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内气象站点近52 a气温与降水资料,研究了工程建设前后该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2 a工程区增温趋势明显,增温速率为0.346℃/10 a; 1960-1977年为相对低温期,1978-1995年气温逐渐上升,建设后期1996-2011年气温显著增高;增温趋势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显著升温区主要分布在工程区北部内蒙古高原、松嫩平原和吉林西部平原。(2)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3.554 mm/10 a;建设之前降水偏少,建设初期有所增加,1996年以来又呈明显减少趋势;降水变化东西差异明显,东部除嫩江平原、内蒙古阴山地区降水增多外,其他地区普遍减少,而西部大部降水呈增加趋势。(3)工程区气候变化空间差异明显,暖湿化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阿勒泰地区、柴达木盆地和东部内蒙古阴山地区、河套平原和松嫩平原,而其他地区如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山区、辽嫩平原则暖干化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中阳县为试验区,利用遥感监测和地面调查所形成的工程进展基础数据,应用价值量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并在GIS支持下获得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图,为评价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提供依据,同时为开展生态补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阳县三北防护林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成效显著,单位面积年平均生态效益为40 807.05元/(hm2.a),年生态效益总价值为3.08×109元/a。从分布状况来看,土石区立地条件比黄土区好,大量分布着天然次生林,土石区防护林生态效益价值量大于黄土区,土石区和黄土区防护林单位面积年平均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42 800.98和37 342.20元/(hm2.a)。从植被类型来看,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单位面积年平均生态效益价值量大于灌木林,分别为44 618.59和37 414.95元/(hm2.a)。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思路是:优先抓好防沙治沙,突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更新改造与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生态屏障。今后5年将完成造林775万hm2,其中人工造林258万hm2,封沙(山)育林429万hm2,飞播造林种草88万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在分析建设河南省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依据该区的自然状况及林业建设发展方向,将河南省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划分为豫北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区,豫西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林区,豫西伏牛山北侧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区,平原农田堤岸防护林区四大区,分别阐述了各区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并提出了防护林体系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板桥河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板桥河小流域 12年的定位观测表明 :(1)由于防护林体系的初步建成 ,与“七五”相比 ,“九五”期间小流域平均径流量增加了 11.3% ,输沙模数下降了 6 9.6 % ,最大洪峰径流量减少了 3.7% ;(2 )防护林主要林分“九五”的土壤侵蚀模数比“七五”均有明显的减小 ,其中幼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减少了 2 3.8%~ 45 .5 % ;(3)针阔混交林在 10年中 ,树干径流增加了 0 .19% ,林冠截留率增加了 4.8% ,地表径流率减少了 1.15 %。11~ 3月的地下径流量有所增加 ;(4 ) 10年来 ,防护林各林分的土壤肥力和物理性状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养分元素含量普遍提高 ,物理性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农田防护林体系对蒙城试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祥明  闫晓明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3):192-192,F003
  相似文献   

11.
棵间土壤蒸发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防护林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Micro-Lysimeters测定了1个灌溉周期内咸水滴灌下距林木不同位置处的土壤蒸发量。分析了土壤蒸发与水面蒸发的关系,通过一维平差处理对防护林土壤蒸发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棵间土壤蒸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验初期棵间土壤蒸发量:根基部>距根基50cm处>距根基100cm处;第5d以后,根基50cm处>根基部>距根基100cm处。林地土壤蒸发随土壤含水量的减低呈整体下降趋势。通过估算,咸水滴灌下整个防护林年土壤蒸发总量为2.63×106 m3,占总灌水量的21.43%,生长季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92.28%。  相似文献   

12.
西北防护林防风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风沙灾害是中国西北地区普遍存在自然灾害之一.为探查西北防护林的防风效能.,选取甘肃民勤和宁夏盐池2个典型的风沙灾害区,采用样地调查、统计分析、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农田片状林不同距地高度和不同疏透度在有效距离内的防风效能进行观测与分析,并对防风固沙林对地表粗糙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防护林树冠以下有效防风距离内,随距地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逐渐增加;防护林的疏透度与其防风效能晕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41;防风固沙林随其郁闭度的增加,地面粗糙度逐渐增大,并给出防护林郁闭度和地面粗糙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对产生这些结果的因为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沙漠绿洲过渡带不同林龄的防护林对区域内小气候的影响,揭示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针对且末绿洲边缘区块状防护林生态屏障,设置了5个观测点,采用小型自动气象站对防护林区和裸露流沙区的风速、空气温度、湿度进行连续同步观测。结果表明:(1)相对裸露流沙地,梭梭林(2a,5a,7a林龄),17a林龄混交林防风效能分别为5.26%,31.57%,42.10%,78.94%。混交林(17a)的防风效能显著高于梭梭林(2a,5a,7a林龄),但各防护林防风效能随着风速的增大有所下降。(2)防护林可以降低区域内的日均气温,且林龄越大,降温效果越明显;但达到一定年限后,降温效应不再增强。(3)夜晚裸露流沙区气温高于防护林区,白天混交林(17a)区气温显著高于裸露流沙区。(4)防护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林龄越大,增湿效应越强,防护林区夜晚的增湿效应高于白天。  相似文献   

