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节及所属的相应皮区,临床表现以簇集水疱排列成带状,伴有神经痛为特征,年老体弱者病情较重,且易遗留神经痛,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感染为主。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兼施治疗本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胶体溶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水浸法提取并制备中药胶体溶液.选择临床确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胶体溶液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及口服吲哚美辛治疗.结果临床应用中药胶体溶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总有效率100.0%,而对照组49例,总有效率79.6%.结果显示:中药胶体溶液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效率优于对照组(X2=3.245,P〈0.05).结论中药胶体溶液更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丸口服联合抗病毒及镇痛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龙胆泻肝丸+肋间神经阻滞+抗病毒治疗;B组:单纯抗病毒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从即刻开始至观察期(20 d)结束,A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睡眠状况也明显改善(P〈0.01);而B组患者仅在第15天开始疼痛有所减轻,睡眠状况好转.结论采用龙胆泻肝丸口服+肋间神经阻滞行镇痛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睡眠质量改善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老年人易发本病。我科于2003~2008年共收治35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2003年3月至2008年6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5~80岁,平均68岁。  相似文献   

5.
生长痛是小儿常见痛,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维丁钙片治疗伴有低钙血症的生长痛患儿86例,并与阿斯匹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60例血钙低于正常水平的生长痛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其中男47例,女39例。对照组74例,其中男42例,女32例。生长痛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维丁钙片治疗,<6岁者每日3g,≥6岁者每日6g,分3次口服,15d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50mg/(kg·d),分3次口服,15d为1疗程。1.2.2 疗效评定 显效:经治疗1疗程,疼痛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化所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表现为身体一侧皮肤突发丘疹、水疱、脓疱,排列成带状,伴发局部皮肤疼痛,治疗不当易产生后遗神经痛。我们采用局部叩刺、放血、拔罐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10—2013-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并经临床确诊的68例带状疱疹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中药桃红四物汤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前列地尔静滴,采用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从而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9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口服,治疗组口服普瑞巴林的同时联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普瑞巴林用量,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减低、普瑞巴林用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7.71%、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尚 《当代农业》2011,(10):58-5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即民间俗称的"缠腰龙"。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形成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缠腰龙"好发于成年人,春秋季节多见。神经痛为带状疱疹首发特征之一,常出现于发疹前,夜间疼痛加剧,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部位逐渐出现隆起的红色丘疹时,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 6 5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35 )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 0 5g ,每天 2次。治疗组 (n =30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 ,0 5 g/次口服 ,每天 4次 ;卡介苗素注射液 ,1mg/次 ,肌肉注射 ,每天 4次。 10d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 2 0d ,随访 3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74 3%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Hc=7.0 99,P <0 .0 1) ,且治疗组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与水疱干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云南白药口服联用卡介苗素注射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疗程短 ,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即民间俗称的缠腰龙。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形成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缠腰龙好发于成年人,春秋季节多见。神经痛为带状疱疹首发特征之一,常出现于发疹前,夜间疼痛加剧,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部位逐渐出现隆起的红色丘疹时,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加巴喷丁及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PHN患者58例采用地佐辛注射液联合加巴喷丁的方案治疗,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15天后评价疗效.结果疼痛消失4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显效率达93.1%.