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主要禾本科牧草返青到籽实成熟需140~150 d,≥0 ℃积温1 000~1 200 ℃,降水量400~450 mm,日照时间1 000~1 100 h;牧草在返青后64 d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返青后的第88天,生长速度最快。返青后112 d开始,其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气温对牧草产量形成在返青到抽穗期、枯黄期为正效应,其中,拔节到抽穗期、籽实成熟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除籽实成熟期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均为正效应,在禾本科牧草分蘖拔节期牧草产量形成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日照时间对牧草产量形成影响在返青到分蘖期、籽实成熟期到黄枯期为正效应,拔节到开花期为负效应;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日照时间变化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2.
3.
4.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6)
利用2004—201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收集的天山北坡中山带天然牧草生长发育期与产量数据和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研究气象条件对该地区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别的天然牧草在春季返青期对于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喜凉牧草为-0.3~1.1℃,喜温牧草为3.5~9.5℃;牧草黄枯期出现的时间点和日平均气温在5℃左右的时间点相一致,后者对前者具有预测意义;不同种类牧草在不同生育期所需的积温存在差异;禾本科牧草的返青期与黄枯期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0 d左右,豆科牧草仅有140 d左右,5种牧草最长和最短的间隔时间相差18 d;降水量和气温对牧草产量存在较大影响,在成熟之前,牧草产量随着降水量与气温的增减而增减;与鲜草重相比,干草重与气象要素的相关系数更大,利用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对牧草干草重进行估算较为准确;在各种气象要素与牧草产量的相关系数中,降水量最大,其次为积温,日照时数最小;年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对天山北坡中山地段的天然草地牧草产量有影响,6月和7月的降水量尤其关键,决定了当年牧草产量的多少。天山北坡中山地段的气象条件对该地区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期有一定影响,相关气象条件对天然牧草的产量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高山草地的反射光谱与牧草长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不同的草地群落,其反射光谱曲线差异显著,草地植被盖度对光谱反射有显著影响,在550nm波段,随着植被盖度增加,其反射率相应提高,在650nm波段,与之相反,盖度增加,光谱反射率下降;在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的增加与植被盖度增长同步,植物群落的季相对反射光谱表现出与盖度相似的影响,在遥感图像上一定有响应。 相似文献
7.
2005年青海省天然草地牧草长势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青海省气象局在全省设立的具有代表性的22个牧草生态监测点从5月~9月份的监测数据,并结合EOS/MOD IS卫星遥感监测模式,对2005年青海省天然牧草长势进行了动态的监测与评价。根据8月下旬大部分牧业区牧草地上生物量处于峰值期的地面监测,22个监测点的围栏内处于自然生长未被牲畜踩食状态的牧草与2003~2004年相比,平均产量增加了780kg/hm2,增加幅度为23.8%,牧草高度平均增加了4.7cm,覆盖度增加了2.5%。尤其是环青海湖牧区牧草长势最好,平均产量增加了110%,平均高度增加了19cm,覆盖度增加了12.0%。全省大部分牧业区的牧草产量达到丰年标准。监测与评价结果可为青海省的政府和畜牧生产部门对牧业区的越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典型草原牧草返青的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典型草原牧草返青和气象要素平行观测资料分析认为,牧草返青的主要际制因子是热量条件,只有当0~30cm土壤水分总贮存量低于20mm时,水分才产生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对2007年春季全国草原气象条件和牧草长势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7年入春以来,我国草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也多于去年同期,且降水时段分配比较均匀,3月以来气温呈前春偏低、仲春以来偏高的态势,总体热量条件优于常年,由于水热匹配,水分条件有利于牧草返青生长,牧草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气象条件评价:1)水分条件。自3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多雨(雪)过程,降水量明显多于常年同期,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多5成以上,为牧草返青提供了良好墒情,有利于牧草返青生长。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 相似文献
13.
饲养方式影响农畜行为、牧草消耗、牧草生长强度.在冬季和夏季,由于牧场干旱,无法保证放牧饲养绵羊对牧草的需要。存冬季及早春阶段,各放牧牧场的绵羊如果不适当补充喂饲,体重就会减轻,甚至会因虚弱而死亡。因此,在干旱及长期冬早年中,养羊业会遭受巨大损失。然而先进牧场的经验表明,在不利天气条件下,对绵羊增加补充喂饲,则牲畜产量不但不会下降,相反还会增加。但是,却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进行补充饲喂期间,该地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补充饲喂量应是多少?而如果饲料消耗过大,就会使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由此可见,在确定每日补充喂饲量时,应该查清天气条件对放牧绵羊采食牧草的影响,以及放牧与舍饲时绵羊采食牧草之 相似文献
14.
牧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牧草耐盐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九种牧草在人工控制不同含盐量的盆栽土壤中生长至拔节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总趋势是叶绿素含量随着土壤盐份增加而降低;在同一盐份条件下,较耐盐的种比不耐盐的种叶绿素含量高。 相似文献
15.
16.
刈割频率和烧荒可以影响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大须芒草(Andropogon gerardiiVitman)和黄假高粱(Sorghastrum nutans L.Nash)的长势。1986年进行了一项田间研究,从1988~1991年的3,4和5月进行烧荒处理,同时进行3次刈割处理。每年在相同的样区进行上述处理。处理为再裂区排列,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大须芒草春季的黄化生物量分别比柳枝稷和黄假高粱高147%和122%。刈割管理对牧草长势的影响在一个生长季节之后发生,但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这种影响随之变小。黄化生物量在刈割2次到3次之间降幅较大,而在刈割1次到2次之间则较小。大须芒草产生的分蘖枝分别比柳枝稷和黄假高粱多95%和33%。对所有牧草和刈割频率而言,烧荒刺激产生的分蘖平均为32%。刈割频率增加了分蘖密度,但是,随着刈割频率的增加,通过黄化生长测定的牧草长势却降低了。这表明,随着频繁的采摘,这些牧草的分蘖是以消耗贮备能量为代价的。旺盛的春季黄化生长和较高的分蘖潜力是大须芒草在普列里草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刈割频率和烧荒可以影响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大须芒果(Andropogon gerardii Vitman)和黄假高粱(Sorghastrum nutans L.Nash)的长势,1986年进行了一项田间研究,从1988 ̄1991年的3,4和5月进行烧荒处理,同时进行3次刈割处理。每年在相同的样区进行上述处理,处理为再裂区排列,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大须芒草春季的黄化生物量分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