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探讨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及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介绍了能值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可引入能值分析理论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给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在生态脆弱的干旱区与荒漠区,土地资源往往因经济发展而受到诸多生态环境压力。因此,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磴口县为研究区,应用能值分析方法,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等方法,系统研究2003-2015年间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情况。结果表明:1)在磴口县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内,建设用地系统对土地总体能值影响最大,但建设用地系统自身处于严重的"消费型"系统,可持续性较低,面临较大环境压力。2)研究时段内,磴口县土地系统整体经历了从严重土地沙漠化至沙化被遏制的过程,该结论是从土地利用数据中分析得出,并在能值分析中得到了严密的印证。说明当地积极的沙漠化治理卓有成效。3)研究期内,磴口县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总体能值投入产出比、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均在降低,土地环境负载指数逐步增大。说明研究区的可持续性在该时段内较差,并且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并不乐观,亟需措施来遏制。  相似文献   

3.
以托克逊县2000-2010年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构建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托克逊县夏乡、博斯坦乡、伊拉湖乡和郭勒布依乡4个乡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表明,4个乡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由全部不可持续上升到整治后的勉强可持续及中等可持续,土地整治效果明显,评价结果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县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生态安全性角度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赋权重,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得指数分值,并建立三角模型,分析丰都县2003-2012年的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5年以前处于土地利用不可持续状态,经过5年的发展,2011年达到一般可持续发展水平;10年间丰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总体呈上升态势,整体发展趋势比较平缓,主要存在2种发展趋势强可持续性→一般可持续性,造成可持续性趋势减慢的原因是生态安全性不稳定。研究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峡库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状态和趋势,为库区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陕西省子长县涧峪岔镇淮宁河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通过查阅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在大量借鉴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土地整治的影响及可持续性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3个方面分析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效益。同时提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1年至2004年黎平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引起土地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黎平县在土地利用中应扬长避短,在保护生态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使得全县的土地利用沿着自然、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计算、对比江苏省1996-2005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江苏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江苏省耕地利用系统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且由于经济反馈能值投入比例失调、“重产出,轻保护”、耕地利用环境污染加重、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耕地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等,其可持续性有减弱趋势。为促进江苏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应从调整耕地能值投入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及基础设施投入、治理工农业污染以及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计量方法,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以贵阳市为例,从经济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支撑性三方面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比较其评价结果的差异并基于评价指标增长率差异判定更为适合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趋势变化评价结果一致,但在经济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支撑性单一层面的评价结果均存在差异。相比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得到的评价指标增长率更接近评价指标原始值的增长率,更适宜在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江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选取了江西省2006~2015年鉴数据,构建自然条件适宜性、资源环境可支撑性、社会经济可接受性3个方面25个指标,运用熵值法进行各指标权重计算,对江西省十年以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趋势表现为平直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为目标,生态足迹模型和GIS技术为方法,采用生态可持续指数评价分析2013年13个地市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耕地资源总体呈现生态盈余;总体上由北向南呈现耕地利用可持续状态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态势,临界可持续地区与弱可持续地区的生态安全得到重视;修正可持续状态分析得出,哈尔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的耕地生态可持续程度下降或改善不明显;耕地生态可持续指数预警值为0.449。该研究可为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耕地生态安全预警和政府部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拉萨市“一江两河”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拉萨市一江两河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拉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生态退耕前后农牧交错带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方法]以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区,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的年转移率、耕地适宜性特征和能值分析,定量分析在生态退耕前后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建设用地扩展占用耕地的趋势逐渐增强;生态退耕后,耕地面积仍然大于宜农地面积;耕地农业化学物质的投入逐渐加大,单位种植业能值产出所需的农业化学物质能值投入不断增加。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波动降低。[结论]监管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深化生态退耕政策,根据降雨量控制单位种植业能值产出所需的农业化学物质能值投入是提高农牧交错带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县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困扰着县级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制约县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大瓶颈。对县级城市的土地利用状态进行分析,可以深化对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及规律,认识各影像方面之间的关系,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基础,对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主要有: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大力发展林业,优化农业用地结构;控制耕地减少,实现占补平衡;合理安排和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计算广东省1991~2005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分析了广东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广东省耕地利用系统处于不持续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广东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应从调整耕地能值投入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及基础设施投入、治理工农业污染以及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A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本文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3个方面构建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7—2021年,该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指数处于一般可持续水平,并呈逐年增长趋势;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总体不断上升,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先升后降再上升。根据评价结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策略,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肃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为甘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2005-2011年甘肃省及县(区)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在构建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2005-2010年甘肃省以及2010年甘肃省各县(区)的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在Geoda和Arcgis软件支持下,对甘肃省各县(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对耕地利用分区,探讨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2005-2010年甘肃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呈波动性发展,其中生产稳定性指数、经济可行性指数、社会接受性指数总体提高,但生态合理性指数总体降低。2010年甘肃省各县(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县(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差异明显,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区、陇东区、陇南区、甘南区、陇西区5个耕地利用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依次降低。【结论】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都说明甘肃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受生态合理性限制,为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必须提高耕地自身质量等级,改善耕地外部环境,促进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由能值密集型向能值安全高效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地处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评价和分析珠江三角洲林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对于缓解林产品供需矛盾,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珠江三角洲林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构建评价模型,定量评价该区域1992—2012林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多数年份处于不可持续利用阶段,系统内部在多个年份不协调,生态可持续水平低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波动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持续土地利用是整个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有利于实现这一战略性的目标。研究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建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地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黄果树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冯开禹  王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598-3600,3696
通过分析2001-2006年黄果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其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采用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选取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3个层面的23个指标进行评价,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隶属度,并用指数法公式计算各年度的综合评分值以及以上3个层面的综合评分值,评价黄果树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结果表明,黄果树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在6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土地质量状况向好的方面转变,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标准主要分为2个阶段,即2004年前为土地资源的准备阶段,2004年后为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绵阳市安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其分布格局,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2001年土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统一的能值核算,构建了若干能值指标,并以此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判定,同时运用MapGis6.6软件对安县的土地利用进行分区,以指导安县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