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南州杂交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标准化是规范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由于我省生态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农业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杂交水稻栽培必须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
祝福杰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05+112
玉米间种栽培应当把握玉米所具有的生物学性质.玉米作为比较典型的异花授粉农作物,在作物杂交种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玉米间种栽培是建立在玉米杂交共融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功能叶为棒三叶,叶面具有高效的先合吸收作用.在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中,玉米作为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作物具有相当广泛的种植面积,目前在玉米间种栽培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的趋势下,能够使玉米的种植更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水土等环境特点,大面积种植能够保证玉米产量高、品质佳的优点,尤其在玉米杂交间种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立体栽培网络,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周爱国  张志庆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5):37-37,27,2
本文对大量的杂交水稻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山区的气候、土壤、水利等条件提出了山区杂交水稻的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标准、措施;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播种期的确定、有害生物的控制、合理施肥的规程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品种、气候、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空秕粒的产生原因,提出防止措施,以期为兴宁地区杂交水稻增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6~2007年在岳西县进行了为期2年的生姜立体栽培科技扶贫试验分析,立体栽培方案有效地改善了小气候条件,产量显著提高,为当地姜农提高生姜的产量和产值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乌塌菜的营养价值及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在黔西北高海拔立体气候条件下,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栽培季节的栽培管理措施和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润 《北京农业》2012,(6):54-55
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利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早晚温差大、无霜期短、植物生长早休眠的特殊气候进行温室葡萄高效益栽培。经几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张家口地区气候的温室葡萄高效益栽培技术和温室葡萄最佳优质品种及葡萄蔬菜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9年首次在老挝万象雨季进行了杂交水稻的试种示范,在当地气候、土壤、病虫害等自然生态情况下,研究了杂交水稻的生长表现和经济、生理、生态特性;提出了杂交水稻在当地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9年首次在老挝万象雨季进行了杂交水稻的试种示范,在当地气候、土壤、病虫害等自然生态情况下,研究了杂交水稻的生长表现和经济、生理、生态特性;提出了杂交水稻在当地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优质草莓立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台湾先进的立体草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并进行改进与创新,提出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罗平县杂交油菜应用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罗平县杂交油菜生产历史,分析了罗平县发展杂交油菜生产的自然气候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品种及栽培等方面存在的制约杂交油菜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杂交油菜新品种引进和筛选、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实施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等配套技术,促进罗平县杂交油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夏邑县自1999年从福建漳州引进利用菇房发展立体棚架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技术以来,结合当地气候、资源等特点,在生产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栽培技术,形成独具夏邑特色的"一料双菇"栽培模式,即利用稻草/麦秸种植草菇,草菇废料结合麦秸发酵后再种植双孢蘑菇。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节约原料成本和提高种植效益。一、栽培季节根据夏邑县当地气候条件,栽培草  相似文献   

13.
引进台湾先进的立体草莓无土设施栽培技术,并进行改进与创新,提出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客观地鉴评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我县气候条件下栽培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指导农民因地制宜、科学择种、购种、用种,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特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同田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有适宜油桐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属于全国油桐中心栽培区.但重庆境内地形复杂,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在海拔、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油桐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本文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空间化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对油桐生长进行气候区划,划分出光温匹配最适宜区、气候温热适宜区、气候温凉适宜区、气候炎热较适宜区、气候冷凉较适宜区、光照一般较适宜区和气候寒冷不适宜区等7个不同类型栽培区,为油桐种植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砀山是全国果树种植大县,随着果树品种结构调整和栽培模式的更新,每年都会产生一定面积的幼龄果园。由于果园建园初期1~3年内没有经济效益,制约了果农进行果园改造的积极性,而幼龄果树与瓜菜等经济作物套种是增加建园初期经济收益的有效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砀山气候、土壤和产业发展实际,设计出果蔬立体高效栽培新模式,总结出果园立体套种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樱桃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温室平面种植模式和立体阶梯种植模式番茄冠层气候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阶梯种植模式和平面栽培模式,并进行比较.[结果]立体阶梯种植模式作物冠层的平均光照强度、平均气温均比平面种植模式分别高12;、11;,而相对湿度低20;;立体阶梯种植模式相对平面种植模式产量增加了25;,单果重增加了21;,落花率减少了17;,果实含糖量上升了1;.[结论]立体阶梯种植模式改善了番茄冠层气候环境,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籼糯间种”,是指杂交籼稻与糯稻栽培的一种配置方式,即选用中秆型杂交籼稻与高秆型糯稻良种,并利用杂交籼稻宽窄行中的宽行,按一定带幅、行比和宽度增种单行糯稻的种植方式,构成同田内杂交籼稻与糯稻的复合体.是根据立体农业原理,利用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熟期、不同株高的特点,进行间作栽培,使温光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增加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项实用增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西南山区马铃薯育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胜军  刘介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42-2343
根据西南山区气候多雨高湿、栽培以间套为主及立体农业的特点,结合多年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的经验,阐述西南山区马铃薯育种目标、亲本筛选与创新、及育种材料的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南京农业气候的特点是光能丰富、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年有灾。发展蔬菜生产,必须充分利用上述特声、,进行复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设施栽培等高效栽培方式;加强农业气候灾害的防御,从而提高蔬菜产量,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