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遼縣今春林業,同其他生產一样的飛躍前進。全縣人民經过整風和社会主义教育后,鼓足了革命干勁,經十二天的連夜苦战,造林十五万多畝,比原計划翻了一翻,并超过全年造林任务的21%以上,有八个鄉鎮,包括一百三十五个農業社,都按綠化規划造起林來,出現千畝林社二十六个。群众四旁零星植樹三百五十多万株,全縣平均每戶达到八十株;在三条長达二百華里的公路兩旁都栽上了樹。取得这样空前未有的成績,我認为下面几个原因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我縣冬不冷鄉常勝社是在1956年一月由一个行政村298戶,691个男女劳动力組成的一个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全社总土地面積約有二万余畝,耕地面積6,225畝,其中山地2,814畝,其余土地为牧場和林業用地等。这些非農業用地主要分布在該社北部的苏不呆庙后山一帶,这些荒山由于沒樹和群众每年進行摟柴,而造成水土流失相当嚴重。每年一到大雨連綿  相似文献   

3.
年年增產 樹樹豐收赤峯縣初头郎鄉紅星農業社‘三八’苗圃,从是一九五六年建立起來的。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到三年的时間,这个苗圃已經成長起來了。它的成員,已經由原來的十九人发展为六十四人,苗圃的土地面積由初建的十五畝增到一二四点五畝。培育的樹种由楊、榆兩种發展到楊、榆、桑、沙棗等八个樹种。兩年共培育出榆、楊、唐槭、棉槐等苗木二百零七万株,平均畝產量四万五千株,以楊樹为例,一  相似文献   

4.
梭梭是具有耐旱、耐高温和耐塩碱性的一种沙地生長的高大灌木,尤其適于流沙地区,是固沙造林的先鋒樹种,生長快,適应性强。今春巴盟(?)口縣三盛公防沙林塲,为了掌握梭梭直播造林,在敢想、敢作的思想指導下,在流沙地区进行了梭梭直播造林的試驗,面積达四十余畝。这次試驗是成功的,效果很好,为我区大規模改造沙漠創造了良好开端。 5月10日他們在較平坦的沙海子处撒布(用手)了約5—6分地的梭梭,每畝播种量半市斤左右,播后用铁耙翻一次,使沙子与种子的匀摻合,达到复土的目的。現在看來这片梭梭樹生長得很好,每平方公尺約有幼苗二十株  相似文献   

5.
察哈尔右翼后旗黄羊城鄉共乐農業社社員韓祿同志,从1956年起担任林業員的工作。由于他敢作敢为,在將近三年的工作过程中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共乐農業社在1956年以前只有五畝幼林,韓祿同志为了給造林打下物質基礎,就釆取“就地育苗,就地造林”和“先育苗,后造林”的办法,首先建立了苗圃。目前,苗圃育苗面積已發展到一百五十九畝,成活率达90%以上,并且生長良好,今年春季出圃苗条榆樹八  相似文献   

6.
四子王旗团結農業社,从建社后每年都或多或少的造几畝林和育几畝苗,但是截止1957年,成活率僅占总造林面積的5%,并且生長不良,从而嚴重的影响了社員群众的造林育苗積極性。因此,每年当上級下达造林育苗任务后,社員們就說:“又讓咱们把樹苗子埋到土里沤糞了。”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林業干部沒有進行詳細的宣傳,沒有把党的林業政策方針徹底貫徹到群众中去,所以社員們对  相似文献   

7.
我旗今春綠化事業,处于一日千里的大發展,完成造林二十六万三千三百多畝,四旁植樹二百九十多万株,封山育林一万五千多畝。一春大片造林面積相当于解放后十年造林的总合。全旗平均每个劳力造林二畝,零星植樹二十二株,在六百九十多華里的公路兩旁全部栽上了樹,并出現一季造林二万畝的社一个,万畝林社五个,五千畝林社八个,千畝林社五十四个。在春季造林同时,还准备好一万五千多畝的育苗用地,現已播种的有三千三百多畝。  相似文献   

8.
工作简讯     
敖漢旗試種南方樹種成功昭烏达盟敖漢旗是个樹木較少風沙嚴重的地区,今年随着林業生產大躍進又來了个林業技術革命。他們打破“只有当地樹木种子,才能在当地育苗”的陈規戒律,在三月間派人到江西省玉山縣去采集烏桕、油茶、油桐、杉樹、芋蔴、樟樹、密桃、毛竹等珍貴樹木种子八种。回旗后就在新惠苗圃進行了試种,面積共达1.1(?),經过全圃职工的細心經营管理,已在6月10日前后全部出土,平均成活率在80%以上,其中芋蔴在6月13日已生長到30公分  相似文献   

9.
宁城縣馬站城子丰收農業社,截止1957年实有林地面積三千三百五十畝,在1958年春季和雨季又造林二千零八十多畝。他們为了很快实現万畝林社的計划,供应造林所需苗木,本着自釆自育的方針,今年共育楊樹、榆樹、桑樹、黑松、沙棗、沙棘、臭椿、荆条等苗三十八畝多,預計產苗一百四十万株。其中,楊樹育苗一六点五五畝,預計產苗八十万  相似文献   

10.
苏联中亞細亞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積18,000万公頃,年降雨量平均120公厘左右,經常处于干旱,常常一连3~4个月无雨,平均風速3~9米/秒,最大風速18~20米/秒,地下水位深4—16公尺。中亞地区的沙地植物多为三芒草、砂苔、灌木有黑梭梭木,白梭梭木,碱蓬、新疆拐棗等。苏联給予了中亞沙漠地区林業工作以双重任务:(一)采用植物固定交沙,保护生產建設,改善生活环境。(二)利用沙荒营造薪炭林,并为發展畜牧業創造条件。在固沙造林的初期,主要是在沙漠的边緣,  相似文献   