治疗前后比较,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联合加巴喷丁及神经阻滞治疗PH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且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带状疱疹在临床较为常见 ,且常遗留神经痛 ,给老年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将本院 5 a来收治的 58例老年人带状疱疹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58例中 ,男 37例 ,女 2 1例 ,男女之比例为 1 .76∶ 1。年龄 60~ 82岁 ,平均 68.5岁。皮疹发生于胸腹部 39例(67.2 % ) ,颈肩部 7例 (1 2 .1 % ) ,头面部 5例 (8.6% ) ,四肢 4例(6.9% ) ,臀部 2例 (3.5% ) ,恶性肿瘤手术疤痕处 1例。皮疹类型 :疱疹型 43例 ,大疱型 8例 ,顿挫型 7例。1 .2 皮疹与神经痛的时间关系本组病例中先出现神经痛后起疱疹者 55例 ,其中神经痛后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八正散(bazheng powder,BZP)和枸橼酸氢钾钠颗粒(potassium sodium hydrogen citrate,PSHC)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三聚氰胺中毒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为三聚氰胺中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1 500 mg/kg三聚氰胺连续15 或30 d对小鼠灌胃0.4 mL/(只·d),构建小鼠三聚氰胺中毒模型,然后将其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用质量浓度为1.12,0.56,0.28 g/mL的BZP和含量为1.44,0.72,0.36 g/kg的PSHC单独或联合治疗,每天1次,灌胃量0.4 mL/(只· d),7 和15 d后测定血清肌酐(CRE)、尿素氮( BUN)和尿酸(UA)浓度,治疗15 d后处死小鼠,取肾脏称质量,计算肾脏系数。【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血清指标CRE、BUN、UA值均比对照组低;与治疗7 d相比,治疗15 d 时,CRE、BUN、UA值进一步降低,且仍低于对照组。 除0.56 g/mL BZP+0.72 g/kg PSHC和1.44 g/kg PSHC组外,其他各治疗组小鼠总肾脏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ZP和PSHC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小鼠三聚氰胺(1 500 mg/kg)中毒有治疗效果。治疗7 d 时,0.56 g/mL BZP+0.72 g/kg PSHC组和0.28 g/mL BZP+1.44 g/kg PSHC组的联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15 d 时,以0.28 g/mL BZP组的单独治疗效果及0.28 g/mL BZP+1.44 g/kg PSHC和0.28 g/mL BZP+0.36 g/kg PSHC组的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雾化剂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25例(41眼),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16眼)和观察组15例(25眼)。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滴眼液、润舒滴眼液交替点眼治疗,1次/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雾化剂熏眼治疗(桑叶5g、薄荷5g、千里光5g、冰片2g,加水50 mL煮沸1~2min后待温即取上层药液约20mL至超声雾化器中雾化熏眼,单眼治疗10~15min,双眼20~30min,2次/d,在门诊连续治疗7d)。结果对照组10例16眼中有效10眼,无效6眼,观察组15例25眼中有效24眼,无效1眼,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结合自拟中药雾化剂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疗效良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总不令人满意,笔者自1988年以来运用自拟消积饮与针刺四缝穴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62例中年龄6个月~3岁48例,占77.4%,随机分为两级: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厌食程度无显著差异.62例均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的积滞、疳证的标准诊断.1.2方法:治疗组用自拟消积饮(方药组成:神曲10g、麦芽10g、山楂10g、连翘10g、陈皮5g、法夏5g、茯苓15g、鸡内金10g、海螵蛸10g、疳积草10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持续静滴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5例 2 4h持续静滴多巴胺 ,滴速为 5~ 10 μ g/ kg· min;对照组 35例每次静滴多巴胺 0 .5 mg/ kg,每天 1~ 2次 ,滴速亦为 5~ 10 μ g/ kg·min。两组用药时间均至硬肿消失后停药。对照组 35例仅采取综合治疗 ,不给予多巴胺治疗。结果 :治疗组硬肿开始消退时间及完全消退时间分别为 (1.36± 0 .92 ) d与 (4.2 3± 2 .15 ) d;对照组 则分别为 (2 .16± 1.15 ) d与 (5 .76± 2 .31) d;对照组 分别为 (3.2 5± 1.86 ) d与 (7.12± 1.89) d。 3组硬肿消退时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均 <0 .0 1)。治疗组、对照组 和 3组治愈率分别为 91.1%、82 .9%、6 8.6 % ,治疗组与对照组 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持续静滴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方法:在常规抗痨、胸腔抽液的基础上,以葶苈子、桑皮、陈皮、柴胡各15g、茯苓30g、大枣10枚为基本方剂并随证加减治疗中、少量胸腔积液65例,与对照组62例对比,结果:中等量及以上胸腔积液中,中西医结合组31例,治愈27例,好转4例,治愈率87%,平均胸水消退时间11d。平均胸水消退时间16.5d。对少量积液者,中西医结合组34例,治愈32例,好转2例,治愈率94%,平均胸水消退时间95d;对照组28例,治愈率68%,平均胸水消退时间13.5d。2组差异疗效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粘连肥厚,还可以减缓抗痨药物的副作用,迅速改善结核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经验。方法对3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所进行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行植皮手术,4例存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其带状疱疹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拟安胎汤治疗习惯性流产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安胎汤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习惯性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100例患者采用自拟安胎汤治疗,药物组成:菟丝子20g,桑寄生12g,川断12g,阿胶10g(烊化),党参18g,白术12g,茯苓10g,炙甘草6g,熟地1g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3g,杜仲12g,杞子12g,淮山15g。水煎2次分服。每于月经前10d开始服7—10剂。妊娠开始每日1剂,连用7—10d后改为每周2—3剂,持续3个月后每周服1剂维持。结果:治愈95例,无效5例,治愈率95%。结论:自扭安胎汤治疗习惯性流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