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里木盟位于东经119°15′—123°45′,北纬42°15′—46°30′。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0—1340米。大致可区划为北部山区、南部低山黄土丘陵沟谷区、中部为西辽河平原和坨沼区。本区气候系属寒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型。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风沙大,有“十年九春旱”之称。年平均气温5.9℃,绝对最高气温35.7℃,绝对最低气温-27.9℃,7月份平均气温23.2℃,1月份平均气温-15.9℃。平均降水量327.6毫米,蒸发量1775.3毫米,无霜期145—150天。  相似文献   

2.
兴隆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7°15'~118°15',北纬40°17'~40°40'之间,属燕山山脉,年平均气温7.9℃,最冷月份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9.8℃;最热月份为7月份,平均气温为22.3℃.无霜期145d,历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851.3h,年有效积温(≥10℃)为3093.0℃.  相似文献   

3.
杉木树干通直、材质优良、生长迅速、是我省的一个主要用材树种。为了配合林业生产,解决杉木林合理抚育间伐问题,1974牢4月,刘们在天柱林场进行了杉木抚育间伐的试验。经1976年和1978年两次复查测定,已初见成效,现将结果整理如下。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天柱林场十里冲工区。海拔550米左右,为低山地形,西北坡向,坡度30°~35°。土壤为板岩上发育的轻粘质中层红黄壤。林下植物稀少,主要有蕨类。属中等立地条件。据天柱县气象站十学平均资料,主要气象要素: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4.
红安县属鄂东北低山丘陵区,是杉木分布北缘。近十年来,随着杉木林的不断成熟,先后开展了经营性采伐,对60%以上采伐迹地连栽2代杉木林。本试验着重从轮伐期与杉木连栽的关系出发,对北部边缘区杉木连栽问题进行探讨。一、试验地概况本试验在红安县5个国营林场进行,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为500m 以下低山丘陵区。年降水量1013~1122mm,主要集中在5~7月,8~10月秋旱频率80%以上,年平均气温15.7℃。林地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土层厚度多为40cm 左  相似文献   

5.
编制杉木树高指数表,可用于评价杉木林立地质量和生产潜力,预测林分在不同林龄时的生长效果,为杉木造林地选择和科学营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国林科院统一布署下,开展了本省杉木立地类型区划林分调查,并综合以往的一些调查研究资料,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试编了我省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树高立地指数表.现将方法和过程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982年起,对杉木种子园嫁接后4年的20个无性系进行连续三年的球果产量测定,按无性系归类统计分析,从而进行高产无性系的选择。一、试验地自然概况杉木种子园位于北纬22°21′,东经110°56′,属我国杉木分布区的南缘。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2.3℃,1月份平均气温14.3℃,7月份平均气温28.7℃,年积温7859.6℃,年降水量1547.4mm,年相对湿度79%,无霜日347天。土壤主要为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含全氮、全钾中等,含全磷偏低(见表1)。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的定位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的小气候进行了定位观测。其结果为 :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年平均气温为 19 6℃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 17 3℃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2 2 6℃ ,均比林外低 ;木麻黄林内外年平均气温均 >10℃ ;全年林内≥ 10℃的积温 6 990 7℃ ,占≥ 5℃林内积温的 97 5 % ,惠安沿海热量资源很丰富 ,可利用性大 ;年平均降水量为 1190 8mm ,降水主要集中春夏两季 ,冬秋季降水少 ,10月、11月份林分干旱 ;木麻黄林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2 0 4℃ ,比林外低 2 7℃ ,木麻黄林分对地温的影响比气温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杉木生长,缩短其工艺成熟周期,提高杉木营林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6年用5种肥料对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杉木中龄林进行了施肥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试验地设在江宁县东善桥林场东善桥分场13年生杉木林内.林地为黄棕壤,质地中壤,土层厚80~100厘米.海拔高70米左右.坡向东北,坡位中下部,坡度23°.该林分于1973年用1年生实生苗造林.开穴整地,株行距1.33×l.67米.造林后3年,每年块抚2次.林分生长尚均匀.曾在1983年和1986年进行过2次间伐,间伐强度分别为25%和20%.于1986年4月,在杉木林中选9亩,坡向、坡度、坡位、土壤种类、质地等立地条件相同林地,用江宁县化肥厂产硫酸铵、南京磷  相似文献   

9.
绿干柏(Cupressus arizonica Greene)、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tanica Mill)是从国外引进的用材和观赏树种.1982年南京农林局分我场一批种子,进行育苗试种,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当年育苗0.3亩,产苗1.9万株.次年移栽.3年生绿千柏平均高181.1厘米,胸径1.5厘米,优势苗高243厘米;墨西哥柏3年生平均高为214.76厘米,胸径2厘米,优势苗高301厘米.现将引种情况初报如下:一、引种地概况引种系在江宁县汤山林场进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1月份平均气温2.2℃,极端最低温度-13.3℃;7月份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温度47.7℃.年平均降水量为1004.6毫米,雨量多集中在6、7月份.无霜期约225天.土壤为黄棕  相似文献   