11.
主席、各位同志: 我們內蒙古代表团完全同意李登瀛同志的講話和裴丽生同志的报告。这次会議,我們代表团的全体同志認为是一次促进会,是一次向沙漠进軍的动員会,是一次建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会議。我們决心在內蒙古党委的領導下,动員全区人民,为改造沙漠,为人类造福的这个偉大的理想和規划的实現而奋斗。 內蒙古自治区沙漠占相当大的面積,据估算,全区沙漠面積約为三万四千五百万畝,占全区土地面積的16.4%。这些沙漠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伊克昭兩个盟,僅这兩个盟的沙漠面積就占全区沙漠总面積的70%。其中有著名的騰格里、巴丹吉林。烏蘭布和、庫布齐、  相似文献   

12.
四子王旗前進社位于陰北丘陵区。圣社五百一十四戶,一千七百余人,男女劳力九百个,土地五万九千畝,年經营播种面積三万五千畝,这里群众以往无造林习慣。解放后,在当地党政重視領導下,从1953年起進行互助合作造林,这种形式使得当地分散的个体农戶,基本適应了造林育苗集体經营特点,至1956年建成高級農業社后,把林業納入生產計划,統一經营,集中完成了成片造林一千五百六  相似文献   

13.
斯力很嘎查五星農業社,是科尔沁右翼前旗第一个万畝林社。它位于洮兒河南岸区,土壤多为栗鈣土,沿河平川部分窪地,黑土壤碱性多。全社共有五百三十二戶,二千七百五十余人口,总土地面積五千二百五十多公頃,其中耕地面積一千七百一十五公頃,可耕水田一千二百四十四公頃,荒山一千八百五十七公頃。原有护岸灌木林約二百公頃,僅占总土地面積的百分之四弱。由于山多,土薄,森林少,水  相似文献   

14.
郡王旗新庙鄉新丰农業社,是个山多、溝多、沙多的地区,在八百平方華里范圍內,有大小十一条溝川和四万五千余畝的流沙。風沙水旱等災害連年威脅着村庄和一千五百余畝农田,解放前,有70%以上的群众处于飢无食、寒无衣、住无所的境地,那时,流傳着: 窮山惡石头,瘦水朝南流, 窮人住在沙里头,年年下来沒吃头。解放后,这种貧困的狀态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农業合作化和各項生產的改革,1956年全社85%的社員生活提高到相当富裕中农的水平。从此,  相似文献   

15.
四子王旗烏蘭花苗圃,所培育的楊柳母樹苗,从本年五月开始發生腐爛病,至六月中旬共死掉楊樹母樹苗八十七畝,柳樹母樹苗二百零八畝,共死掉楊柳母樹苗二百九十五畝,为該圃母樹总面積84.28%。与此同时,在武川縣苗圃,察右后旗白山子苗圃,达茂旗百灵庙苗圃,均發現楊樹腐爛病为害現象。我于七月間曾参与过烏蘭花苗圃楊柳腐爛病的檢查工作,認为这类病对楊柳幼樹是具有毁滅性的一种病害,值得找出致病因素,并引起重视。为此將調查結果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小城鎮里栽培街道樹往往不易成活,年年栽种,而年年不能生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保护設置。凉城縣今年將樹栽好之后,立即打上保护牆,在牆的底部凿出二、三个小洞,以便通風排水之用。根据7月25日的調查,有保护牆的樹成  相似文献   

17.
陝西省榆林地区为了作好固沙工作,在7月中旬用安二型飛机試播沙蒿十九万畝。据播后一星期的檢查,平均發芽率在60%以上,而且生長旺盛。 飛机播种固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次試种,証明用飛机播种固沙能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 飛机播种速度快、播得多。榆林地区林地近的离机場五公里,远的約二十公里,每日每架飛机平均播种三万市斤左右,播种面積二万四千畝,相当于人工播种的一千二百倍。飛机播种的种子分布非常均勻;同时种子在种倉里  相似文献   

18.
我們要七年基本固定危害農牧業生產嚴重的流沙,十五年对大片沙漠的改造做出顯著成績。因此,总結群众治沙經驗,制定治沙規划,發动沙区群众大量采集固沙植物种子,已成为我区各級領導和各族人民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务。我区沙漠約有十五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積的十分之一。这些沙漠給各族人民和各項生產帶來的災害,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和阿拉善旗的沙漠面積很大,鄂尔多斯的沙漠占伊盟总土地面積的24.7%;阿拉善旗沙漠面積占全旗面積的65%以上。在这些荒漠里有着丰富的礦藏,包蘭鉄路通过这里,居民一天天增多,居民的增多,耕地和其它生產用地就要随之增加。由于我們在荒漠上修建铁路和工厂,因此必須采取措施防治流沙的危害。例如磴口到银川砂丘很大,包蘭路不得不通过黄河修建兩座鉄桥,多花費数千万元。这些流沙对当地农田的危害非常大,在河套  相似文献   

20.
五原縣塔尔湖鎮春光農業社,由于上級党政的正確領導,几年來在林業生產上有了很大發展;尤其在今年春季,完成造林任务一千二百多畝,成活率平均在85%左右。但是,过去由于沒有林業專業組織机構,因而造林是无計划无准备的進行,往往到了造林季節才找林地;本社自有苗条也沒有全部利用,反而拿錢到国营苗圃去買。在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春光社把原來的林業隊擴大,改建为社办固沙林場。这个林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