14.
蓟县黄土梁子小流域防护林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京津地区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京津地区风沙源防沙治沙工程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从防护林体系建设出发,以天津蓟县黄土梁子小流域为例,通过对水源涵养林、生态经济林、道路防护林和沟道防护林所组成的防护林体系进行现状分析,探讨了防护林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编制矿山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几点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业开发破坏地表植被,扰动岩石结构,常造成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通过几年来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对矿山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预测和防治措施的合理布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布置既要经济合理,又要满足各项水土流失防治理目标,它包括工程防治措施和植物防治措施2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降尘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近年来,沙尘暴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竟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通过风洞实验对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降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降尘量在林网内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布特征,即从林缘至林网中心降尘量依次降低,同一网格内不同位置处的降尘量也随林带疏透度的变化而有所差异;(2)防护林结构对降尘量的影响较大,其中疏透度在0.24~0.34之间的防护林内降尘效果较好,在相同疏透度条件下网格状结构防护林对沙尘的降解作用大于带状结构防护林。因此,我们在设计防护林时,既要考虑疏透度,也要考虑林带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防护林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土石山区典型防护林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山西省中阳县车鸣峪林场4种典型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水崩解试验测定土壤抗蚀指数并对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防护林土壤抗蚀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抗蚀指数表现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白桦纯林>落叶松纯林>辽东栎纯林。土壤抗蚀指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0-20cm土层抗蚀指数是20-40cm土层的2~5倍。土壤抗蚀指数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呈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土壤抗蚀性指数与容重、粒径>0.25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基本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前高后低型防风固沙林防风效应及其对风向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由梭梭和柠条组成的前高后低型复合林带的防风效应及其对风向的响应,为荒漠绿洲、沙漠公路、沙漠铁路等防护区人工防风固沙林的营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梭梭和柠条为原型制作仿真植物,配置成前高后低型林带,记作AmBn型,其中,"A"代表仿真植物梭梭,"m"代表其株行距为15cm×40cm,"B"代表仿真植物柠条,"n"代表其株行距为8.5cm×25cm。将其在反方向风作用时记为BnAm型。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在7,10,15m/s试验风速下,对两种类型林带主要影响区的风速变化、气流加速率和防风效能进行分析。[结果](1)气流到达林带前速度整体降低,到达林带后分化为上(30cm以上)、中(5—20cm)、下(3cm以下)3个特征层,下部气流层在AmBn型和BnAm型林带后的风速恢复点分别位于23和12.5H处。(2)AmBn型林带风影区的范围大于BnAm型林带;两种林带在A,B植物区的冠层高度处各形成一个风影核心区,形成双核模式。(3)在7,10,15m/s试验风速下,AmBn型林带考察区的平均防护效能分别为34.44%,34.98%和32.51%。BnAm型林带考察区的平均防风效能分别为22.62%,19.70%和19.41%。(4)垂直方向上,林带对约1.5H高度范围以下的气流起减速作用,对此范围以上的气流起加速作用;水平方向上,AmBn型林带的防风效能在带前、带中、带后均优于BnAm型林带。[结论]林带的防风效能与两种树种沿风向出现的先后顺序有关,从防护效能和防护距离考虑,建议在防护区外围营建AmBn型林带。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调查研究榆林沙区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基本特征、经营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选取对榆林沙区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影响的生态、经济、社会3类20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区域综合治理防护林体系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a的治理和建设,其综合效益由1995年的较差提升到了2005年的良好水平;其中生态效益由1995年的较差提升到了2005年的良好水平;经济效益则由1995年的较差提升到了2005年的优秀水平;只有社会效益变化较小,基本保持了中等水平。因此,生态环境建设仍然是榆林沙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盐湖防风固沙林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水盐因子对盐湖防护林体系植被群落分布的影响,为该盐湖防护林抚育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探讨土壤水盐因子对吉兰泰盐湖防护林体系植被群落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双向指示种分析将防护林体系共8科16属16种植物划分为6群落类型,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