能有效开展测报,并且方法简单、实用,值得在蔬菜产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