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许悦  丁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39-6741
[目的]以期在现代的园林意境的营造中更好的继承文化,发扬园林意境的风格和作用。[方法]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立意出发,总结传统园林意境的各种营造手法。[结果]提出在现代园林意境的创造中,应该将以人为本做为出发点,构建现代大文化背景下的园林意境;尊重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同时挖掘传统理念,丰富园林意境的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历经了多个发展时期,所遗留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均能为现代景观设计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遵循"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设计技巧、"意境创造"的文化内涵。将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相结合,可以使得园林景观同时具备功能性和审美价值,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景观,创造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保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3.
唐莉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10-22511,22663
就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特质,从空间序列、园林布局、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方面,结合古典园林中的各个要素展现了其无处不在的诗情画意。强调了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特性使其与中国传统的诗文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使其与诗文绘画一样讲究写意,追求意境。分析了意境的内涵特征,即互生性、虚实性、关联性,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写实与写意、造景与借景、移情与象征的意境营造手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营造的要点,强调应注重对环境、体验、经验、手法的理解,以通过更广泛的途径来展示空间场所感,营造空间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园林造园的精髓和境界。笔者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缘起、营造要素及其营造手法.以期能为现代造园提供指导性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5.
陈展川  侯则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90-6091
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含义,介绍了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阐明了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是现代景观设计所需继承的传统精华。  相似文献   

6.
邬丛瑜  卢山  陈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054-2060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对现有的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大致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归纳总结现存研究中园林意境的营造途径主要集中于诗格、画理、典故、风俗、道德、宗教等方面,指出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局限于文化角度,仅体现了意境营造的外在因素。建议今后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可结合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需求角度探讨现代园林意境营造途径,以期为园林意境的解读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注重运用植物配植来努力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四大元素之一的植物,一直被看作是营造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在现代中国特色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使其更好发挥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一直是现代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传统园林意境的论述,阐明了园林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运用传统意境营造的方法,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营造一处充满诗情画意般的庭院,对学生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82-17983,17986
解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知识,从初始时期、发展时期、鼎盛时期3个阶段探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并从不同的划分角度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体系,重点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文化底蕴和具体表现,指出其意境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之情,也是各种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意境的营造方法及其内涵,研究了意境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手法,指出意境的营造要素包括建筑物、山石、水体、植物4个方面,而在营造手法上则应注重在构景过程中进行形象塑造、将意境融入关键位置的点题中,并将园景与绘画相结合,以画入园。以期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及其意境的一定程度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声景观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是我国古典园林意境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能带给人们回忆和美好享受的重要载体,在景观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梅、荷花、菊花、牡丹、桂花、玉兰及山茶花为例,探索中国传统名花在声景观营造中的手法和特点,旨在丰富园林植物声景观营造方式,为中国传统名花的声景观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古典园林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推动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传承、应用过程中,不断实现发展和创新,才能使现代园林既具有文化内涵、实用功能,又兼顾审美鉴赏价值.本文概述了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内涵,包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辩证分析了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概念和类型,分析了意境的营造手法,以期为我国的现代造园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独具特色,将其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既是传统园林景观造景手法的再现,又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基于此,本文分析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提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曾经有着辉煌的成就,但中国现代景观的设计水平迫切地需要提高。相比之下,曾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园林景观却创造出了以枯山水为代表的崭新的园林景观,而日本的现代景观设计已步入国际先进水平;极简主义园林景观兴起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枯山水园林和极简主义园林的历史、内在特点以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提出了枯山水艺术与极简主义园林在设计理念以及表达手法上的相似性,从它们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现代中国园林的现状,希望能给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现代景观既富有现代感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在对传统园林的传承上,日本现代景观以延承日本美学特征为基础,营造传统园林意境为宗旨。通过分析日本传统园林的美学特征和意境的构成,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日本现代景观营造传统意境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以营造空间的场所感、沿承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思想以及人性化的时代要求为设计理念,设计中通过变更布局方式、模拟空间尺度、替换构成要素、置换功能性质、简化细节和视景的艺术处理等途径来营造传统意境,其延承和创新的方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代景观的理解和对古典园林的认识,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从而为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商碧玉  王雷 《乡村科技》2022,(11):108-110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也是传统园林中以植物之景为主、以水石之景取胜的园林上乘之作。通过对拙政园布局、景点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植物在古典园林中除具有基本的观赏功能外,还具有构景、改变空间意境、营造空间等功能。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可在借鉴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意境的营造是其核心审美范畴和艺术精髓所在。本文从解析中国传统园林意境营造的精髓入手,重点分析其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巧于因借的景观布局、精妙得宜的造园手法的借鉴之处,结合西安市丰庆公园设计实践案例总结山水布局、诗画意境、植物造景、建筑景观的意境创作要点,指出必须从继承民族文化的高度出发,在传承及解析中国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弘扬与创作,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9.
钟华  刘加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97-18698
根据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中西方园林不同的造园思想,并指出其引领的园林建筑外部形态特征、景观意境、造型样式、结构特点、空间关系的区别。认为将园林建筑艺术引入室内景观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实例说明了古典园林空间布局、意境营造以及西方园林的建筑形式对室内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她所创造的意境渗透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它所倡导"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了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儒学之外,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也是中国园林的美学渊源之一。道家思想在园林上的最大体现就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而又不单纯模仿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学、山水画等艺术紧密相联,不仅更形象地体现了园林的诗画情趣,同时也深化了园林意境的涵蕴,并再次开拓意境创作的更高领域。分析和讨论中国古典园林内在的文化底蕴及美学价值,对于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