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芪种苗采挖期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黄芪新品种陇芪4号为材料,用种子春播育苗,在当年秋季和来年春季分别采挖,研究采挖期对黄芪的种苗质量、产量以及移栽后返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来年春季采挖的黄芪种苗产量下降,根长、根分枝、病斑数都有所增加,种苗的外观品相有所下降。但移栽后返青期提前5 d,且返青率达到93%,比秋季采挖提高20百分点。建议生产中采取来年春季采挖黄芪种苗进行移栽。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挖季节对党参种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党参新品种渭党2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春播育苗的党参种苗在当年秋季和来年春季不同期采挖,并对其党参种苗质量、产量以及移栽后的返青率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芪优质种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芪是岷县主要的中药材,多年生,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商品黄芪生产一般需二年时间,第一年用种子繁育种苗,第二年春季起苗移栽,秋季收挖成药。黄芪种苗的品种和质量与成药的质量和产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给成药生产提供优质种苗,提高成药生产者和种苗繁育者的效益,我们调查总结岷县药农繁育黄芪种苗的经验,提出优质种苗繁育技术,供黄芪生产者参考。1育苗地环境指标气候环境参数:海拔2200~2400m。霜期110~  相似文献   

4.
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黄芪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初冬季节和春季分期播种育苗对比试验,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和苗栽生长发育指标,旨在揭示冬季和春季播种对蒙古黄芪种苗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探寻黄芪最佳育苗季节.结果表明:与春播田相比较,冬播田出苗期土壤含水量高,种子提早出苗14d,幼苗长势良好,但死苗严重,成苗后功能叶早衰脱落明显,后期长势反而不及春播田的水平.春播田出苗率虽低,但幼苗成活率高,后期生长势强,育成苗栽产量和质量均极显著提高,苗栽产量较冬播田增加(3 378.3±1 109.6)kg/hm2,单根鲜质量、单根长和芦头茎长分别增加0.729g、4.42cm和6.530cm,侧根数却显著减少,根腐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显著降低.据此认为,黄芪露地育苗不适宜冬季播种,建议规范化生产中春播育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航天搭载对当归成药特性的诱变效应,通过对航天诱变当归种子育成种苗分级移栽,研究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物候特征、抗逆生理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苗越大其返青率、移栽成活率、早期抽薹率越高,前期生长发育态势越好,表现为大苗成药栽培期株高、株幅、叶柄粗、复叶数、叶面积等生长发育指标优异;种苗大小对当归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种苗出苗情况及蒙古黄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西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及种苗移栽密度。[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分3种方式(60、75、90 kg/hm2),蒙古黄芪一年生种苗移栽密度分3种方式(8 cm×25 cm、12 cm×25 cm、15 cm×25 cm),研究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最适宜育苗密度和种苗最佳移栽密度。[结果]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试验得出,60 kg/hm2密度最好,其种苗株高为16.10 cm,茎粗1.50 mm,功能叶片数16.93个,主根长27.34 cm,根粗为4.35 cm;蒙古黄芪种苗移栽密度试验得出,12 cm×25 cm移栽密度最佳,其出苗率为90.67%,与8 cm×25 cm和15 cm×25 cm移栽密度相比,其一年生和二年生蒙古黄芪根系生长指标及种子药材产量相比均有所提高。[结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的最佳育苗密度为60 kg/hm2,山西蒙古黄芪种苗的最佳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7.
对油菜而言,各产区秋季、冬季、春季均可能发生干旱危害而影响产量.秋季是油菜播种出苗、保全苗的关键时期,此期若遇干旱可导致油菜播种困难、种植面积下降,直播油菜出苗缓慢、出苗率急剧下降,不但密度不能达到高产要求,且个体发育差,已移栽的油菜则返青缓慢、年前长势差.冬季是油菜花芽分化和营养体生长期,此期若遇干旱可导致分枝及花芽分化显著较少,花期缩短,单株角果数下降.春季是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也是油菜一生中的需水“临界期”,此期若遇干旱可导致油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加大,花期缩短,且硼吸收困难易造成“花而不实”,产量和含油率显著降低.应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当归覆膜移栽产量形成特征,以"岷归2号"为供试品种,设置覆膜移栽和露地移栽2个处理,比较研究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地膜移栽当归根茎产量达到4022kg·hm-2,较露地移栽提高11.5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覆膜移栽能够显著提高当归生产潜力。成药期、采挖期、移栽返青期至成药期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及积累比例较露地移栽分别提高了22.04%、16.12%、24.66%和11.2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成药期、移栽返青期至成药期及积累比例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提高成药期及移栽返青期至成药期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及积累比例是当归根茎产量形成的关键。覆膜移栽可以显著提高当归的株高、单株叶片数、叶片直径、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早抽薹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生育期、果园土质类型和季节等3个方面分析了海南万宁产区菠萝凋萎病(MWP)田间发生概况,提出了相关防控措施建议。结果显示,万宁产区MWP平均显症率在30%左右,总体呈现速生期返青期催花期花期小果期大果期采后育苗期、壤土园砂壤土园沙土园、夏季秋季冬春季的特点。综合而言,万宁产区MWP发生程度是种苗、生长发育阶段、土质、季节和水肥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种植中药材大黄,一般在春季移栽,但栽后往往是抽薹开花多,消耗的养分也多,导致地下根茎生长缓慢,影响产量提高.根据樟树市中药材协会药材种植基地人员的经验,若能把移栽季节改在秋季,则抽薹率大幅度降低,从而增加产量,并能提高品质.尤其在立秋至处暑期间移栽的大黄不易抽薹,产量可提高25%以上,是栽培上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1.
1掌握移栽时间 一般在秋季果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进行移栽。最好是秋季落叶后进行移栽,因为成龄大果树在秋季有一次根系生长高峰,此时进行移栽,树体养分已经回流,有利于断根的愈合,有时还能发出部分新根。为来年树势转旺打下基础。而春季进行移栽,树势恢复缓慢,而且春季气温高,容易出现地上部蒸腾大,下部根系吸收少,树上树下水分“收支”不平衡,从而影响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黄芪不同等级种苗移栽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等级黄芪种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苗移栽收获后,一等品比率和商品药材产量最高,土壤墒情适宜时,应优先选择小苗移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研究当归熟地育苗试验及大田栽培试验,分析当归产区熟地育苗的适宜播期和播种量。【方法】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当归熟地育苗试验,测定当归种苗形态指标及产量,移栽后统计成活率、早期抽薹率、植株特征,采挖后测定药材产量及阿魏酸含量。【结果】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育成当归种苗在大小、产量及移栽后成活率、早期抽薹率、形态指标、药材产量及阿魏酸含量方面均有差异。第1、2播期所产当归种苗单根重在0.45~0.63 g,符合生产要求。第2播期5 kg/667m2的播种量下药材产量比同播期7 kg/667m2的高76.26%,且早期抽薹率为0。【结论】 熟地育苗应在6月下旬进行,播种量控制在5~6 kg/667m2,苗龄控制在110 d,可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当归种苗。  相似文献   

