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果树栽培已成为促进保护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多年来,由于缺乏相关的栽培经验,栽培技术尚未成熟,从而导致在保护地进行果树栽培的推广中,仍存在很多误区。本文将通过对保护地果树栽培中尚存的误区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提高果树栽培的成活率,促进保护地经济增长。1保护地果树栽培的误区1.1一味缩短果品上市周期很多果农为缩短果品的上市周期,肆意违背果树的生长规  相似文献   

2.
随着保护地果树栽培的不断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保护地果树栽培历史短暂,对保护地的设施条件认识不高,对保护地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保护地小环境的调控技术的规律未掌握清楚,缺乏规范的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保护地果树的发展,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针对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进行保护地果树栽培,是充分利用光热气候资源,提高果树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保护地果树生产,不仅要求较高的树体管理技术,也要求较高的施肥管理技术。现将保护地果树栽培施肥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简单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果树栽培 ,由于经济效益高 ,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但保护地栽培果树 ,改变了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使果树的生长及自身营养规律发生了变化 ,发芽后棚内的温度、光照等不能充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影响光合作用。因此 ,针对保护地栽培果树的生长特点进行秋季管理 ,有效地提高植株的贮备营养水平 ,成为保护地栽培管理中最主要的技术环节之一。一、早施基肥由于大棚果树生长期提前 ,前期地温较低 ,根系生长时间短 ,生长缓慢 ,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差 ,基肥施入时间应提前到晚夏至早秋进行。此期施入后 ,根系恢复快 ,肥料被吸收利用早 ,可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君 《北京农业》2013,(33):93-94
果树保护地的栽培非常值得大力发展与倡导,因为该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农民的生活水平稳步上升,同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果树保护地的栽培模式,是指在本来不具有果树生长条件的地方,使用人工手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帮助一些果树品种创造生长的条件,让所有水果实现所有季节均能供应的要求。且这种果树保护地的栽培模式,能够提高水果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山东果树保护地栽培现状与发展问题王金政(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果树保护地栽培,是在人工调控环境因素的设施条件下进行的果树促成栽培或延迟栽培,是整个果树栽培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北方落叶果树地区的保护地果树栽培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7.
果树保护地栽培,是在人工调控环境因素的设施条件下进行的果树促成栽培或延迟栽培。在山东省,果树保护地栽培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8.
贾生平 《农业与技术》2006,26(3):155-157
CO2是光和作用的原料之一,CO2亏缺成为保护地果树产量提高的关键制约因素。因此,近年来,在设施果树栽培中施用CO2气肥作为一项高产、优质、抗病的技术措施,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保护地果树CO2调控技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一、果树保护地栽培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果树的保护地栽培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辽宁、北京、天津、黑龙江等省市在葡萄上进行果树保护地栽培的尝试,限于当时的消费水平、技术水平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基本未应用于生产。此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8年以后,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生产与理论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197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园艺所开始了塑料薄膜日光温室葡萄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之后又在塑料大棚内获得成功。1981年辽宁省本溪市立新区恩山岭大队在塑料薄膜日光温室中进行葡萄保护地栽培试验,栽后第二年获得二茬果,合计单产60000kg/km2。1994…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果树栽培,由于经济效益高,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但保护地栽培果树,改变了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果树的生长及自身营养规律发生了变化,发芽后棚内的温度、光照等不能充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影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果树保护地延迟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现状,着重对延迟栽培及其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论述,包括树种、品种的选择和可借鉴的延迟栽培技术措施,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作物种植以及果树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全面的革新,而果树种植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巨大的变革,同时对于种植的方式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提升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度,导致可供果树种植的场地面积大幅度缩水,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保护地栽培成为了现阶段较为关键的果树栽培技术。桃树种植作为我国较为关键的种植技术之一,供需量巨大的同时也可以为种植户带来较为不错的收益,而保护地栽培作为现阶段主流的种植技术之一,更使得诸多种植户争先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了在保护地栽培桃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较为关键的问题,其中病虫害威胁首当其冲。本文将从现阶段我国保护地栽培桃树的现状开始,对保护地栽培过程中桃树病虫害问题严重的原因进行探究,同时寻找在保护地栽培桃树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果树设施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鲜、优质水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不可缺少,促使了不耐藏果品树种保护地栽培的兴起,例如油桃、凯特杏、大樱桃等的反季节栽培,使其新鲜果品在淡季上市成为可能.但果树设施栽培毕竟属于新生事物,栽培历史短暂,对保护地内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尚未彻底摸清,并且保护地内小气候的可调节范围有限,调控技术较复杂,目前仍缺乏规范的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果树保护地栽培,已成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是各种果树都适宜在保护地栽培,因为每种果树在其生长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适应性,有些果树必须经过低温处理达到一定低温量,并经过一定日照时数和具备其它条件,解除休眠,才...  相似文献   

15.
李德华,山东省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从事果树科研工作21年来,一直工作在果树生产科研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核果类果树栽培及保护地栽培方面有所专长,在果树新品种的培育和栽培新  相似文献   

16.
果树栽培在农业和林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当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果树栽培管理仍存在较多落后的问题,管理误区也屡见不鲜。鉴于此,本文从果树栽培管理概况入手,进而总结出果树栽培管理误区,有针对性地提出果树栽培管理对策,目的是推动果树栽培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大棚杏树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果树效益高而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保护地果树近20000hm^2,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成功率低是普遍现象,其中杏树的保护地栽培尤为突出,大多数产量较低,有的甚至绝收,给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了杏树大棚促成栽培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忻州市保护地栽培生产发展很快,不仅改变了传统栽植方式,而且使一些贫困地区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保护地栽培产业在忻州市已逐渐发展起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形成产业基地,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等,本文针对全市保护地栽培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一、发展保护地栽培的意义保护地栽培是忻州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主要应用于蔬菜、果树苗木、花卉等园艺作物的生  相似文献   

19.
设施果树栽培也称果树保护地栽培,是近年来林业生产上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林业生产以及自身结构的调整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在设施果树的生产中,常常由于人为措施的不当而发生灾害,我们称之为人工灾害,这些灾害都是近几年设施果树生产中屡屡发生的,对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人身安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果树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业生产效益的根本性措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果树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栽培技术不断更新以及新的果树品种不断出现,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种类也在逐渐增多,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果树栽培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蓬安县果树栽培的实际情况,就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对病虫害防治对策进行了集中的论述,最后对果树管理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