10.
赤杨,又称赏树。具有耐水湿、抗严寒、抗病虫、生长快的优良特性。江宁县汤山林场及汤山镇茅屋村沿沟边、水边散生,余村有少量分布。1953年林场职工将天然萌芽的赤杨选留壮条单生,目前保存144株,最大一株29年生,树高16米,胸径30.1厘米。1982年汤山林场采种,进行育苗试验,现将生态表现及繁殖技术作粗浅探讨。 一、分布地区概况 分布区位于汤山镇西北部,海拔12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5℃,1月份平均气温为2.2℃,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极端最高气温为40.7℃,极端最低气温为-13.3℃该地降水充沛,年平均雨量为900毫米以上,多集中在6、7两个月。平均无霜期225天。土壤为黄棕壤,沟边,溪边水肥条件好,适于赤杨生长。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亚热带苏南低山丘陵句容市杉木短轮伐建材林的适伐龄研究表明,数量成熟龄8m指数立地,10-12m指数立地,14m指数立地分别为12-14年,10-12年,8-10年;经济成熟龄分别为14-16年,12-14年和10年;小径材工艺成熟龄分别为11年,13-14年;生物量成熟龄分别为14-16年,12-14年和10年。根据当地杉木用材的需要和具体栽杉立地及杉木生长特点,将杉木小径材建材林的适伐龄定为12-14年,(12-14m指数立地,8-10m指数立地),缩短生产周期6-8年,为杉木短轮伐建材林培育经营提供了主伐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优质速生杉木繁殖材料,扩大杉木遗传改良遗传基础,1992年在黎平县营建了多父本杂交试验测定林,通过子代测定和区域测试,评选的4个最优家系命名为黔杉1号、黔杉2号、黔杉3号、黔杉4号,通过了贵州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应用黔杉1号~4号杉木良种苗木在贵州杉木中心产区立地指数16以上的立地造林,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比优良种源、优良半同胞家系和初级种子园提高37.1%、12.0%、29.6%。  相似文献   

13.
机耕抚育对落叶松种子园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彬  李秀丽 《林业科技》1994,19(3):18-18,37
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本项试验是在大兴安岭林管局林科所实验基地落叶松种子园中进行的。地理位置为124°10′E、50°24′N,距加格达奇20km。该地属低山丘陵台地。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均温-1.3℃。冬季较长严寒。1月份平均气温-24℃,7月份平均气温19.1℃。年降雨量360~623mm。早霜在8月下旬或9月初,晚霜终止在6月上中旬无霜期90~110天。  相似文献   

14.
我场现有部分杉木林已进入近熟林和成熟林,自然整枝与枯枝现象日趋严重,经树干解析,部分林分连年生长量逐年下降,已达数量成熟.为合理的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现经省农林厅批准,已于82年2月份对平山分场马心凹杉木林开始进行主伐更新.该片杉木林分为1956年营造,面积43.6亩.样地平均树高7.6米,平均胸径11.0厘米.林木连年生长量从13—15龄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杉木林采伐迹地及采伐后的炼山迹地的土壤肥力。结果表明:炼山迹地土壤容重最大,比杉木林地高13.5%,非炼山迹地比杉木林地高5.9%;不同处理非毛管孔隙差异显著,炼山迹地非毛管孔隙最小,比杉木林小105.45%,非炼山迹地非毛管孔隙比杉木林小37.1%;杉木采伐后,酸性降低;有机质也明显下降,非炼山迹地比杉木林低29.1%,炼山迹地比杉木林地低119.22%;非炼山迹地和炼山迹地全N含量分别比杉木林下降了23.07%、33.33%,全P含量分别下降了64.16%、76.19%,全K含量分别下降了10.86%、32.74%;非炼山迹地比杉木林地下降了22.69%,炼山迹地比杉木林地下降了34.05%;杉木采伐后,非炼山迹地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比杉木林地下降了15.43%、36.79%;炼山迹地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比杉木林地下降53.27%、71.32%。  相似文献   

16.
杉木是安徽省南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尤其是国有蔡家桥林场人工杉木林占总林分面积的54%以上。近年来,白蚁对杉木危害面积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严重影响林分质量,为此,笔者就白蚁对杉木危害及杉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国有旌德县蔡家桥林场地处皖南中低山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0℃;年降水量1522.7毫米,集中分布在6、7、8三个月,其次为2-3月,其中6月份最多,常有洪水出现,9月份降水量骤减,又会出现“夹秋旱”,对林木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年蒸发量12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  相似文献   

17.
我省苏北平原地区利用河堤、圩堤营造杉木幼林,普遍生长繁茂,并已相继郁闭成林.引种实践表明;河堤杉木林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11年生可达苏南良好立地22年生的生长水平.7—9年生树高年平均生长量0.60—0.84米,胸径0.9—1.2厘米,完全能  相似文献   

18.
杉木萌条光皮桦混交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杉木低产林改造时,采用了炼山和清杂整地方式。并进行了杉木萌条更新、营造光皮桦纯林及杉木萌条光皮桦混交林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杉木萌条光皮桦混交林的地径年平均生长量比光皮桦纯林高14%、比杉木萌条纯林高26%、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纯林高12%和28%。清杂整地优于炼山。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油松中龄林的气候效应,笔者运用自动气象站对晋东南油松中龄林林内外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气压进行了为期1年的同步、连续观测,分析不同因子在林内外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太行山油松中龄林林内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气压、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相近,林内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压、年平均风速、年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6.43℃,69.06%,0.09 m/s,87.94 KPa和39.67 W/m^2;林外分别为8.92℃,62.27%,0.82 m/s,87.81 KPa和137.14 W/m^2.油松林具有降温、防风、增湿、改变风向和减少太阳辐射的作用。此外,油松中龄林不仅具有明显的小气候效应,且改变了上述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杉木种子园母树的生长结实规律,探索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措施,使种子园稳产、高产和提高其种子品质,我们对排牙山林场1973年春用45株优树材料建立的杉木种子园,选择其中15亩进行了生长和结实状况的观测。基本情况种子园位于排牙山林场青藏工区,地理位置为东径109°34′,北纬26°27′,海拔450米,年平均气温16.2~17.3℃,绝对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3.4℃,年平均相对湿度32%,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多集中在4~6月份),年蒸发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