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神经肽S及其受体在猪免疫器官中的表达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神经肽S(NPS)及其受体(NPSR)mRNA在猪免疫器官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NPSmRNA在胸腺、脾、空肠淋巴结和软腭扁桃体中均有表达,且在脾和胸腺中的表达水平较高;NPSR mRNA在脾脏的表达水平最高。进一步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NPS在猪免疫器官中的分布定位进行了研究,在猪脾脏和空肠淋巴结均有NPS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但在软腭扁桃体和胸腺中未见NPS免疫阳性细胞。再进行免疫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免疫接种后不同时间(3、7、14 d)NPS及其受体mRNA在猪免疫器官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PS mRNA和NPSR mRNA在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中均有表达,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但对照组无明显的升高和下降现象。上述结果提示,猪NPS可能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乳酸菌-芽孢菌发酵黄芪在研究过程中是否对猪能够产生免疫的功能。在将18头猪作为研究探究后,将其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组、未发酵黄芪组、乳酸菌-芽孢菌发酵组,在连续给药1个月后,测定猪死后在体重上、免疫器官上发生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连续给药1个月后,乳酸菌-芽孢菌发酵组猪的体重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乳酸菌-芽孢菌发酵组的免疫器官功能也要高于生理盐水组,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0.05。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乳酸菌-芽孢菌发酵组在提高猪免疫功能上作用较为凸显,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猪病的不断增加,做好疾病的预防是规模化养猪场的一项重要任务。预防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免疫接种,激发猪免疫器官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猪对疾病病原不敏感,从而起到防止疾病发生的目的。然而一些因素可损害猪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从而使免疫失败,对相应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正>PRRSV、PCV2、霉菌毒素都能引起猪免疫抑制,PRRSV可干扰猪免疫因子的合成、促进PAM及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凋亡,PCV2可抑制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降低PAM吞噬功能、引起猪淋巴细胞耗竭和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霉菌毒素可造成猪免疫器官发生病变甚至萎缩、抑制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反应且诱导其凋亡、引起猪合成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减少。加强饲养、建立微生物安全制度、严格驯化、科学免疫及科学使用药物是应对猪  相似文献   

5.
苷肽注射液对猪免疫器官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猪注射不同剂量的苷肽注射液,研究了苷肽注射液对猪的免疫器官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苷肽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猪体重增长,对猪免疫器官的影响不显著,对血液指标未见不良影响。合适剂量的苷肽注射液能够促进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HA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用PRRSV ATCC VR-2332株感染8头28日龄仔猪,同时设立2头健康对照猪.PRRSV单独感染猪分别于感染后7,17,25 d各剖杀2,3,3头,对照组于17,25 d各剖杀1头.剖杀后采集脾脏、肺脏和全身主要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用甲醛溶液固定,组织石蜡切片以观察显微病理变化.试验组猪的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均表明,感染后7 d血清PRRSV抗体和免疫器官组织PRRSV抗原部分呈阳性;剖检和石蜡切片结果均显示,试验猪于攻毒后,随着病程的发展,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炎及相应的显微病变,PRRSV单独感染能引起免疫器官以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急性炎症变化,造成免疫损伤,进而引起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7.
