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过5年攻关,甘肃省农科院国家"旱地集雨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研究成功"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望使旱作地膜玉米从种植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称为旱作农业技术的一场革命,为全省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项技术机械化作业率整体较低,农民一直期盼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和配套设施的问世。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6年多联合攻关与集成示范,以甘肃省农科院国家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为主的科研人员,在陇东旱塬成功研发出"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使旱作地膜玉米由稀植向密植、由分次施肥向一次施肥、由手工劳动向机械替代转变,实现了膜上穴播、收穗和收  相似文献   

3.
论述铜川市地膜玉米机械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推广地膜玉米机械化技术的做法,实施地膜玉米机械化技术要求、准备及机械作业要点,技术的实施,探索出了适合铜川高寒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温泉县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大力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节水种植技术,通过国家购置补贴政策,引进玉米精量点播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使玉米播种面积达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达96%以上,亩产量在1200kg以上,亩纯收入在1270元左右,比普通地膜玉米增产250kg,通过大面积推广节水滴灌技术,可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加社会效益,为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推进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玉米生产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以及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以群体增产为核心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是调优作物结构、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重点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以群体增产为核心、以各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为内容、以全程机械化为手段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剖析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的潜能,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进程的行之有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总结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靠现代旱作集成技术,不断探索雨养旱作农业区地膜玉米单产提高的途径,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总结宁夏西吉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成效与示范园区的模式及其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 ,介绍了以种薯脱毒为主的旱作马铃薯综合增产增效技术、以麦套地膜玉米为主的立体复合种植技术、旱作地膜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旱地膜侧条播栽培技术、以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高效配套技术、旱地农作物良种的配套推广技术等关键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渗水地膜杂粮旱作高产技术创新团队研究开发渗水地膜机械化旱作技术,实现小雨资源高效利用,有效提升作物产量,助力科技扶贫。在2018年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工作会议上,团队代表以渗水地膜机械化旱作技术做典型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相关技术值得在更多的地区推广"。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而干旱缺水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高效利用水资源是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中国是世界上旱地农业发展历史最久的国家之  相似文献   

9.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边缘,1986年,彭阳县在全区率先引进了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到1998年,全县地膜玉米栽培面积已达6000hm2,总产量达到4941万kg,2000年以来,彭阳县以建立抗旱长效机制为目标,先后引进并试验成功了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地膜玉米留膜留茬越冬、"一膜两季"等先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确保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文章就彭阳县机械化覆膜技术推广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长治市为旱作农业区,多年来在玉米生产上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地膜覆盖的增产原因及春播地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地膜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旱地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治市为旱作农业区,多年来在玉米生产上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地膜覆盖的增产原因及春播地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地膜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旱地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旱作农业是西北区农业发展重点攻坚课题,2008年甘肃省政府在全省旱作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施旱作农业项目,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集成技术综合应用,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实现产量新突破,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全省粮食安全生产又立新功。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该项技术推广中积极探索,在玉米收获后加强地膜保护,利用原有地膜种植冬油菜,通过强化栽培管理,下年6至7月收获,产量比露地增产30%以上,干旱年度增幅更高。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日上午,重庆市科委邀请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重庆丘陵春玉米耐密宜机品种筛选及高产高效技术"和重庆市十三五攻关项目"功能玉米高效种植与机械化技术研究"项目建设的玉米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现场进行测产验收。通过测产,项目集成的宜机品种全程机械化节肥节药生产技术示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制种玉米生产中提质增效、稳产增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塔城地区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中的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去雄机械化、收获机械化、加工机械化等环节展开探讨,以期不断优化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寒地玉米种植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仅有几年的时间。虽然这项技术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增产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是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在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之前,玉米亩产一直徘徊在300-350kg。实施该技术后,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533.6kg,增产183.6-233.6kg。呼伦贝尔垦区那吉屯农场每年种植玉米29万亩,如果全部采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每亩可以节本增效466.4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现将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玉田县隶属河北省唐山市,有耕地面积693km~2,素有"冀东粮仓"之称,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玉米是玉田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根据国家提出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玉田县农作物种植方法理应顺应国家的要求,改变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科学组装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及加大种植密度,改种耐密抗病型品种,改套种为大田直播,采用配方施肥,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等技术,使玉田县玉米绿色增产。  相似文献   

18.
文县古称阴平,位于甘肃省最南端,国土资源面积4994 km2,耕地面积4.6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3.9万hm2。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干旱山区人民群众“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近年来,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了几种新技术、新材料,在全县3个典型干旱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2006年,在堡子坝乡寺陡坪等2乡3村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20 hm2,亩增产40%以上。2007年该地区群众自发购买宽地膜(宽120 cm)种植玉米24 hm2。通过2年的生产实践,群众尝到了甜头,该项技术已被当地群众肯定和接受。然而,文县农技部门由于缺乏推广经费,这项重要技术措施未能在全县干旱区大面积推广。文县农技中心抢抓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论证申报旱作农业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为文县旱作区粮食增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2012年,文县累计种植全膜玉米2.46万hm2,增产粮食245.77万kg。省上补贴地膜525 t,市上补贴地膜292 t,县上补贴地膜531 t,农户自筹地膜866 t。现将文县旱作农业项目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靖边县旱作玉米种植现状靖边县按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区域: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南部山区地处白于山区腹地或边缘,常年干旱少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为了解决南部山区农业种植缺水这一瓶颈效应,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要求,以提升玉米增产增收为重点,积极探索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从2007开始我县在南部山区探索旱作覆膜玉米种植0.5万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是旱作农业区重要的抗旱技术之一。登封地处豫西丘陵山区。80%的耕地是旱地。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为了研究旱地春玉米的增产新技术,我们采用地膜集雨增墒覆盖技术,使地膜带上增加了两条集流沟。雨水沿着集流沟下渗到种子周围,增加膜下土壤含水量。利于出苗和玉米生长。在不增加投入成本的情况下.产量比普通覆盖法提高12.8%~16.2%。春玉米5月上旬乳熟期收获,出售鲜玉米棒。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门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