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Porcine l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样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猪增生性肠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Enteropathy,简称PPE),是由细胞内罗松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又译为劳索尼亚氏细胞内寄生菌)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征。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黏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虽然本病的死亡率不高,常由于肠黏膜的发炎或坏死,严重影响生长,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延长上市时间,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站门诊接诊了一规模养猪场新引进PIC康贝尔后备母猪发病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样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但目前普遍称之为猪增生性肠病。猪增生性肠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1931年美国首次报道该病,至今已呈全球性流行,并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意大利、丹麦、比利时、巴西、阿根廷、韩国、我国台湾省等均有发病报道。  相似文献   

4.
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roliferative nteropathy,PPE),是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的一种肠道综合症。本文主要概述其痛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正>猪增生性肠病(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又称增生性回肠炎或猪回肠炎。是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增生性肠病是一种在急性  相似文献   

6.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Enteropathy,简称PPE),是由一种被称为细胞内罗松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又译为劳索尼亚氏细胞内寄生菌)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征。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7.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被称作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等,这一名称是对所有发病猪的基本病变的准确描述。1993年发现胞内劳森菌是所有临床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炎的唯一致病菌后,这一命名更为确立(McOrist等,1993)。  相似文献   

8.
猪增生性肠病(PPE),又被称作猪增生性肠炎、猪回肠炎、猪增生性肠道病、猪肠腺瘤病、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等,这一名称是对所有发病猪的基本病变的准确描述。1993年发现胞内劳森菌是所有临床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炎的唯一致病菌后,这一命名更为确立(McOrist等,1993)。  相似文献   

9.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叫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劳森氏菌引起的生长育肥猪罹患的急慢性消耗性疫病。该病在中国猪场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致死率低,许多猪场忽视对本病的防治,常为吞噬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很重要的肠道疫病。1病原及致病机理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Biester首次描述了PPE病理性变化,随后40年间不断有本病的临床诊断报告,由于从病变部位分离到一些弯杆菌如肠黏膜弯杆菌,猪肠弯曲杆菌,猪回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人们认为是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为致病原。但把它们的纯培养物接种试验猪后,  相似文献   

10.
猪增生性肠炎(简称PPE)又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此病是由一种细胞内劳森菌(亦有人称之为细胞内罗松菌,编者注)引起猪的一种肠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肠病(PPE)是由胞内劳森菌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在文献中描述相似疾病的名称还有:增生性肠炎(PPE)、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局限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猪肠腺瘤病(PIA)、猪回肠炎(PI)、猪增生性肠道病(PBD)、猪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HE)、猪肺腺肿症候群.  相似文献   

12.
猪增生性肠炎(PPE),是由细胞内罗松菌(又名劳索尼亚氏细胞内寄生菌)引起的猪的一种综合征。又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该病剖检的特征是小肠及回肠黏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虽然该病的死亡率不高,但由于肠黏膜的发炎或坏死,严重影响生长,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延迟上市,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锦州市畜牧兽医总站门诊5月接诊了某规模养猪场新引进的PIC后备母猪发病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胞内劳森菌为严格细胞内寄生的无芽孢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阳性。主要感染3~20周龄猪而引起"猪增生性肠炎",临床表现慢性间歇性下痢或急性出血性下痢,排焦油样黑色粪便或血便。病理变化为小肠后段和结肠前段肠黏膜层增厚隆起,形成特征性分枝状皱折,肠腺上皮剧烈增生,形成畸形排列的分枝状肠腺。本病可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原学、病理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并需要与猪痢疾、猪梭菌性肠炎、仔猪副伤寒等病进行临床鉴别。本病的防控,应从猪群管理、引种、消毒、药物预防等方面考虑,接种疫苗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是最近几年养猪业中常发病,本病的死亡率比较低,没有引起养殖户注意,但本病会因生长缓慢、猪的出栏时间延长和胴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繁殖问题等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生猪产业的重大世界性疾病。本文报道了2011年作者在基层服务中接触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的诊治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又称猪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roliferative haemorrhage enteritis,PHE)或猪回肠炎(porcine ileitis,PI),是由专性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在生长育肥猪,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根瘤样增生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正>猪增生性肠炎(PPE)又称猪增生性肠病、坏死性肠炎(NE)、增生性出血性肠炎(PHE)、猪肠腺瘤(PIA)、局部性肠炎(RE)、回肠末端炎(TI),是由细胞内劳森菌(LI)引起的接触性肠道细菌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仔猪、生长育肥猪和种猪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腹泻(带血或不带血)、消瘦、生长缓慢、饲料报  相似文献   

17.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猪小肠腺瘤病、猪回肠炎及坏死性肠炎等,是一种由胞内劳森氏菌感染引起的猪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表现为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不同程度的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皮肤苍白和生长速度缓慢等,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育肥猪,偶见成年猪,断奶2月龄的仔猪及种猪也能够感染。  相似文献   

18.
刘国信 《养猪》2020,(1):111-112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称猪增生性肠炎,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劳森氏菌是一种在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在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胞浆中寄生与繁殖,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从而引起节段性回肠炎、坏死性肠炎以及急性出血性增生性肠道等病变。  相似文献   

19.
猪急性回肠炎是由专性胞内劳森菌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增生性肠炎,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根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在我国猪群中广泛存在,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20.
猪增生性回肠炎(PPE)也叫增生性肠炎,坏死性肠炎。是由劳森氏菌引起的生长育肥猪罹患的急慢性消耗性疫病。该病在中国猪场广泛存在,感染率高,致死率低,许多猪场忽视对本病的防治,常为吞噬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很重要的肠道疫病。1病原及致病机理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Biester首次描述了PPE病理性变化,随后40年间不断有本病的临床诊断报告,由于从病变部位分离到一些弯杆菌如肠黏膜弯杆菌,猪肠弯曲杆菌,猪回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等。人们认为是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细菌为致病原。但把它们的纯培养物接种试验猪后,这些细菌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