<正>猪感染PCV2(圆环病毒2型)会损害机体免疫器官,导致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减少从而造成免疫抑制,周庆雨、王帅、Huang YL等研究也表明,PCV2感染会抑制免疫应答,降低疫苗免疫效果,甚至阻碍仔猪从奶水中获得母源抗体。但是,也有人认为PCV2的隐性感染对猪瘟、猪口蹄疫等免疫应答不产生抑制作用或者影响不显著,甚至有关于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部分猪场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温和型猪瘟、猪副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伪狂犬仍时有发生和流行,笔者认为造成免疫失败和其他疫病发生的很大原因是免疫抑制。免疫抑制是由于动物的免疫组织、器官和免疫细胞受到损伤,导致机体临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障碍,从而使得疫苗接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难度增大。1免疫抑制疫病及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1 营养素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在临床和试验方面,有关蛋白质营养与免疫的研究很广泛,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蛋白质缺乏将会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和淋巴器官发育;降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活性.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感染(PCI)是由猪圆环病毒(PCV)感染相关的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存在高度相关性;短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广泛的传播;对猪存在广泛的高度易感性;对免疫器官的严重攻击,导致高度免疫抑制性;目前尚缺商品化的疫苗、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有效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免疫抑制是指动物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发生免疫应答障碍。致病因素主要是通过损伤动物机体免疫器官或者免疫细胞组织机构,抑制或者阻断病原呈递,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抗体的形成等方面造成免疫抑制。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商品猪发病不断,死亡率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猪群抗病能力降低,同一时期的猪群发生多种疾病,血清抗体检测合格率偏低等现象。多种因素可造成猪发生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灌胃猪血浆IgG提取物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造试验小白鼠的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选用齐墩果酸为阳性对照组,猪血浆IgG提取物为试验组,预饲5d后,然后将猪血浆IgG提取物按每千克体重45、90和180mg3种剂量给小白鼠连续灌胃10d后测定小白鼠免疫水平的变化。小白鼠灌胃猪血浆IgG提取物后,对抗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小白鼠免疫器官萎缩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对环磷酰胺所致动物DTH反应低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能显著增加小白鼠血清中IgG的含量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P<0.05),能显著增加小白鼠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P<0.05),灌胃猪血浆IgG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07年3月份至今.笔者走访了广东、湖南、河南、山东、湖北、浙江等9个省份的170多家猪场,解剖猪只1000余头.发现近几年猪难养的最重要原因是:饲喂霉变饲料、滥用药物和疫苗以及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等病原严重侵害着猪的免疫系统。使猪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免疫系统的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或机能丧失。猪体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是指淋巴结、脾脏、肠壁淋巴小结等免疫器官局部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结是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和防御结构,具有吞噬异物和各种微生物的功能,并产生免疫应答。当病原微生物侵害机体某组织或器官时,很快被局部淋巴结阻截,淋巴结发生相应的变化,体积增大或缩小,色泽呈现出红、黑、青等,因此淋巴结的病变反映出局部或全身器官的健康状况。这对于我们判定猪生前患病(尤其是传染病)和评价肉品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必检淋巴结进行检验是猪宰后检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PRRSV、PCV-2、霉菌毒素都能引起猪免疫抑制,PRRSV可干扰猪免疫因子合成、促进PAM及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凋亡,PCV-2可抑制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降低PAM吞噬功能、引起猪淋巴细胞耗竭和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霉菌毒素可造成猪免疫器官发生病变甚至萎缩、抑制T细胞和B细胞增殖反应并且诱导其凋亡、引起猪合成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减少。加强饲养、建立微生物安全制度、严格驯化、科学免疫及科学使用药物是应对猪场免疫抑制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为猪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和家禽必需氨基酸,精氨酸不仅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还具有促进动物免疫器官发育,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调节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精氨酸的代谢途径、免疫调节机理及在猪和家禽生产中调节免疫功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罗勋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2):79-80,82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通过损伤猪的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猪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从而导致猪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猪发病的一类疾病。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对猪健康的威胁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前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提高,对养猪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虽然现在规模化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对猪疫病的预防都很重视,但还会有很多疫病发生,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造成:免疫工作做的不到位,这里包括疫苗的选择、运输和保存及设计合理的免疫程序等环节;饲养管理不到位,包括环境卫生不合格、饲料中必需营养成分不足及平时保健工作做的不完善;猪自身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不健全。根据以上几点原因,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当前控制育肥猪疫病发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影响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严重影响世界养猪业。该病自1996年在我国开始流行以来,已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异。PRRSV极易变异的特性导致该病在临床上的流行情况越来越复杂。由于猪体对PRRSV感染后的免疫机制尚未清楚,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对该病进行防控。胸腺作为猪的中枢免疫器官,研究PRRSV感染后引起的中枢免疫器官的损伤情况及其损伤与机体免疫抑制的关系是探求PRRSV引起猪体免疫抑制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猪圆环病毒与猪瘟病毒都可以侵害猪的淋巴结、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导致猪的免疫系统抑制,使机体免疫力降低。若二者混合感染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经济损失更大。现将临床上遇到的猪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病例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