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家禽干扰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从鸡胚中发现干扰素以来,家禽干扰素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由于家禽干扰素对禽病防控具有良好作用,近来已愈来愈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叙述了干扰素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禽干扰素对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鸭肝病毒的体内外抑制作用以及在防治上述疾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的发现源于英国科学家Isaacs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的一次实验,它是一种特殊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抑制细胞分裂等多种功能.在对猪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上,干扰素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用于治疗猪瘟、蓝耳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等病症,并且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所以,干扰素对治疗猪病毒性疾病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试图深入系统地探究干扰素在猪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希望能够引起同行注意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作为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已经在人类疾病的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兽药行业,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了干扰素激活免疫系统快速、广谱的有效性,但干扰素蛋白的活性和使用成本一直是制约其在兽药中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探索人工重组的干扰素在兽医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本文应用果蝇胚胎细胞表达系统筛选出了稳定表达猪干扰素α(rPIFNα)的细胞系,利用Western blot分析了细胞筛选前后的分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稳定表达细胞系的rPIFNα表达量较高,通过细胞试验证实,分泌表达的rPIFNα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首次利用果蝇胚胎表达系统稳定表达猪干扰素,对干扰素在临床上应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 什么是干扰素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是一类抗病毒的细胞因子。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的来源不同和抗原性的差异,可分为白细胞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 T 淋巴细胞干扰素。前两种属Ⅰ型干扰素,T 淋巴细胞干扰素属Ⅱ型干扰素。干扰素的作用1.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但非其本身直接杀灭病毒,而是诱导。宿主细胞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是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活性多肽.我们采用大肠杆菌抗体,进行了重组人α干扰素的纯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马飞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12):36-38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干扰素除抗病毒活性外,还具有广泛调节功能,如调节和控制细胞复制、增生及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在恶性肿瘤、免疫疾病、血管增生性疾病和纤维化疾病等病理状态中发挥作用.而且,随着分子生物学及DNA重组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抗肿瘤、病毒生产出大量高效的干扰素.所以,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将干扰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γ干扰素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是干扰素的一种,又称为Ⅱ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是动物机体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是主要的巨噬细胞活化因子(macrophge-activating factor,MAF),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目前,干扰素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已被应用于人类疾病临床治疗和动物疾病防控研究.文章就IFN-γ的基本特征、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产生细胞(interferon—producing cells,IPCs)所分泌的一类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功能。目前,猪病毒性传染病依然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类重要且难以控制的疾病,由于猪干扰素对猪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防御和抑制作用,有关猪干扰素的应用研...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IFN)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干扰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就家禽IFN的产生、分类、生物学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多功能、具抗病毒活性的糖蛋白,具有抵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成为当今免疫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简要介绍了干扰素的分类、生物学活性与作用机理以及近年来在动物临床中的应用和开发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应用展现出了很多优势,尤其是基因工程重组技术的应用使干扰素在临床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本文从干扰素的产生、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禽类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以及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现已成为病毒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免疫学、肿瘤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干扰素基因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基因工程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由Issaacs等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其基因结构、作用机理以及体外重组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本文综述了干扰素的基本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是一种诱生性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当畜禽感染病毒时,干扰素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抵抗分子.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并通过产生一系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来活化机体的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使机体处于抗病毒状态.干扰素因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流行性病毒病防治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不同...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是一类仅由脊椎动物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受到病毒或其他诱生剂的作用时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分泌性可溶糖蛋白。随着基因工程方法的发展,外源表达干扰素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并且大量投放市场,在医药、生物和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中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禽类干扰素研究的逐步深入,干扰素在一些禽类病毒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良好进展。本文现就家禽干扰素的分类,家禽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以及家禽基因工程重组干扰素的应用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Interferon (IF) was induced in calf testicle monolayer cultures and leucocycte suspension cultures with Semliki forest virus and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to evaluate the potency of those cells for producing IF in large quantities for clinical experiments. Interferon activity was measured by an RNA-inhibition test using Semliki forest virus as challenge. To produce 10(6) units of IF, leucocytes from 67-5 litres of blood or 7-2 X 10(9) testicle cells were needed.  相似文献   

17.
The interferon inducing ability of bluetongue viruses was studied in bovine and feline monolayer cultures inoculated with each of four bluetongue virus serotypes. Interferon was assayed by a plaque reduction method in monolayer cultures with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as challenge virus. Interferon was produced by bovine turbinate, Georgia bovine kidney, and Crandell feline kidney monolayer cultures in response to bluetongue virus serotypes 10, 11, 13 and 17. The antiviral substances produced by the bluetongue virus infected cultures had properties of interferon.  相似文献   

18.
Maternal recognition of pregnancy refers to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conceptus(embryo and its associated extraembryonic membranes) to produce a hormone that acts on the uterus and/or corpus luteum(CL) to ensure maintenance of a functional CL for production of progesterone;the hormone required for pregnancy in most mammals.The pregnancy recognition signal in primates is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which acts directly on the CL via 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s to ensure maintenance of functional CL during pregnancy.In ruminants,interferon tau(IFNT) is the pregnancy recognition signal.IFNT is secreted during the peri-implantation period of pregnancy and acts on uterine epithelia to silenc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and oxytocin receptor which abrogates the oxytocin-dependent release of luteolytic pulses of prostaglandin F2-alpha(PGF) by uterine epithelia;therefore,the CL continues to produce progesterone required for pregnancy.Pig conceptuses secrete interferon delta and interferon gamma during the peri-implantation period of pregnancy,but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y are involved in pregnancy recognition signaling.Rather,pig conceptuses secrete abundant amounts of estrogens between Days 11 to 15 of pregnancy required for maternal recognition of pregnancy.Estrogen,likely in concert with prolactin,prevents secretion of PGF into the uterine venous drainage(endocrine secretion),but maintains secretion of PGF into the uterine lumen(exocrine secretion) where it is metabolized to a form that is not luteolytic.Since PGF is sequestered within the uterine lumen and unavailable to induce luteolysis,functional CL are maintained for production of progesterone.In addition to effects of chorionic gonadotrophin,IFNT and estrogens to signal pregnancy recognition,these hormones act on uterine epithelia to enhance expression of genes critical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us.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FN是一类广谱抗病毒物质,本文就IFN的性质、分类、IFN的产生与诱导、IFN的基因结构、IFN的生物学作用及机理、IFN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是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由于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本文就对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