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科赛基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22%烟嘧磺隆·莠去津油悬浮剂,在沈阳市东陵区汪家乡石庙村对玉米田常见1a生杂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本试验共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计28个试验小区,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在玉米3~5叶期、杂草2~6叶期进行苗后茎叶喷雾,药后45d进行药效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45d对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74.3%、85.1%、93.2%、94.8%。整个试验期间没有药害发生,说明本试验供试药剂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使用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1.80~3.00kg/hm2(制剂量)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药后21~42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1%~2.0%,且对夏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3.
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对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在小麦5叶期使用进行22%双唑·氯氟吡油悬浮剂茎叶喷雾,药后40 d各处理对杂草的总体株防治效果达80.89%,鲜重防效95.81%;该药剂可有效防除小麦田猪殃殃、牛繁缕、蓼、小藜阔叶杂草,且对小麦安全,田间推荐每667 m2使用50 m L。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81.3%2,4-滴·嗪草酮·乙草胺乳油在玉米田的施用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1.3%2,4-滴·嗪草酮·乙草胺乳油对玉米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并能有效防除5种玉米田间杂草;推荐用药量为180~320mL/667m2.  相似文献   

5.
选用50%乙草胺乳油+72%2,4-滴丁酯乳油混用进行玉米地杂草防除实验。结果表明,对玉米地混合杂草药后7天防效达86.7%~93.5%,药后14天防效达90.5%~96.8%,与同类药剂38%莠去津胶悬剂在速效性、安全性及药效诸方面基本一致,而药效及速效性好于50%乙草胺乳油和72%2,4-滴丁酯乳油单一施用,是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除草剂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50%乙苹胺水乳剂是新型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不同施药剂量50%乙草胺水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乙草胺水乳剂80-160g/0.067hm^2(制剂量)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药后21-42d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2.9%-5.7%,且对夏玉米安全,说明该药剂是防除夏玉米田主要杂草较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50%乙草胺EC、48%仲丁灵EC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较理想,药后45d对棉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80%以上且对棉花幼苗均未造成明显药害,植株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8.
苯磺隆10%油悬浮剂在冬小麦返青拔节前,杂草3~4叶期使用,对一年生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使用量为9.0~18.0g/0.067hm2时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0%以上,相当于或好于对照药剂,且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81.3%2,4-滴·嗪草酮·乙草胺乳油在玉米田的施用效果及其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1.3%2,4-滴·嗪草酮·乙草胺乳油对玉米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并能有效防除5种玉米田间杂草;推荐用药量为180~320ml/667m^2。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田化学药剂除草免中耕技术,已经在我省推广多年。实践证明,此项技术既能防除玉米田杂草生长,又免去中耕(玉米生育期不铲不趟),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简化玉米种植工艺过程等优点,对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十分有利。但因当前在技术工艺、机械装备、药剂品种及性能等方面还不够完备和完善,在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11.
雷琼 《农业工程》2022,12(8):131-134
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SC、15%茚虫威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4%甲维·氟铃脲ME、10%甲维·甲虫肼S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共6种药剂对陕西省关中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陕西省乾县玉米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防效分别为82.66%、87.09%和94.95%;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和15%茚虫威SC的防治效果次之;4%甲维·氟铃脲ME、10%甲维·甲虫肼SC防治草地贪夜蛾速效性较好,迟效性较差;2.5%高效氯氟氰菊酯ME防治效果最差。生产实践中预防草地贪夜蛾,建议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或15%茚虫威SC。   相似文献   

12.
果园秸秆覆盖是西北旱区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但人工作业的低效性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探明秸秆原料切碎/粉碎加工对覆盖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为秸秆机械化覆盖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切碎加工的小麦(CW)、玉米(CC)、大豆秸秆(CS)和粉碎加工的小麦(SW)、玉米(SC)、大豆秸秆(SS)为覆盖基质,以无覆盖处理(CK)为对照,在室外容器中模拟研究秸秆—薄土分层覆盖在果园土壤保墒、保温、抑制杂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内,各覆盖处理的底层土壤含水率均高于CK,切碎、粉碎秸秆覆盖的土壤含水率分别高于CK 3.16%和2.35%。小麦、玉米秸秆切碎覆盖的土壤保墒效果优于粉碎覆盖,而大豆秸秆相反。各覆盖处理均有效地减小底层土壤全天的温度波动,即在早、晚提高土壤温度,而午间则降低土壤温度。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覆盖的土壤保温效果略优于切碎覆盖,而大豆秸秆相反。从3种秸秆的土壤保温效果综合评价,切碎、粉碎加工方式对其影响不明显。各覆盖处理均有明显地隔离上、下层土壤水分交换的效果,能起到抑制杂草的作用。CW、CC和CS处理的表土层和底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值分别为9.50%、9.05%和9.18%,而对应的SW、SC和SS处理差值分别为8.1 3%、8.2 8%和9.4 7%。综合分析秸秆切碎、粉碎加工对分层覆盖土壤水热的影响,认为果园秸秆分层机械化覆盖中,秸秆加工应优先采用切碎方式。