14.
大葱一般于秋末播种,来年春未移栽,霜降时节收获。大葱虽然也可在生长季节内随时上市,但产量较低,且品质差,收获季节上市量又比较集中,产大于销,影响经济效益。试验表明,将部分大葱提前播种,提前在秋季移栽,来年夏季收葱上市,和秋收大葱错开供应,不但能缓和市场供应上淡旺季的矛盾。而且可以增加收益。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特征特性 "高股百利"马铃薯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株高70厘米左右,枝叶繁茂.块茎呈长椭圆形,表皮红色、有光泽,芽呈红色.在块茎肥大期若遇高温其产量会下降,在二作区秋季栽培产量和商品薯率比春季栽培要高,且块茎表皮颜色深红.根系比较发达,侧根较多,耐干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不同季节平茬对云南松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挖掘法和称重法研究春季、夏季、秋季平茬对云南松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格局的规律,并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法对构件与总生物量、构件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春季平茬除侧根外各构件生物量积累均显著大于夏季和秋季。春季、秋季平茬各构件生物量分配针叶和茎占比显著大于其余构件,而夏季平茬茎占比显著大于其余构件;春季和夏季平茬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侧根显著小于其余构件,而秋季平茬萌条占比显著小于其余构件。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权衡规律为春季和夏季平茬,苗木维持地下与地上等速生长,秋季倾向于地上生长。不同季节平茬对苗木构件生长速率影响不同,针叶保持最大的生长速率,其次为侧根;但主根与茎、主根与针叶、萌条与针叶、萌条与主根构件生物量间的生长速率有显著差异,表明异速生长关系受平茬的季节影响显著。从萌条与各构件生物量间的生长速率可知,秋季平茬萌条生长速率最快,春季次之,夏季最慢。【结论】不同季节平茬改变了云南松生物量积累和生物量分配模式,不同季节平茬对各构件间异速生长的影响不同,但苗木构件中的针叶和侧根始终保持较大的生长速率,不受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寒阴湿区黄芪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选地整地、配方施肥、施足基肥、种苗选择与处理、覆膜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及适时采挖等方面,总结出了高寒阴湿区黄芪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产地土壤养分与黄芪产量和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黄芪新品种陇芪3号种苗引种移栽到6个不同地区,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产地土壤养分与黄芪产量和质量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黄芪鲜根重的主要因素。综合产量和药用价值,以陇西为核心传统种植区及周边地区依然是黄芪的优质、优势产区,而一些新型产区虽然在产量和外在品相上表现较优秀,但其内在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防风直播和移栽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风移栽和直播2种栽培方式的药材质量有明显不同。直播防风侧根少,有效成分4种色原酮含量0.6082%,明显低于移栽防风,但各级种苗移栽防风均产生较多侧根而对质量影响无差异,有效成分含量为1.0328%~1.1898%。  相似文献   

20.
广西玉米生育时期气候变化特征与产量年际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2年连续10个玉米生长季节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试验基地同一试验地适时播种玉米,在同一施肥水平下进行管理,并对玉米的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合2008-2012年南宁吴圩气象站提供的玉米生育时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对年际间、季节间玉米产量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玉米生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不同年份玉米产量的波动情况。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秋季高于春季,除了春季少数几天出现的低温,玉米生长期温度基本适合玉米生长;春季随着玉米的生长,气温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和春季相反,秋季随着玉米的生长,气温有逐步下降的趋势。玉米生长期日照合计值秋季高于春季,日照呈现波浪型变化,变幅在0~12 h之间。日平均降水量春季在2.85~3.99 mm之间,变化较小;秋季在2.47~6.15 mm之间,变化较大;春季单日较大的降水都出现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秋季的降水不均匀且无规律,玉米苗期和成熟期降水普遍较少。春季玉米产量在7 446.0~9 118.5 kg/hm2之间,秋季在6 346.5~7 297.5 kg/hm2之间,产量低于春季。生育期春季105~121 d,秋季91~101 d,春季的生育期明显长于秋季。2008-2012年玉米生育时期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玉米产量波动与年际间气候条件相关性较小。不同年份之间,玉米产量变化不明显,但表现季节效应,春季玉米产量显著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