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菇的组织分离实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菇是名贵的野生食用菌。近些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价格暴涨。为了探索红菇的人工栽培,笔大曾在1974年7月做过红菇母种分离,后因原种培养基不适而失败。1994年7月又进行了野生红菇的组织分离,获得优质红菇母种。现将实验结果初报于下: (一)培养基质 用马铃薯250g提取液800ml;红菇地腐殖土300g加水400ml,煮沸20分钟,冷却取澄清液200ml。糖25g,VB_12片,琼脂23g,制成培养基装入试管180支,高压灭菌后制成斜面试管180支。  相似文献   

2.
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是林业生产上一种有价值的外生菌根菌,与其相应树种共生时,可以增强根系吸收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能力,促进共生树种的生长发育。大红菇又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药用菌,肉质肥嫩,味道柔和。据中医研究,它具有补血、滋阴、清凉解毒的功能。制成“舒筋散”,可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等症。福建沿海一带成为产妇“坐月”必需的补品,市场干品售价每公斤60元左右。原产河北、甘肃、安徽、扛苏、云南、福建、黑龙江等省。在福建林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从1991年开始在福建和湖北鄂南山区开展了大红菇的调查,1992年7月5日首次在咸宁市郊林地发现了大红菇。现将其形态特征及驯化纯培养研究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耳(Tremella mesenterica)俗称黄木耳,是我国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和药用菌。它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福建、江西等省,主产区则在云南省丽江、中甸、维西、德钦等县。据报导,在挪威、法国、日本等国也曾发现过金耳。为了发展这一名贵品种,我们对金耳进行了菌种分离及有关试验。据初步研究,金耳是一种大型胶质真菌,其子实体  相似文献   

4.
1977年,从东坑公社何林大队山菖塆采到野生黑木耳样品,选择生长旺盛、朵型肥大的进行分离培养,经试种后生长很好。1979年与湖北、上海、北京、三明等地引进的菌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以本地菌种(Au东5号)最好,上海菌种(Au东1号)居第二位。80年将这两个菌种作重复试验,Au东5号比Au东1号平均单产增80.19%。经浙江省农科院中心化验室分析,两个菌种所产木耳的成份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杜萍  崔宝凯 《食用菌》2009,31(6):27-28
介绍了一种利用干耳组织分离木耳菌种的简便方法,分离效率高,操作时间短,节省材料,只需--JJ,块耳片就能成功分离出所需菌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红菇的生态学、人工培养、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红菇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研究、保护和开发红菇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羊肚菌菌种分离与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羊肚菌的生境记述羊肚菌食味鲜美,营养丰富。我省主产区在黔北,当地人民都有尝食经验,一般将其切碎后加鸡蛋、猪油、食盐、葱蒜等调匀蒸食,被列为最珍贵的高级食品;农村小孩一但发现,常将子实体从一侧剖缝,加入少量猪油、食盐等以菜叶包裹后用柴火烧熟,  相似文献   

8.
王祖干 《食用菌》2008,30(3):26-26
杏鲍菇,又名雪茸,刺芹侧耳,学名Plenrotus cryngi(DC.ex Fr)Quéi。草原、干旱沙漠地区的一种特殊食用菌。  相似文献   

9.
10.
干耳片分离菌种技术王朝江,池惠荣(河北省农科院理化研究所石家庄060051)黑木耳菌种分离常用三种方法,即孢子分离、耳木分离和组织分离。水耳胶质,组织分离非耳基膨大部份不易成功;耳木分离污染严重,又有耳木采集方面的困难;孢子分离获得的菌种不一定能保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担子菌(Basidiomycetes)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不但是因为担子菌中有很多美味的食用菌,给轻工、化工业提供了原料,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发展医药工业开闢了新途径。目前有关担子菌菌种分离、培养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采用升汞水表面消毒的子实体分离方法又不易掌握;分离与培养用的培养基的报导虽然较多,但有的也比较复杂。从1975年起,我们以开发利用担子菌资源为目的,对黑龙江省兴安岭、张广才岭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金针菇原种瓶内发生的原基进行分离获得良性母种,并经栽培试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小形子实体菇耳分离制种难的问题,对提纯的复壮菌株十分有利,方法也很简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野外分离大型真菌菌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两头洞穿的玻璃管替代常规玻璃试管 ,制备两端营养较丰富而中间段营养贫瘠但富含木质素纤维素的夹心面包式固体培养基 ,利用大多数大型真菌分解利用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特点 ,采用在一端接入野外不能严格消毒的子实体 ,却在另一端取出已纯化母种的方法 ,过滤掉杂菌 ,富集到目的大型真菌 ,为那些远离实验室地区考察短期内不能将野外采集到的大型真菌立即送回实验室按现行普遍采用的方法立即进行分离而获得母种的大型真菌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耳木的选择银耳菌种分离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广泛搜集耳木,认真进行挑选。耳木的好坏,关系极大。 1.耳木的种类。根据笔者几年来的实践,认为麻栎、枫香、栓皮栎等树种的耳木作为分离材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菇菌种保藏分离新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菌种保藏分离新法试验王昔久,熊泉(湖北省麻城市生物研究所431600)为了探讨一种便于农户掌握的猴头菇分离保藏新方法,笔者进行了多方试验,结果以原种或栽培密封保藏,在使用前采用瓶壁菌蕾分离的方法较为理想。I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猴头菇菌株为...  相似文献   

16.
香菇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极为广阔的消费市场,利用农林产品下脚料栽培香菇是很有前景的生产项目,而香菇栽培亦先制备纯菌种本试验选用野生香菇作为试验原材料,从原材料上通过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2种方法分离香菇菌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采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在(25±3)℃下可分离出香菇菌种.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云南楚雄的1种野生红菇属真菌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菌丝体经纯化培养后进行液体培养,培养的菌丝体用于ITS鉴定。结果表明:改良的PDA培养基对红菇分离效果最佳,红菇菌丝白色、菌落较小,长势极慢;液体培养菌丝体生长缓慢,培养时间较长;菌丝球经过分子鉴定后确定为绒紫红菇(Russula mariae)。  相似文献   

18.
钟长科 《食用菌》2014,(2):24-25
<正>银耳是古田县特产,2012年全县栽培银耳规模达3.68亿袋,其产量达到28万t,占全国的90%以上。全县每年需要的银耳菌种达1000万瓶以上,因其品种的特异性,目前银耳菌种的制件方法主要采用组织分离和基内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较少采用纯菌丝分离法。近几年来,笔者在银耳菌种分离生产方面进行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1培养基制备银耳菌种培养基的配方较讲究,必须采用纯度较高的白楠树木屑,白楠木砍后任凭风吹雨打半年以上,切片,晒干,  相似文献   

19.
香白蘑[Lepista caespitosa (Bres)Sing]产于吉林省伊通、盘石县,辽原市和黑龙江省五常县。生长地呈环形的“蘑菇圈”,在圈内的草本植物,其叶色、株高、复盖度,均较圈外有明显差别。吉林省专题研究组曾对该菌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相关的群落学特性和子实体  相似文献   

20.
银耳菌种分离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