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基于中国北方干旱地区18年的长期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开展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时期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春施肥对应处理相比,不同方式秸秆还田秋施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18年累计增产玉米籽粒9.71~15.58 t/hm2,增产率为8.33%~16.19%;同时,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减少,土壤贮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4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18年总产量、总水分利用效率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秸秆过腹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未还田.不同的降水年型,对各处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也存在较大影响.正常年型玉米产量最高,偏旱年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秸秆覆盖还田秋施肥对偏旱年份的增产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华北平原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 ,开展了不同培肥模式的节水增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玉米秸、麦秸全部还田与单独麦秸还田比较 ,全生育期冬小麦夏玉米共增产 4 77.72 kg/hm2 ,增产幅度为3.6 2 %。耗水量则是冬小麦季全还耗水量高于麦还 ,夏玉米季的耗水量全还低于麦还 ,二季总耗水量则表现为全还大于麦还 ,而且水分利用效率也是全还大于麦还。综合各种施氮水平与还田模式 ,适合当地的最佳培肥模式为 :全还 + N2 +有机肥 ,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耗水总量为 778.34 mm,水分利用效率为 1 9.0 0kg/( hm2· mm)。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干燥设备处于更新换代关键时期.在干燥过程中,干燥设备对粮食籽粒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容忽视.为克服传统粮食干燥设备对粮食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卧式旋转干燥仓.该设备的特点是低温干燥,整仓缓慢旋转搅拌粮食,以保证粮食干燥后含水率的均一性,有效降低粮食干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确保粮食干燥品质.本文详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间作小麦不同留茬方式对间作玉米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SC)相比,间作小麦25cm高茬收割压倒处理(W/C1)、25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处理(W/C2)、不留茬收割处理(W/C3)间作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12.53%、17.44%、11.27%,W/C2处理下玉米产量显著高于W/C1与W/C3处理。间作增大了玉米耗水量,小麦留茬可显著降低间作玉米的耗水量,3种间作处理玉米的耗水量较单作分别增加了12.86%、9.71%、16.95%,W/C1和W/C2处理下耗水量较W/C3处理分别降低了3.63%和6.61%。3种间作处理玉米的WUE较单作分别提高10.82%、22.92%、4.78%;其中,W/C2处理间作玉米的WUE最大,且显著高于W/C1、W/C3处理。试验条件下,小麦25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是该区提高间作产量和WUE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稻田杂草位置获取是靶向喷施除草剂和机械智能除草的基础,为实现自然光照环境和水田复杂背景下稻田苗期杂草的信息获取。以稻田恶性杂草野慈姑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稻田苗期杂草语义分割方法,利用DeepLabV3+对秧苗和杂草进行语义分割进而获取的杂草位置信息。首先人工田间采集稻田苗期杂草野慈姑的RGB图像,通过图像标注工具LabelMe人工标注图像中秧苗、杂草和背景的各个像素点,70%数据集用于DeepLabV3+网络模型参数的训练,30%数据集用于测试DeepLabV3+性能。然后与FCN和U-Net两种语义分割方法进行比较,所提出的DeepLabV3+语义分割方法准确率、均正比、频权交并比和F值等性能指标都最优,试验得出:DeepLabV3+模型像素准确率最高达到92.2%,高于U-Net和FCN方法的准确率92.1%和84.7%。所提出的方法能对稻田苗期杂草、秧苗和背景像素进行准确分割,满足智能除草和除草剂靶向喷施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飞防助剂类型与杀虫剂的混配方式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杀虫剂(10%甲维?茚虫威SC、5%氯虫苯甲酰胺SC和0.8%鱼藤酮SC)、飞防助剂(有机硅助剂、矿物油助剂和卵磷脂助剂)、施药液量(21、24和27 L/hm2)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施药后第14天,杀虫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飞防助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设定的施药液量范围内(21~27 L/hm2),施药液量对水稻二化螟防效无显著性影响。混配方式7(0.8%鱼藤酮SC、有机硅助剂和27 L/hm2施药液量)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达81.45%;混配方式4(5%氯虫苯甲酰胺SC、有机硅助剂和24 L/hm2施药液量)持效性显著,施药后第14天的防效为79.30%。本研究成果可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液混配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A—SVM的棉花出苗期杂草类型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棉田中不同类型杂草的机器视觉识别,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棉花出苗期杂草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棉田图像中棉花和杂草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降低特征变量空间维数,结合支持向量机,实现对棉田杂草类型分类。通过120个棉花杂草测试样本分类试验结果发现,经PCA降维得到的前3个主成分分量能有效减少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时间和提高分类正确率;通过对比发现前3个主成分分量与径向基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相结合效果最好,其训练时间为91 ms,平均分类正确率达98.33%。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不同湿地植物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以杂草和空白为对照,选取莲藕、白莲、藜蒿、茭白、水芹菜、菖蒲、水蕹等7种常见水生植物进行原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植物的湿地对TN、TP去除效果均好于无植物湿地,水力停留时间为9d时,与空白对照相比,种植植物的湿地的TN和TP去除率分别提高10.0%~34.9%和8.7%~18.4%,其中,莲藕、白莲、菖蒲、杂草等生物量较大的植物对TN、TP的净化效果优于其他植物。7种植物中,白莲和菖蒲TN去除性能较好,其TN去除率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33.4%和34.9%。综合分析,白莲、莲藕、菖蒲可以作为鄱阳湖流域净化农田排水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