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林流转机制实际上是山林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延伸和发展,中心环节就是转换经营机制,明晰产权关系。在山林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使之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据调查,1993年以来,淳安县集体山林流转经营总面积为8.53万hm~2,占集体山林总面积的28.5%,其中用材林占集体用材林37.9%;经济林占集体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山林流转机制是当前深化林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集体山林经营机制的演变过程,详细分析了各种山林流转形式的实施状况、特点及利弊关系,对山林流转机制的合理性、流转原则、流转形式的抉择及流转管理等问题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太白县近几年在全县实行了集体山林承包经营责任制,落实防火工作责任。全县89个行政村9100户村民共承包集体山林80万亩,占应承包林地的75%。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太白县集体山林实行联户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对承包经营体制,执法监督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做出了相关规定。既保证了集体山林的所有权,又保障了承包人的林地承包权、生产的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山林不变,林权归己,承包经营,利益共享”的经营体制,充分调动了村民“造、培、管、用”的积极性。在短短几年中,全县植树造林,多种经营,林政执法,森林…  相似文献   

4.
乡村林业股份合作制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林业股份合作制好文/胡培兴徐鹏982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也实行山林承包责任制,实行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责任山,全国60%-80%集体山林被分到户,形成了乡村林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营格局。1984年,福建省三明...  相似文献   

5.
融安县委、县政府依照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对买卖集体山林和责任山林的违法案件进行处理。制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板榄乡少数林农把集体划分给自己承包经营的责任山林木当作私有财产任意出卖给木材商贩子。有些村、屯把尚未落实到户管理的集体山林也出卖掉。据统计,今年以来,板榄乡共有七个村八个屯不同程度出现买卖  相似文献   

6.
在寻甸县先锋公社,干部群众怀着崇敬的心情,传颂着共产党员、护林员樊朝明为保护集体山林献出宝贵生命的事迹。年过花甲的樊朝明,生前是先锋公社木龙马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和护林员。在他担任护林员的三年多时间里,爱护集体山林胜过爱护自家的财产;与乱砍滥伐山林、偷砍盗卖木材、  相似文献   

7.
《林业与生态》2014,(4):4-6
山林,秀色葱茏,蕴藏着无穷的财富。2008年,国家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犹如山风拂过,引得山林沙沙作响,那长久储存在林间的能量与活力藉此激发释放。在林改春风的吹拂下,林下经济的种子如雨后春笋般在山头地块冒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太白县黄柏塬乡黄柏塬村有集体山林6万佘亩。在全县开展林改试点中,黄柏塬村以“户均有山,还权于民”为宗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多山户”问题,率先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无山户”承包山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2007年10月16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某村六组(以下简称甲方)与李某、魏某二人(以下简称乙方)签订山林出售协议,甲方将本组所有的集体山林里离地1米高处直径15厘米以上的松柏树以9.5万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乙方,出售时间为两年,2009年10月16日到期时甲方收回山林,乙方没有砍完的树一律归甲方所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业》2009,(22):15-15
太白县黄柏塬乡黄柏塬村位于太白山西南角,共有耕地526亩,集体山林60,133亩。在全县开展林改试点中,黄柏塬村以“户均有山,还权于民”为宗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多山户”问题,率先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无山户”承包山林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相似文献   

11.
曹波 《中国林业》2009,(9):63-63
沈阳市林业局的集体林长期存在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缺位等体制障碍,导致个别地方集体山林只砍不造、造而不管,森林资源越来越少,围绕山林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已影响到山区的社会安定和林业的快速发展。专家分析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林改到位,理顺体制和机制,更彻底地释放林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08,(8):12-13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全国正在林改中的集体山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敖汉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成了山林的主人,山林成了林农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相应地他们造林育林护林的内在动力也被全面激活了。“山不再没人种,林不再没人管,我是永久的护林员”的林业良性发展局面在敖汉旗农村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县针对山林分户经营管理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全面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采伐。统一销售、统,分配、统一更新的山林经营管理体制。共组建村级林场243个。其中,联合林场223个,股份合作林场2个,集体林场18个,村建林场率为100%,组入场率达叨.2%,入场农户39790户,为农户总数的94.15%,入场山林面积16.1万公顷,为全县集体山林面积的95.25%。目前,林场运转正常,林区秩序稳定,95%的山林实现了林场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一、初步成效一是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联合、股份、集体林场,将过来分散的劳力、…  相似文献   

1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产权,广大林农日益重视自己的权益,真正认识到山林是自己的资产财源,与此同时山林矛盾纠纷也日显突出。如何正确处理山林纠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就江西省遂川县山林纠纷调处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集体山林在秦岭林区占据很大比重,加强集体山林的管理,对恢复秦岭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秦岭林区林业建设问题的讨论中,我想就太白林区集体林的管理问题,介绍一点情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2006年确定四个县(市、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2007年,一场被称为“山坡上的大包干”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又一次席卷江淮大地。明晰产权、规范流转、放活经营,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像春风染绿山林,为安徽林业又一次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儿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有了林权证,山林纠纷基本没有了,现在租地种树我最放心。”日前,国家林业总站一负责人来到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之一的钦北区调研,大垌镇马皇村村民陈祥海兴奋地向北京来的领导说出了心里话。  相似文献   

19.
8月27日,南宁市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林纠纷调处现场会暨强质量保稳定会议。南宁市副市长温守荣到会讲话。他强调,各有关单位一定要狠抓纠纷调处,确保林区稳定。  相似文献   

20.
“30万元、35万元、60万元、70万元、72.6万元”在红河州石屏县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大厅里,一场山林经营权转让正热闹开拍。随着拍卖师亮出标底价30万元,台下应者如云,竞价牌此起彼伏。最后,石屏县坝心镇底莫村委会者坝冲村西面面积为5421亩、蓄积量为9320立方米的集体山林,在激烈的竞拍角逐中被林农温远华以72.6万元竞标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