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磊 《现代农业科技》2006,(21):186-187,189
反贫困问题是当代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正确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贫困政策.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假说问题,还涉及此政策的可操作性与成效.深入辨析贫困与分配机制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就是要认清贫困农村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原因。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之后提出了绿色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开发式扶贫和政策扶贫的反贫困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63-15965,15981
分析了四川省农村贫困的现状、特点及贫困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四川省农村贫困状况的对策,即完善财政资金反贫困制度设计,完善金融反贫困制度设计,加大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军 《甘肃农业》2004,(5):22-23
一、关于贫困成因的再认识甘肃是我国农村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的省份之一,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直到2 0世纪80年代初期,仍有70 %以上的农村人口生活在温饱贫困线之下,全省87个县(市、区)中有53个贫困县,其中4 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大规模扶贫开  相似文献   

5.
龙江  王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85-12687
基于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省农村的贫困问题。在阐述贵州农村贫困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贵州农村贫困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反贫困策略:实施"教育反贫困"战略;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徐光  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79-108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贵州省落后农村地区的反贫困问题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阐述贵州农村贫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贵州农村贫困的原因,并提出摆脱贫困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正确掌握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贫困政策。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假说的问题,还涉及此政策的可操作性与成效,因此深入辨析贫困与分配机制之间的关系,便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要实现目标,必须认真研究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的新特征,找到消除贫困的最佳路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指出要提高反贫困效率,必须完善反贫困机制。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投资结构,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实现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并重;三是改变国家扶贫资金的瞄准机制,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农村贫困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吴天锡一、贫困阻碍人类进步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依靠自家劳动能力谋生,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准的,称为贫困。基本生活水准的衡量,以维持个人基本生活(指...  相似文献   

10.
消除能力贫困——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除农村贫困依然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难题。对贫困的认识,不应仅限于收入贫困,而应拓展到更为广泛的能力贫困的层面。能力贫困主要包括教育和知识贫困、健康生存能力贫困、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它还包括人们要面临的风险以及面对风险时的脆弱性。在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以后,反贫困的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脱贫不只是收入的增加,更是可行能力的增强。我国反贫困的战略选择也应相应地将增强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置于收入增长的前面,以突现可行能力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问题北京农学院胡锡骥尽管二战后世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均收入和食品占有量均超过战前,然而,由于人口迅速和绝对地增加,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世界贫困问题仍广泛地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最近,FAO在一份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进...  相似文献   

12.
从农村贫困空间理论入手,从空间分析的角度来看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梳理了国内现有贫困、反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总结地理影响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并不是确定的,而是个性化的,根据所处地区的特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同时高程与坡度、距中心地距离和距主要道路距离对贫困与反贫困的影响并不是非正即负的。  相似文献   

13.
以贫困的内涵和有关贫困的社会因素论说为基础,分析了引起我国农村贫困的社会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用低收入和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这样的词汇来定义贫困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需要。一个人的贫困,除了生存需求的保障,还应包括权利、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发达状态。我国现阶段的反贫困工作,应采用相对标准,如居民平均收入的30%~50%或5%~10%最低收入人口比例而非某个人为的绝对值。反贫困工作在国家来说应是一个社会问题,即对贫困者的关切和救助。真正的反贫困行动,除了给予贫困者生存和生活保障,还应积极铲除人们陷入贫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根源,帮助他们踏上发展的阶梯。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是我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的贫困根源在于农村的贫困,更在于民族地区的贫困。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对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民族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发展缓慢、固定投资不足、教育发展滞后等,民族地区实现反贫困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为此,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教育反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财富,农村信息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农村的信息贫困。信息贫困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积极宣传,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获取信息提供物质保障和信息渠道,通过农业科学技术信息的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7.
郑庆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42-6843
分析了云南省农村贫困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善云南省农村贫困状况的对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业信息建设步伐;增强农产品流通;发展农村特色农业;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推进农村科技建设;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8.
彭振芳  林秀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931-2932
对农村贫困文化的定性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农村贫困文化产生的原因,提出充分吸收贫困文化的合理成分,消减贫困文化的不良因素。作者认为研究农村贫困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阶段贵州农村贫困特征与反贫困策略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深入和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征.该文结合新阶段贵州农村贫困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农村反贫困策略的建议,为探索行之有效地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并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的贫困成因是多方面的,资源禀赋不足、制度安排缺陷、人力资源不足、价值观念落后等都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而城乡割裂的二元经济结构是所有原因中的主导因素,如果能够放开户籍制度,促进劳动要素的流通和转移,赋予贫困地区农民以更多的发展的机会和权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机理和根本动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